首页 分享 滁州市:陈规“下岗” 新风“上岗”

滁州市:陈规“下岗” 新风“上岗”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1-27 02:41

  没有高额彩礼,没有豪华车队,没有铺张宴席……近日,在南谯区沙河镇龙亭社区,一场简约温馨的婚俗仪式正在上演。新郎朱景亮与新娘孙化梅手持茶杯,向到场亲友依次敬茶,以朴素仪式传递喜悦与感恩。“以前办婚礼要摆三四十桌,花十几万还累人,现在小年轻婚事简办,省下来的钱能干更多有意义的事。”村民王奎荣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正是滁州市移风易俗成效的生动缩影。

  来安县以公交车为“婚车”,举办集体婚礼。吕华摄

  近年来,滁州以制度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翼,打出移风易俗“组合拳”,推动陈规陋习逐步退场,文明新风不仅在皖东大地落地生根,更化作千家万户的幸福底色,为社会和谐向善、时代文明进阶注入持久暖流。

  从“口号倡导”到“制度护航”

  “不准冷漠无情,要心怀善良;不准铺张浪费,要节俭持家……这几条说到咱心坎里。”日前,来安县独山镇白露村村委会大院的公示栏前,村民们围着刚入选全省“百佳”的《村规民约》热议不已。这份凝聚全村共识的“小公约”,如今已成为村民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移风易俗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必须有实打实的制度来托底。”滁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主任陈玉凤介绍,针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滁州在全省率先出台《滁州市移风易俗行为规范》,各县(市、区)同步明确倡导性标准:红白喜事宴请不超过20桌、每桌餐费不超1000元、随礼不超500元,升学、生日等喜事倡导不办宴席。为避免制度“悬空”,该市构建“市级指导、县级统筹、镇村落实”工作体系,出台专项指导意见厘清职责边界,确保齐抓共管、落地见效。

  明光市管店镇开展积分换物。管店镇供图

  各地因地制宜亮出创新实招:天长市175个村(社区)实现“一会一队一约”全覆盖,1231个网格配备“专管员”提供入户服务;明光市推行演出“一报备一承诺”机制,累计签订承诺书5500余份;全椒、来安组建农村食品安全巡查队,守护宴席“舌尖安全”。“现在办事有标准、行为有规范,人情负担轻了,邻里关系也更纯粹了。”白露村党支部书记蒋长春深有感触地说。

  从“政策传递”到“文化浸润”

  “一把小扇舞彩霞,舞出城乡文明花……”全椒县二郎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悠扬的曲调伴着清脆的合唱,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翠阳挥舞彩扇领唱改编后的全椒民歌,“遗韵二郎”文艺志愿服务队队员默契配合,台下村民跟着节拍拍手应和,笑声与掌声交织成温暖旋律。这支平均年龄55岁的“银发文艺队”,今年以来,以黄梅戏、庐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演出数十场,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翠阳演唱全椒民歌。李邦军摄

  “移风易俗的核心是凝聚人心,文化是最好的桥梁。”陈玉凤表示,滁州深挖本土地域文化资源,让非遗技艺、传统艺术成为文明传播的“活载体”。在全椒县二郎口小学非遗传习基地,80余名青少年跟着传承人修习“八朵云”“双龙舞”,在一招一式中传承文化基因,也悄悄种下文明新风的种子;天长市组建由模范好人、百姓名嘴构成的宣讲队,既在田间地头“拉家常”讲政策,也在地方戏中嵌入新风理念,让文明知识听得懂、记得住;明光市则用大鼓书讲述“中国好人”事迹,以三句半赞颂节俭美德,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文明熏陶。

  为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滁州创新打造“文明集市”系列品牌:南谯区“谯梁夜市”、天长市“千秋公益集市”、明光市“文明实践赶大集”、凤阳县“鼓乡公益集市”等各具特色,将政策宣讲、便民服务、文艺表演等多元内容融入日常市集,让文明理念在烟火气中潜移默化浸润人心,推动移风易俗在城乡大地走深走实。

  从“单点出彩”到“全域开花”

  “只要两口子过得好,彩礼不彩礼无所谓。”在“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党的二十大代表余闯与“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的孙女严妹喜结连理,以一场“零彩礼”婚事新办传为佳话。这桩简约而温馨的婚事,让“移风易俗”成为小岗村的闪亮新标签。

  大包干带头人孙女严妹“零彩礼”出嫁。受访人供图

  谁能想到,五年前的小岗村还深陷沉重的人情负担难以自拔。每年婚丧嫁娶、升学祝寿等宴席超200场次,村民一年下来户均人情支出高达上万元,不少人直呼“实在吃不消”。破题需良方,治理靠巧劲。2020年4月,村里率先创办全省首家村级“美德银行”,推行乡村治理积分管理制度,将文明善行量化为可兑换的“道德积分”,让“行善有回报、文明有价值”的理念深植人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小岗村的“美德银行”样本,很快成为滁州全域推进移风易俗的“金钥匙”。该市1000余个村(社区)积极响应、迅速跟进,纷纷设立“积分兑换超市”“美德驿站”,让群众在参与文明实践中得实惠、在践行新风尚中受尊崇。与此同时,各地广泛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让榜样力量直抵人心,推动移风易俗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践行”、从“单点出彩”到“全域开花”的深度跨越。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文明养成需久久为功。”陈玉凤介绍,截至目前,滁州各地已建成简办堂、新风堂等移风易俗专属阵地130余处,培育“文明新风示范酒店”20余家。近一年来,该市引导群众在这些场所办理红白事1200余场,群众累计节省开支610余万元。文明新风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化作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实在好处。

相关知识

滁州市:陈规“下岗” 新风“上岗”
不拘一格 职场中勇敢突破陈规的星座
【家庭文明建设】传承七夕文化 弘扬文明新风——汕头市妇联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
「滁州市南谯区花坞花店招聘」
浅谈滁州市南谯区麻栎薪炭林发展
滁州市火龙果盆栽
滁州市市花是什么花
滁州市生态环境局应急监测保障环境质量
滁州市开展多形式植树节活动,厚植生态文明理念理念,共建绿色环保家园
滁州市第四届皇甫山彼岸花森林文化旅游节暨滁州市皇甫山国有林场职工文化节顺利举办

网址: 滁州市:陈规“下岗” 新风“上岗”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8535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最高检发布“依法惩治家庭暴力犯罪
下一篇: 夫妻如何过?这四点专治夫妻性不和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