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锣鼓 ——湘东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一通由轻而重的鼓点,三声锣鸣,一阵密集的钹击,紧接着四音齐响。此时戏台下一片欢呼声:“打闹台了,演出开始了!”这是上世纪60年代末一天傍晚发生在腊市镇(当时叫“公社”)十分激动人心的一幕。那是腊市中学文艺宣传队公开演出的现场,我是演出队的花锣鼓成员之一,用花锣鼓打闹台是正式演出前奏。花锣鼓闹台约有十分钟左右,台下几百名观众不时地为花锣鼓闹台喝彩,并听到有人大喊:“好闹台,打得好!”
我是学习打花锣鼓后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中登台亮相,别提当时是多开心了。说起花锣鼓,我从小就喜欢。记得还是小孩时,一听到花锣鼓响起,就会舞之蹈之,心想长大了我也要学打花锣鼓。可是因长期在学校读书,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才找到“拜师学艺”的机会,并涉足其中,慢慢地悟到了些花锣鼓的奥妙和诀窍。
湘东区的花锣鼓,为民间一种十分盛行又尤为突出的吹打乐,至今在各个乡村都还活跃着一支支花锣鼓队,是我们家乡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关于民间器乐锣鼓的文献记载,最早的恐怕要数《诗经》了,“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应田县鼓、鱠磬籾圉”(《诗经·有瞽》)。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锣鼓就已用于婚礼、祭祀等诸多民俗事项。
物换星移,历经数千年历史演变发展,锣鼓在民俗文化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湘东区花锣鼓源于何时,虽然不敢妄与《诗经》中所记载的“鼓乐”相论,但就其在民俗事项中的功能,与春秋时期的“鼓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推断,我们湘东花锣鼓是伴随民俗文化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鼓(左)、钹
随着与花锣鼓的亲密接触后,我方真正知晓湘东“花锣鼓”是由鼓、锣、钹、小锣(也叫匀锣)加唢呐组成。“花锣鼓”的打法繁多,演奏时,鼓必须占有突出位置,鼓手也必须是技艺精湛者,湘东的“花锣鼓”在十一个乡镇各有其独特的打法,最为盛名的要算东桥的“一锤四响”,如果不借助高科技的数码手段,很难用肉眼观察出这一锤四响是怎么打出来的。令人遗憾的是能够掌握这种超凡技艺的民间艺人,在当今只能是屈指可数了。
大锣(左)、小锣(匀锣)
何为“花锣鼓”?“花”有两层含意:一是“精”,表明花锣鼓为打击乐艺术中的极品;二是指锣鼓演奏的曲牌众多,花样变幻无穷。据调查,花锣鼓的引子(曲牌)约在50个以上,因此演奏起来近似于表演一场轻音乐会,能让人在这种特殊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美的享受。我们湘东的花锣鼓是夹钹锣鼓,在锣鼓演奏中用两副钹前后交替夹击而得名。夹钹锣鼓的巧妙之处,就是借用双声部的音乐原理,使其节拍更加紧凑,旋律更加优美,演奏起来势如惊涛拍岸,欢快热烈。再是闹年锣,“闹”就是“弄”,或者“闹热”起来。为了闹热,赣西人就在主奏乐器锣上做文章,即特制5公斤以上的大筛饼锣,打击起来声音雄浑,节奏沉稳,高亢铿锵,势如江河奔腾、春雷翻滚,让人在这种激越闹热的音乐氛围中消除倦意,振奋精神。
唢呐
花锣鼓演奏起来节奏明快、舒缓优美,颇具地域特色和田园风味。但要使之达到音乐演奏的艺术效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鼓、锣、钹、马锣等打击乐器都来自客观物质世界,但客观物质世界的声音和音响与音乐艺术中的“音”是不同的,前者多为杂乱无章的“噪音”,后者才是音乐艺术中的“乐音”。要把“噪音”变成“乐音”,就得使用音阶、调式、节奏、力度、音色,以及和声和配器等音乐艺术手段,并依据音响物理学的原理人为创造出来。所以,花锣鼓除了要有曲牌贯通始终使之有序演奏外,打击的基本功是演奏关键,只有让鼓、锣、钹、马锣巧妙构成行云流水般的音乐画面,才能凸显花锣鼓的艺术效果。
在演奏中,鼓为“一根线”,用双槌或单槌打击鼓膜、鼓边而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来演奏曲牌,并通过紧敲密打的方法,填补缝合其他三件乐器间的空隙与缺陷,达到演奏效果的协调、丰满。锣为“一条索”,意为音乐旋律中的主音和骨干音,把握不住就会使演奏泡汤。在打击技巧上,一般利用右手后掌靠挨锣背面或左手四指摩擦锣面,或使用重击高悬等打击法来调节高低音以及音色、音调。钹也是演奏中不可缺的乐器之一,通过快击密打和一扣、一张的颤抖之音为演奏润色。马锣的主要作用就是打“点子”,指挥演奏节拍,同时也可通过“抛”或左手掌的“空”、“实”等技巧,来变换音响花样,使演奏更加活跃动听。
唢呐在花锣鼓中始终担任伴奏的角色,通过把握呼吸(运气)、舌与唇的吐气(用力)以及指法(颤音、滑音)等技巧进行演奏,穿插其中不仅可以为花锣鼓锦上添花,而且能明题点睛,渲染气氛,调动情绪。此外,唢呐也可独奏或几只唢呐一起重奏、合奏。
花锣鼓演奏班子的构成,有几件乐器便有几个人。平常演奏不严格要求队形或乐器间的排列顺序,在民间各种演奏场合基本都是自由式,或站在一起,或走在一路,或坐在一块就行了,演奏形式也因事而变。花锣鼓在民间使用的范围广,也十分普遍,如红白喜事、集会庆典、休闲娱乐演戏等都离不开花锣鼓,花锣鼓与湘东人民的生活习俗始终紧密相连。
我喜爱花锣鼓,因为它不仅是民族音乐的“活化石”,而且有较高的音乐艺术研究价值,在民族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等学术研究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我期盼家乡人能保护传承好花锣鼓,让这朵奇葩在湘东这个传统文化百花园中开得更加艳丽多采。
来源:点读湘东
编 辑:京 京
相关知识
花钗锣鼓
岛锦与花二乔,牡丹中的奇葩,一朵花开两种颜色不可思议。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德国双元制
大自然无奇不有 这些奇葩花见过一朵算你厉害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湘艺花场
#版纳奇葩# 今天查...
睡莲的花语与象征意义(一朵盛开在水中的奇葩)
奇葩南瓜花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湘艺花场招聘」
敌敌畏是有机磷农药中的一朵奇葩
网址: 花锣鼓 ——湘东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81689.html
| 上一篇: 李放春|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为什 |
下一篇: 武大教授学术论文引关注:咏鹅诗看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