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碎瓷还原一段历史,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瓷片会“说话”
时婷婷/上游新闻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宋真宗用年号命名的景德镇,是一座因瓷而生的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它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和100多年的现代陶瓷史。瓷,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志。
7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江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万千气象看江西”网上主题推广线下采访活动,走进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听文物“讲述”千年瓷都景德镇的文脉传承。

遗存的明清窑作生产实景。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摄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位于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穿过遗存的明清窑作生产实景,就能看到外观类似传统蛋形柴窑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上游新闻记者现场看到,博物馆中的大量文物展品都是由御窑厂遗址出土的瓷器碎片修复而成。工作人员介绍,当时遗址出土了2000万片瓷器碎片,到目前已经修复出3000多件瓷器,修复工作还在继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明正统青花龙纹大缸。工作人员介绍,青花龙纹大缸高75.5厘米,直径88厘米,重约120多公斤,是目前御窑厂出土的明清御窑瓷器中体量最大的,比北京定陵出土的明嘉靖青花龙纹缸还大一号。“我们从超过5吨的龙缸瓷片中,还原出了这口大龙缸。此外还还原出另外两件,目前在其它博物馆展出。”工作人员说。

明正统青花龙纹大缸。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除了展览外,我们希望游客能通过瓷器了解历史。可能在游客眼里,这些碎瓷片没有很大的价值。实际上,对瓷片的研究和修复,也是在探寻瓷器背后的历史。可以说,一块碎瓷片,就能还原出一段历史场景。”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御窑博物馆的上级单位)党支部委员、文博副研究员李慧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为了让瓷片“说话”,博物馆增设了沉浸式数字光影展、沉浸式奇趣小剧场《青花瓷》等,在5G、VR、全息影像等技术的辅助下,让跨越千年的文物得以情景化和可视化呈现。同时,博物馆还兼顾有游学、历史研究、技术研讨交流功能。

今年6月,徐家窑复烧开窑。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摄
瓷都的魅力,莫过于千年窑火不息。为了让更多喜欢陶瓷的手工艺人留在景德镇,今年6月,紧邻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徐家窑复烧开窑,这也是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炉口窑门洞开,匣钵中的瓷器完成了从泥到器的重生。
“这不仅是一座重新点燃的瓷窑,更是我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开设工作室的手工艺人说。据景德镇发布官方数据显示,景德镇市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99人,其中国家级11人,省级以上190人。在传承老手艺的同时,更多创新的设计也让传承千年的瓷器“潮”了起来,文创区、现代瓷器展都成为热门打卡地。

年轻手工艺人学习制作瓷器。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摄
李慧表示,今年年初到5月底,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共接待游客780090人,其中未成年人268642人,境外游客12196人。
原标题《万千气象看江西 | 一片碎瓷还原一段历史,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瓷片会“说话”》
相关知识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窑址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
“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嘉靖、隆庆、万历瓷器对比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幕
江西景德镇擦亮瓷都名片
景德镇御窑出土花器瓷展首现广州 展至10月13日
馆长对话|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用展览语言讲好陶瓷文化
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看技艺传承、文化交流——一捧瓷土 万千匠心(文化中国行·走进专题博物馆)
明代成化御窑瓷器对比展、明清御窑瓷器考古新成果展开幕
元代至明初景德镇地区制瓷技术及其源流考察(之二)
“明代晚期瓷器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
网址: 一片碎瓷还原一段历史,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瓷片会“说话”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78549.html
| 上一篇: 广东徐闻县海边发现大批唐朝瓷器碎 |
下一篇: 【博雅】陶瓷碎片现货 青花瓷陶瓷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