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的造园特点?庭院景观创意中有哪些风水讲究?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江南园林分为江南古典园林和江南现代园林两种,而古典园林较为著名。其中,江南古典园林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
江南古典园林中,以江南“四大名园”为代表,即南京瞻园、苏州留园、拙政园、无锡寄畅园。除此之外,上海豫园,扬州瘦西湖、个园 、何园,苏州沧浪亭、狮子林等都是江南古典园林的典范。
选址
园林以得水为贵,宅园的选址大多在靠近水系的地方。明代北京西郊海淀一带是私人别业集聚之区,至清代大部分改为宫苑;以后高粱河水系的积水潭、后海一带,私人宅园逐渐增多。城内宅园缺乏水源,一般仅挖小池,以所得土方堆土山,体量也不大,常摹拟大山的余脉或小丘。叠石亦多为小品,偶得奇石就独立特置供欣赏。
风格
明代宅园风格继承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传统,着重于运用水景和古树、花木来创造素雅而富于野趣的意境,因景而设置园林建筑,并巧于借景。清代乾隆以后,宅园中建筑增多,趋于繁琐富丽,和明代风格迥然不同。
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南京、无锡、苏州、常州、湖州、杭州、扬州、太仓、常熟等城市,宅园兴筑盛极一时。这些园林都是在唐宋写意山水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主观的意兴与心绪表达,重视掇山、叠石、理水等创作技巧;突出山水之美,注重园林的文学趣味。
宅园布局受四合院建筑和宫苑影响,园林空间划分数量少而面积大,常用中轴对称布局。如恭王府的主要空间划分不过五六个,花园的布局有明显的轴线贯穿。
审美特点
叠石理水
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植物园绉云峰,苏州瑞云峰。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今存者,扬州片石山房假山,传出石涛手。戈裕良所叠山,以苏州环秀山庄假山为代表,今尚完好。常熟燕园黄石湖石假山经修理已失旧观。
花木众多
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扬州历来以莳花而闻名。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
江南园林按中国园林的传统,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漫无章法。其安排原则大体如下: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或秀丽树形树姿(如虬松,柔柳)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如丹桂、红枫、金橘、蜡梅、秋菊等)。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
建筑淡雅朴素
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宋徽宗的艮岳、苑囿中建筑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清初营建北京的三山五园(见圆明园)和热河的避暑山庄,有意仿效江南园林意境。如清漪园的谐趣园仿寄畅园,圆明园的四宜书屋仿海宁安澜园;避暑山庄的小金山、烟雨楼都是以江南园林建筑为范本。这些足以说明以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园为特色的江南园林,已成为宋以后中国园林的主流。北方士大夫营第建园,也往往延请江浙名师为之擘画主持。
建筑学特点
江南园林所拥有的古典艺术及传统历史文化是任何建筑形式所不能代替的,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它采用了诸多的造园手法,例如平面的布局、空间的组织、意境的创造等。主要特点包括立意与布局;空间的延伸、渗透与分隔;空间的含蓄;空间的虚与实。
1.立意与布局
在古典造园中,人们通过园林这种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意义。根据具体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真实的景象被转化为概念化的艺术形式。在这个阶段中,道家思想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力,清钱泳曾指出:“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强调了中国古典园林更加注重的是追求诗的意境美,除了采用“多方胜境,咫尺山林”的手法之外,还经常借匾联的题词来破题,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强其感染力。例如网狮园中的待月亭。其横匾曰“月到风来”,而对联则取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在这里秋月赏月,对景品味匾联,确实可以感到一种盎然的诗意。另外,佛家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感受江南园林的意境美不能单靠视觉这一途径来传递信息,而应该综合运用一切可以影响人的感官的因素来获得。
我国古代,长期禁锢在封建宗族的法统之中,使得整个民族逐渐形成一种以内向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性格,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建筑的布局形式,江南私家园林也不例外,如半圆、畅园、鹤园,它的特点是:建筑物、迥廊、亭榭等均沿园的周边布置,所有建筑均背朝外而面向内,并由此而形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反对大师傅其中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引水作用,所形成的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通常是以水面为中心,其向心和内聚的感觉分外地强烈。
2.空间序列
空间序列组织是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的问题。有人把古典园林比喻为山水画的长卷,意思是指它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变化等特点。例如苏州的留园,其空间组成异常复杂,就整体来看似乎很难找到一条明确的观赏路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序列。但是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把它划分成为几个相联系的“子序列”,其入口部分颇近似于串联的序列形式;中央部分基本呈环形序列形式;东部则兼有串联和中心辐射两种序列形式的特点。由此看来江南园林实际上所采用的是一种综合式的空间序列形式。为了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空间序列也并非是平面展开的。从城市的街道首先进入的是园林的建筑,往往几经曲折才进入园林的主体空间。这是空间上的抑扬顿挫,建筑在这里是一个从城市环境到自然环境的过渡空间,它为豁然开朗打下了基础。
3.空间的延伸、渗透与层次
空间的延伸对于有限的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的延伸意味着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突破场地的物质边界,它有效地丰富了场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即“流动空间”。江南园林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古典私家园林的内部空间通常按照功能关系划分区域和院落,其中包含了若干个空间层次和主要景物。主要的构成元素则有山石、水、植物、声音、光线乃至气味。空间的延伸与渗透使得空间分隔用的院墙、影壁、廊桥等与园林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通常借用大量设置完全透空门洞、窗口而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
4.空间的含蓄
由于文化传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中国人多倾向于取含蓄隐晦的方法使艺术作品引而不发,显而不露,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
5.空间的对比
沈复曾论及到园林建造的艺术规律;“以小见大,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它们在哲学上是对立与统一,互为因果关系,在园林艺术上则是相互对比的关系。江南园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在空间上产生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著名园林
尽管江南园林极盛时期早已过去,现剩余名迹数量仍居全国之冠,其中颇多为太平天国战争之后以迄清末所建。早期园林遗产,如扬州平山堂肇始于北宋;苏州沧浪亭和嘉兴烟雨楼均始建自五代,嘉兴落帆亭始建自宋代,易代修改,已失原貌。苏州留园和拙政园、无锡寄畅园、上海豫园、南翔明闵氏园(清代改称古猗园)、嘉定明龚氏园(清为秋霞圃)、昆山明春玉园(清为半茧园)均建于明代,规模尚在。江南园林以苏州地区保存较好,扬州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园林遗留至今,如徐园、个园、何园、瘦西湖等。
其他各地较著名的有:
南京
南京古代园林有着辉煌的篇章,其中六朝皇家花园和明清宅第花园,其数量之众多,造园艺术之精妙,名噪古今。因江南地区屡遭战火,南京玄武湖成为中国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瞻园,煦园,愚园等是南京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江南园林
南京私家园林留存较少,因保护保护不当,早已不见当年风采。快园、澹园、半山园、市隐园、盋山园、可园等是主要代表。
快园是明代戏曲家徐霖旧居,位于现在的老城南箍桶巷西侧一带。《东城志略》中写道:“清虽废为邱墟,而春水鸭栏,夹以桃柳,乡土人犹呼小西湖焉”。同时,明武宗两次南巡皆入住快园,这也让人对快园的美景无比向往。快园大致在清末败落,到了民国时期,更加荒芜不堪,后此地改建为民宅。
澹园是明朝南京籍状元焦竑故居,位于北门桥附近的焦状元巷,此巷现名同仁里。焦竑,人称澹园先生,学问渊博。160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传教,遍交著名文人学者,就曾到焦府拜会过焦竑。1992年,焦竑故居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半山园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北白塘,清溪路附近,今海军指挥学院院内。此地为城东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恰为半途,因以得名“半山”。半山园原名“晋谢公墩”,为谢安故居。北宋时为王安石宅第,后为王安石捐给佛门建造寺宇,宋神宗赵顼赐名“报宁寺”;王安石因新法被废悲忿离世,葬于报宁寺(半山寺)后半山园。
1858年,陶澍在清凉山麓的龙蟠里修建了住宅,取名为“盋山园”,并在园内创建了书院,取名“惜阴书院”。清朝末年,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创办图书馆,即在盋山园旧址上兴建书库两幢,更名为“陶风楼”,于1910年8月正式开放,定名为江南图书馆。1919年改名为江苏省第一图书馆,1929年10月,更名为江苏省省立国学图书馆。1954年定为南京图书馆。现在为南京图书馆古籍部。
市隐园是秦淮八艳之一的顾横波旧居,当年位于顾楼街,宅名市隐园,又名“横波茶楼”。
可园是陈作霖的宅园。陈作霖是清末民初享有盛名的文学家、经学家和南京地方史掌故专家。可园,位于安品街20号,是陈作霖的父亲修建的,因为规模可观,太平军攻占南京后,这里就成了太平军某将领的府邸。早在1984年,可园就被公布为建邺区文保单位。
常州
常州园林明清两代曾盛极一时,后历经城市变迁多有损毁,现存的仍有近园、未园、暂园,意园等多处私家园林,常州人在造园中历来不肆张扬,私家园林大多精巧别致,占地面积不大,但同时亦继承和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独具匠心,以及以意境见长,移步换景的特色,并且每个园林背后都有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故事。其中又以自谦“近似乎园”的近园最为有名,是江南地区最具清初明末风格的私家园林。
无锡
寄畅园风采不减,仍为江南名园。梅园、蠡园则是近代作品。
上海
上海豫园在上海南市,园中黄石山相传出自明代叠山名匠张南阳之手,结构奇伟。又有玉玲珑石为江南名峰之一,传为花石纲遗物。上海南翔的古猗园,在抗日战争中大部被毁,现已修复,规模胜昔。嘉定秋霞圃,以山石胜,近已修葺一新。青浦曲水园,松江醉白池均存旧迹。
杭州
旧日私园多湮没,惟存湖西数庄,如郭庄(汾阳别墅)、高庄(红栋山庄)、刘庄(水竹居),但已改观。孤山的文澜阁和西泠印社也是西湖中的小园,均别具一格。
嘉兴
烟雨楼始建于五代,在南湖湖心。烟雨拂渚,隐约朦胧中,景色最佳。城北杉青闸有落帆亭,建自宋代,近已湮没重建。
常熟
以燕园最著,有清乾隆时叠山名手戈裕良所作湖石和黄石两山。壶隐园、虚廓居、水吾园等,已失原状。
吴兴
南宋时园林极盛,现仅存清末南浔小莲庄等小私园数处。城中潜园、适园、宜园等均已无存。
Q1:在园林学景观风水十大原则中的观形察势原则 如何讲解要有案例
一、整体系统原则
整体系统论,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它是在本世纪产生的;作为一种朴素的方法,中国的先哲很早就开始运用了。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风水学充分注意到环境的整体性。《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诀》中强调整体功能性,主张“阳宅须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骨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在旺门庭。”
整体原则是风水学的总原则,其它原则都从属于整体原则,以整体原则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风水学的基本点。
二、因地制家原则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贷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窑洞位多朝南,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长寿,鸡多下蛋。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干阑式竹楼居住。《旧唐书.南蛮传》曰:“山有毒草,虱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阑。”楼下空着或养畜,楼上住人。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徒。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
中国现存许多建筑都是因地制宜的楷模。湖北武当山是道教名胜,明成祖朱棣当初派三十万人上山修庙,命令不许劈山改建,只许随地势高下砌造墙垣和宝殿。
中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三、依山傍水原则
依山傍水是风水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和捕捞、采摘经济相适应。
依山的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依山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履盖着山坡,从山脚一直到山腰。长江中上游沿岸的码头小镇都是这样,背梳山坡,拾级而上,气宇轩昂。有近百年历史的武汉大学建筑在青翠的珞珈山麓,设计师充分考虑到特定的风水,依山建房,学生宿舍贴着山坡,象环曲的城墙,有了个城门形的出入口。面平台上以中孔城门洞为轴线,图书馆居中,教学楼分立于两侧。主从有序,严谨对称。学校得天然之势,有城堡之壮,显示了高等学府的弘大气派。
六朝故都南京,滨临长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龙盘之势。其四边有秦淮河人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幕府山;东有钟山;西有富贵山;南有白鹭洲和长命洲形成夹江。明代高启有赞曰:“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四、观形察势原则
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山河为主,其来脉气最大,关系人祸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人大环境考察。
中国的地理形势,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枣阴山纬向构造;昆仑山枣秦岭纬向构造。《考工记》云“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贡》把中国山脉划为四列九山。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泰山人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的走向。
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位于外,形在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第。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难,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在龙脉集结处有朝案之山为佳。朝山案山是类似于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拥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挡风并且很有趣屈之情。如《朱子语类》论北京的大环境云:"冀都山脉从云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高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案,江南五岭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这是以北京城市为中心,以全国山脉为朝案,来说明北京地理环境之优势。
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道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中医切脉,从脉象之 *** 细弦虚、紧滑浮沉迟速,就可知道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厂,都应当先考山川大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先后顾之忧,而后富乃大。
五、地质检验原则
风水思想对地质很讲究,甚至是挑剔,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现代科学证明这不是危言耸听。地质对人体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土壤中含有微量元素锌、铂、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轨在《耳谈》云:“衡之常宁来阳产锡,其地人语予云:凡锡产处不宜生殖,故人必贫而迁徒。”比〈耳谈》早一千多年的《山海经》也记载了不少地质与身体的关系,特别是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体质、生育都有影响。
第二、潮湿或臭烂的地质,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潮湿腐败这地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因此,不宜建宅。
第三、是地球磁场的影响。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时刻对人发生着作用。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也可以伤人,甚至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中国先民很早就认识了磁场,《管子.地数》云:“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战国时有了司南,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针,皆科学运用地磁之举。风水思想主张顺应地磁方位。杨筠松在《十二杖法》指出:“真冲中煞不堪扦,堂气归随在两(寸)边。依脉稍离二三尺,法中开杖最精元。”这就是说要稍稍避开来势很强的地磁,才能得到吉穴。风水师常说巨石和尖角对门窗不吉,实际是担心巨石放射出的强磁对门窗里住户的干扰。
第四是有害波影响。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以上四种情况,旧时风水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用科学道理加以解释,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回避措施或使之神秘化。有的风水师在相地时、亲临现场、用手研磨,用嘴尝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不无道理。
六、水质分析原则
怎样辩别水质呢?《管子.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嗅,水黑而苦。风水经曲《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昧甘,其色香,主上贵。其色白,其昧清,其昧温,主中贵。其色淡、其昧辛、其气烈,主下贵。苦酸涩,若发馒,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喜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学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云南省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无生物,鸭子和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科学家调察发现,泉水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这是杀害生物的巨毒物质。《三国演义》中描写蜀国士兵深入荒蛮之地,误饮毒泉,伤亡惨重,可能与这种毒泉有关。在这样的水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庄的。
中国的绝大多数泉水具有开发价值,山东济南称为泉水城,福建省发现矿泉水点1590处,居全国各省之最,其中可供医疗、饮用的矿泉水865处。广西风凰山有眼乳泉,泉水乳泉似汁,用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变味。江西永丰县富溪日乡九峰岭脚下有一眼一平方米的味泉,泉水象鲜啤酒那种酸苦清甘的昧道。由于泉水是通过地下矿石过滤的往往含有钠、钙、镁、疏等矿物质,以之口服,冲洗,沐浴,无疑有益于健康。
风水学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辩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七、坐北朝南原则
中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人。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时,南方比北方的温度高 l至2度;二是参与人体维生素 D的合成,小儿常晒太阳可予防佝楼病;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尤其对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较强的灭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
风向变换不定。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律书》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居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
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中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这就是要避免西北风。
风水学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干支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其四、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或称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吴兴志.谈起》记载穴代号兴郡治的布局:大厅居中,谯门翼其前,“卞苍”拥其后,“清风”“会景”“销署蜿蜒于左,有青龙象。”“明月”一楼独峙西南,为虎居之形,合阴阳家说。
概言之,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方出人杰。
八、适中居中原则
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蒙》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哑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适中的风水原则早在先秦时就产生了。《论语》中提倡的中庸,就是无过不及,处事选择最佳方位,以便合乎正道。《吕氏春秋.重已》指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阴阳平衡就是适中。
风水理论主张山脉、水流、朝向都要与穴地协调,房屋的大与小也要协调,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门大不吉,房大门小不吉。清人吴才鼎在《阳宅撮要》指出:“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东盈西缩,定损丁财。”
适中的另一层意思是居中,中国历代的都城为什么不选择在广州、上海、昆明、哈尔滨?因为地点太偏。《太平御览》卷有记载:“王者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洛阳之所以成为九朝故都,原因在于它位居天下之中。级差地租价就是根据居中的程度而定。银行和商场只有在闹市中心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适中的原则还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齐,附加设施紧紧围绕轴心。在典型的风水景观中,都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与地球的经线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轴线的北端最好是横行的山脉,形成丁字型组合,南端最好有宽敞的明堂(平原)中轴线的东西边有建筑物簇拥,还有弯曲的河流。明清时期的帝陵,清代的园林就是按照这个原则修建的。
九、顺乘生气原则
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太极即气,一气积而生两仪,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气,水得之于气,人得之于气,气感而应,万物莫不得于气。
由于季节的变化,太阳出没的变化,使生气与方位发生变化。不同的月份,生气和死气的方向就不同。生气为吉、死气为凶。人应取其旺相,消纳控制。《管子.枢言》云:“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黄帝宅经》认为,正月的生气在子癸方,二月在丑艮方,三月在寅甲方,四月在卯乙方,五月在辰巽方,六月在乙丙方,七月在午丁方,八月在未坤方,九月在申庚方,十月在酉辛方,十一月在戌乾方,十二月在亥壬方。风水罗盘体现了生气方位观念,风水理气派很讲究这一套。
怎样辩别生气呢?明代蒋平阶在《水龙经》中指出,识别生气的关键是望水。“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止。气行财水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也。夫溢于地外而有迹者为水,行于地中而无形者为气。表里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气趋东趋西,即其水或去或来而知之矣。行龙必水辅,气止必有水界。”这就讲清了水和气的关系。
明代的另一位风水大师廖希雍庆《葬经》中指出,应当通过山川草木辩识生气,“凡山紫气如 盖,苍烟若浮,云蒸蔼蔼,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测,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来休。云气不腾,色泽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雕零,水泉干涸,如是者,非山冈之断绝于掘凿,则生气之行乎他方。”可见,生气就是万物的勃勃生机,就是生态表现出来的最佳状态。
风水理论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乘生气。只有得到生气的滋润,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宋代黄妙应在《博山篇》云:“气不和,山不植,不可扦;气未上,山走趋,浊可扦;气不爽,脉断续,不可扦;气不行,山垒石,不可扦。”扦就是点穴,确定地点。
风水理论认:房屋的大门为气口,如果有路有水曲而至,即为得气,这样便于交流,可以得到信息,又可以反馈信息。如果把大门设在闲塞的一方、谓之不得气。得气有利于空气流通,对人的身体有好处。宅内光朋透亮为吉,阴暗灰秃为凶。只有顺乘生气,才能称得上贵格。
十、改造风水原则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为自己服务。《周易》有革卦,彖曰:“巳日乃罕,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侮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革就是改造,人们只有改造环境,才能创造优化的生存条件。
改造风水的实例很多,四川都江堰就是改造风水的成功范例。岷江泛滥,淹没良田和民宅,一旦驯服了岷江,都江堰就造福于人类了。
北京城中处处是改造风水的名胜。故宫的护城河是人工挖成的屏障,河土堆砌成景山,威镇玄武。北海是金代时蓄水成湖,积土为岛,以白塔为中心,寺庙以山势排列。圆明园堆山导水修建一百多处景点,堪称“万园之园”。
中国的乡村建设很注重改造风水。如果我们下功夫,花气力翻捡一遍历史上留下来的坟志书和村谱、族谱,每部书的首卷都叙述了地理风水,细加归纳,一定会发现许多改造风水的记载。就目前来讲,如深圳、珠海、广州、汕头、上海、北京等许多开放城市,都进行了许多的移山填海,建桥铺路,折旧建新的风水改造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风水学者的任务,就是给有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使城市和乡村的风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于人民的健康长寿和经济的发展
Q1: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园林分别有什么艺术特点?两者有何异同?
中国园林一般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两者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北方园林又称皇家园林,以帝王宫苑为代表,它依据自然山水而建,在雄浑的山川之中点缀宫殿、轩、榭、寺庙,别具风格。
南方园林又称私家园林,以江南宅园为代表。 是私人住宅和花园的结合,面积较小,但布局灵活紧凑,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两者异同如下:
北方园林有以下特点:
其一,北方园林以宫廷园林为代表。既然是朝廷修建的园林,那么,在人力、物力、财 力、智力诸方面都是倾国而为之。并且,宫廷园林必然讲究帝王气派,雄伟高大、金碧辉煌,主体突出,强调中心。所有的宫廷园林都占地较广,平面布局严谨,壮阔粗旷,厚重沉稳。
其二,北方园林受南方影响。清代康熙帝、乾隆帝南巡,喜好南方园林,把南方工匠招 到京城造园。北方人也自觉地学习南方园林。京城的园林实际上是全国园林的集锦,集全国名园之大成。如:?圆明园仿照了杭州的“断桥残雪”、“柳浪闻鸳”、“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 三潭印月”、“曲院风荷”;圆明园还仿照了苏州的“狮子林”。其文源阁仿照了宁波的天一阁,四宜书房仿照了海宁安阑园。熙和园仿照了杭州西湖,二者的堤、桥、岛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仿照了嘉兴南湖,小金山仿照了镇江的金山,芝经云堤仿照了杭州苏堤。
其三,北方园林有四合院基调。四合院是北方普遍的民居形式,贵族的四合院都是带 花园的。北京故宫的御花园,实际上是四合院花园的放大。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园是研究北 方私家花园的活教材。
江南园林
1.平面格局:江南园林多建于市井内,空间狭小,常以内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构置景观,使之随影随势,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与园中的叠山池水,花木桥廊巧妙结合,小中见大,达到“虽有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
2.建筑形体:江南园林建筑从外观造型,立面形式到细部装饰处理,远比北方的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其建筑空间既满足生活居住需求,又作为感情生发和延续场所,布置按“风水风骨,量体裁衣,烘云托日”去提高自然山水的艺术感染。诸如虚心高节的修竹,疏影横斜的梅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植物,均为烘托主题和寄托情感而设。
3.尺度空间:江南园林空间开阔通透,内外相互穿插渗透,景中套景,层次变化十分丰富。
4.建筑色彩:江南园林淡雅朴素,几乎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绿的木构装修组成,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这与地方气候密切相关,灰瓦白墙配以周围的山水绿化,给人以清新幽雅,凉爽宁静的感觉,在心理上减弱了酷热导致的不适。
Q1:江南的私家文人园林有什么布局及构园的原则?
一是“小中见大”,划分景区,每区皆构图完整,各有特点。如上海豫园五个景区,都做到主次分明,虚实得体。二是叠山理水,都有章法,其原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假山立峰,皆取其真意;池水则做出“来龙去脉”的活水,并且遵循“大池有汪洋之感,小池则有不尽之意”的原则。三是林木,原则为“取其自然,顺其自然”,不矫揉造作。四是建筑物,其原则是与山水林木有机结合,形成变化而又和谐。堂、厅、轩、宅、亭、台、楼、阁以及墙垣、石舫、桥梁等,各不相同,形式多样,但风格统一。
Q1:庭院景观创意中有哪些风水讲究
风水是汉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文化,也称为乌青、青囊,较为科学性的说法为堪舆。风即元气和场能,水即流动和变化。庭院设计中花木能净化周边空气,愉悦人。山能旺丁,水能聚财,山水搭配方能相得益彰。
庭院风水·植物
我国古代风水中就主张庭院应广栽树、花草,不仅具有“藏水、避风、化解煞气、增旺添吉”等功能,也会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危害,营造一个清新、活力的环境。
植物五行
根据相生相克原则,植物可以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适当栽植可以改变风水,让一切风生水起。
1)金——白色、杏色、金色
黄色系植物,必须搭配金属花器或配件,以发财树、水仙、黄橘最佳。
2)木——青色、绿色
绿色植物皆为之,以种子植物为宜,寓意“发”之意,如绿宝石。
3)水——黑色、蓝色
水培植物为代表,搭配使用蓝色或透明玻璃的花器,如万年青。
4)火——红色、紫色
会开花或会结果的植物,选用红花及容器,如火鹤花、蝴蝶兰等。
5)土——黄色、棕色
室内耐阴植物为其代表,适合以黑色花器或镶有宝石的花器,如仙人掌。
植物选择
庭院栽树是有选择的,风水学中将植物分为吉凶两种。
凶者有两种标准:一以是否有毒、毒液为标准,因为学者研究表明,如夜来香等会散发强烈刺激性气味,对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有不利影响,又如夹竹桃花有毒,花香容易使人昏睡,在庭院都不适宜种植。
二是以树形来论凶吉,“树屈驼背”、“树似伏牛”等,树形不周正、端庄,发育不正常的为凶(以特殊树形为观赏的除外)。
吉树则是根据植物特性、寓意和谐音等来确定,如风水学者中认为棕榈、橘树、椿树、槐树、桂花等为吉祥植物,桃树、柳树、无患子、葫芦等有驱邪避灾作用。庭院景观设计中可以适当借鉴。
栽种位置
1)庭院中央不宜植树
庭院正中栽树从外观上看,形状有如一个“困”字,有一定的隐晦意义;大树会影响通风,阻碍新鲜空气在房屋和庭院之间的流通,导致屋内湿气和有害气体的快速排除;大树的根系生长力强,吸收多,容易破坏平坦的庭院,继而影响房基的稳定;而且如果是落叶树经常掉叶,难以清扫,也不利于美观及卫生。
2)屋前不应有树倾斜
如果宅前有树倾斜,说明住宅受光有特定的角度,树木的生长重心会总在一个固定方向,时间久了树干容易不能支撑树枝,存在安全隐患。
3)前门不宜有枯树
如果所有的树木都会枯萎,说明此地的土壤环境存在问题,人久居于此也不适合。另一方面,枯树在门前,在视觉、心理上都容易让人滋生负面情绪。因此,住宅前有枯树,应该立刻清理掉。
4)窗前不宜有树
窗外的婆娑树影和阳光照射屋内的景象会给居住者清爽的心情,但是要注意的是,树木不宜太贴近窗户。一般而言,窗前之树要离开房屋两米以上,让住宅和树木之间保持一个友好的距离。
植物数量
风水中主张合理布局,布局不够大的情况下,不可多栽树,否则会助其阴气增长。而背后左右之处有空旷的情况,应该密植以填补其空隙。
吉祥树种
1)棕榈
四季常青,树姿挺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风水中具有生财护财的作用。
2)发财树
叶片厚实,颜色明亮而阔气,形状犹如元宝,中国人将其称为发财树,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被认为是招财进宝,富贵荣华的象征。
3)橘树
因“橘”与“吉”谐音,象征吉祥,果实色泽呈现红、黄充满喜庆,盆栽柑桔也是人们新春时节家庭的重要摆设,而橘叶有疏肝解郁功能,能给家中带来欢乐。
4)椿树
“上古有大椿子,以八千岁为秋”,因此椿树是长寿之树,后世将其作为父亲的代称,有护宅和祈寿之功能。
5)槐树
树木材质坚硬,代表“禄”,古代朝廷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坐于树下,面对三槐者为三公,因此槐树在众多树木之中品味最高,镇宅之代表。
6)桂花树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象征高洁,夏季桂花芳香四溢,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桂”是“贵”的谐音,门前种桂,是对富贵的召唤。
7)梅花
梅树对土壤适应性抢,花开五瓣,有“梅开五福”之寓意,对于家具的福气有提升作用。
8)榕树
有“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之意,居住者以此勉励自己提高涵养。
9)石榴
红色石榴花是活力、生机的象征,石榴花盛开令人精神为之一振,而石榴自古以来有多子多福的象征。
10)海棠
花朵娇艳而大气,贵气天成,风水中将其视为堂前富贵之花。
风水中对植物的推敲层出不穷,同时植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可以愉悦心情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
庭院风水·山石
山石为庭院中的点睛之笔,以其无与伦比的天然亲和力,深受人们喜爱。若将其从周围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就会显得“冰冷”、“坚硬”,没有灵气,当它融入环境中,就富有浓浓的人情味。
山石的设置若与庭院中水体、花木搭配合理,相得益彰,可旺人丁,增进人际关系,这次我们就讲讲庭院风水中的山石。
风水方位
山石属土,东方为雷,雷为震动之象,五行中属木,木克土,因而山石尽量避免设置在东方。西方为泽,五行中属金,土生金,适合布置山石。南方为火,火生土,山石也为土,则土过于旺盛,过犹不及。北方为水,土克水,会抑制北方的风水,也不适合山石。西北为天,山石为土,为大地之象,是堆砌山石的不错之选。东北为山,石风水中得位之象,非常吉祥。
综上所述,西方、西北、东北都是比较适宜堆砌山石的位置。
设计原则
1)多样统一原则
山石虽出自自然,然而耐雕琢,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从自然式到规则式,从古典式到现代的各种庭院,山石都可以得到很好地运用。但是在有限的空间里,保证色彩、线条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可以让空间更显格调。
2)质地讲究原则
山石多种多样,质地也各不相同,青苔满布的山石和光滑的大理石或卵石都是细质地;小卵石和砾石铺面都是中等质地;乱石堆砌的挡土墙、自然的驳岸、未经打造的山石都是粗质地。山石与花木可以完美融合,相得益彰,哪怕只是简单的顽石缝隙中流泻的几丛多肉植物,就可以营造出别样的趣味。
3)简洁大方原则
简单不是苍白和空洞,以“洗练“的手法表达感情,是设计中的追求。现代庭院设计中很少见到江南私家园林叠山理石的细腻,而更加注重一种简单实用的美。庭院草坪点缀几块顽石,就可以作为座椅休憩使用;一块长长的顽石放置地面,配以些许花木,自成一种天然趣味……
注意事项
1)不宜过多过大
铺设过多山石,庭院的泥土气息会因此消失,使得石块充斥阴气。炎热的夏季,山石受到日照后保留大量的能量,温度几乎可以达到50℃,且热量不容易散失,夜间会感觉到燥热,让人窒息烦闷。而到寒冷的冬天,石块吸入白天的热量,使得住宅倍感寒冷。雨季时,石块会阻碍水分蒸发,增加庭院湿气。
2)不宜放置片状石材
片状石材组合成的鳞片石,宛如一把把刀竖立庭院,杀气太重。刀锋长期对着住房、人,难免让人心生不安,因此在景观中不适合放置。
3)方滑的青石组合
这种山石的弊端就是无法种植草木,只能作为穷山观赏。作为景观元素而言,虽有一定欣赏价值,但是放置在庭院中没有任何意义,相反会钱财不汇聚。而那种表面比较柔和之地比较疏松,带有不少孔洞的山石,如钟乳石,表面容易滋生杂草。
山石本是庭院的配景,但是通过设计师的巧妙布置,大大提升了庭院的风雅。
庭院风水·水景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在庭院风水元素中,水的动与静、虚与实、聚与散、行与止,都是一种艺术的体现,水是最活跃地。滋养生命、提升空间活力、让财富源源不断等,都离不开水的影响。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可以调节庭院小气候,兼具环保价值。《黄帝内经》中也指出,宅以泉水为血脉。因此,完整的庭院离不开水的活用。
庭院设计中,不乏以水池为中心,配以山石、游鱼、睡莲等,营造出溪涧、泳池、涌泉、池塘、小瀑布等形式,带来分外怡人的景致,为空间带来更多活力及趣味,也有正旺宅气的作用。
水景形式
庭院水有动态与静态两种,动态水的处理手法多样,喷泉、瀑布、跌水等,可以活跃空间氛围,振奋人心。
提及动态水,流水别墅率先进入我们脑海。这是室内空间自然延伸,内外空间交融的典范。而我们一般庭院设计,将流水引入庭院,同样也可以别具一格。将溪流贯穿其中,上架石桥、散步小径、贴水石阶等,一副原始、古朴、自然的景致就已然跃然纸上。
静态水则以泳池、水钵、镜面水池等为主,在庭院中,一般搭配以植物,打造出简洁明朗的空间,给人宁静、安心的体验。这种形式的水景面积一般不宜过大,否则会让庭院本来有限的空间显得单调、空洞,而且实用性也不足。
相关知识
中式庭院景观与风水
论江南园林造园艺术
岭南园林中风水植物的配置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生态哲学意识
观江南园林有感
风水理论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
无觅造园:现代花园设计有哪些特点?
别墅景观花园设计
别墅庭院中种树有哪些风水上的讲究
庭院绿化风水讲究,老祖宗留下的风水口诀100条
网址: 江南园林的造园特点?庭院景观创意中有哪些风水讲究?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75854.html
| 上一篇: 爱花者众知花者寥寥 “花博士”感 |
下一篇: 广东一家六口喝完汤后中毒!2人进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