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适应性论文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建筑科学
(270)农业基础科学
(81)园艺
(64)农作物
(51)大气科学(气象学)
(27)年份
2022
(36)2021
(43)2020
(41)2019
(46)2018
(57)期刊
城市建筑
(20)华中建筑
(17)建筑与文化
(13)现代农业科技
(12)南方建筑
(12)收录数据库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130)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
(1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5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
(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7)作者
施宗强
(9)刘加平
(7)李保峰
(6)肖毅强
(6)张辉
(5)关键词
传统民居
(39)绿色建筑
(19)引种
(17)风景园林
(14)分析
(13)摘要: 以湖南凤凰县拉豪村传统民居的实地调查为依据,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探讨民居的选址与布局、建筑空间形态以及建筑材料与气候适应性的关系,总结出传统民居在解决气候适应性问题方面的设计特点,为今后该地区民居在可持续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传统民居 气候适应性 选址布局 空间形态建筑材料马继钰;韩玉翠;王健;郭振清;林小虎摘要: 燕山山前平原区受光热资源禀赋、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传统的作物栽培制度有春玉米(花生)-冬小麦-夏玉米两年三熟制、春玉米一年一熟制等。传统作物栽培模式很难在一个自然年度(1~12月份)内实现一年两熟,光热资源利用上存在"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的情况,造成了光热资源浪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豌豆为长日照和早春播作物,适应能力强,并且对土壤有很好的固氮作用,近年来燕山山前平原区豌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谷子属于C4作物,气候适应性强,且具有抗旱、耐瘠、营养丰富均衡、粮饲兼用等特点。
光热资源 作物栽培两年三熟制春播作物 种植习惯 气候适应性 春玉米 一年两熟陈文术;吴耀华摘要: 海南传统民居聚落正在慢慢衰退,而其中凝结古人智慧的生存之道也会随之消失。通过大量的调查,对海南传统民居聚落选址从“水”“风”“热”3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古人在应对海南气候方面的智慧之举,总结其背后的设计思想,期望能对海南的生态环境设计提供有益的启发。
传统聚落 生态设计 气候适应性 选址 空间形态 建筑形式杨真静;李宇锋;熊珂;程灿华;田雨摘要: 白族典型汉式合院民居的三坊一照壁既有庭院和檐廊组成的水平向缓冲空间,也有二层祭祀房间作为竖向缓冲空间。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夏季室内热环境实测数据,对民居缓冲空间影响下室内热环境营造机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竖向缓冲空间的缓冲效果稍好于水平缓冲空间。
白族传统民居三坊一照壁缓冲空间 气候适应性 热环境张鑫;郭菂摘要: 选取中国五大建筑气候分区的40座典型传统合院式民居,通过构建空间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不同空间模式的气候适应性。结果显示,传统合院式民居空间组织因素受气候影响较大,空间形态其次,空间界面较少受气候影响,而且在众多地域气候影响因子中,冬季平均温度、平均降水量、平均湿度和夏季平均风速对民居的影响最大。
合院式民居 空间组合 气候适应性回归分析李强;尚宇辰;张鲸摘要: 以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为调研对象,识别场地气候适应性现状问题,同时明晰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的限制性因素及雨洪管理目标,据此生成场地更新策略,以期推动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适应性 历史文化街区场地更新党晓晖;方博闻;贾丽芬摘要: 利用Climate Consultant和Weather Tool软件分析了天水地区的气象数据,气象数据来源于CSWD。通过软件分析焓湿图,可以了解到天水地区的墙体蓄热材料、直接蒸发降温、间接蒸发降温、夜间通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自然通风等这些被动式设计策略,以及应用的设计技术。另外通过软件分析天水地区的风玫瑰与日轨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适宜天水地区的建筑设计方法,从而提出适合天水地区民居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
气候适应性 模拟分析民居设计 设计策略陶思旻;张琪摘要: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环境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问题趋向极端化,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空间作为媒介成为了人类对抗大气危机的重要屏障。文章介绍了瑞士建筑师菲利普·拉姆及其工作室在“气象设计”方面的探索,包括实验装置、概念方案和实践项目,并着重分析了他如何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压力、蒸发、消化这六种气流运动和人体感知的关系,建构出空间设计的新命题。这种方法有望面向未来绿色设计发展的前景,并提供一种范式更新的动力。
气象设计 气候适应性菲利普·拉姆王琨;李文芳;李佳玥;薛思寒摘要: 为探究岭南地区园林的传统造园思想与地域气候的关联性,深入挖掘岭南庭园的地域性价值,本文以“岭南晚清四大名园”之一的顺德清晖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夏季实测与仿真模拟的研究方法,揭示庭园不同类型的空间及庭园整体环境的气候适应性特征,分析庭园功能布局与微气候营造的关系。研究表明,清晖园在“由空经疏而密,筑屋顺前就后、由低而高”的建筑空间布局形式与“植被疏密有致、水体合理适度”的景观要素配置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微气候特征。南部纳凉游赏空间微风和煦,中部读书治学空间光线柔和,北部起居生活空间清幽阴凉,共同营造出适宜起居游赏的良好环境。岭南庭园的营造思想与手法对当代岭南人居环境舒适性营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岭南庭园 气候适应性 空间布局热环境测试 仿真模拟黄金颖;张志超摘要: 根据猕猴桃气候生态特性及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天津市蓟州区气候特征及地理环境,基于对蓟州区与猕猴桃主要种植地眉县的光、温、水、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初步得出蓟州区适宜猕猴桃生长的结论。
猕猴桃 气象条件 气候适应性天津蓟州区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适应性学习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额敏县红花气候适应性分析
藏东南引种热带果树气候适应性分析
我省引种花生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红汁乳菇气候适应性初探
豫东南地区油葵气候适应性研究
肇庆金银花种植气候适应性研究
传统民居土掌房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寒地现代木结构屋顶气候适应性研究
河套平原传统汉族民居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网址: 气候适应性论文文献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75553.html
| 上一篇: 花柳病是什么? |
下一篇: 浅析基于气候适应性传统民居外部聚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