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桃树黄化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及防治?

桃树黄化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及防治?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1-17 17:37

桃树是蔷薇科、桃属植物,属于落叶小乔木。黄化病是桃树叶片部位的一种疾病,引起桃树叶片黄化的因素常有这几种类型:营养元素缺乏型,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病害侵染型和田间操作管理不当型。

下面小浓就以上类型,分别说说引起黄化病的原因及预防、防治措施有哪些?

一、缺营养元素引起的黄化现象

1、缺氮

(1)主要症状:土壤缺氮会使全株叶片变成浅绿色至黄色,重者在叶片上形成坏死斑。缺氮枝条细弱,短而硬,皮部呈棕色或紫红色。缺氮初期,新梢基部叶片逐渐变成黄绿色,枝梢也随即停长。当继续缺氮时,新梢上的叶片由下而上全部变黄,叶柄和叶脉则变红。缺氮症多在较老的枝条上表现显著,幼嫩枝条出现较晚且轻。严重时,叶脉间的叶肉出现红色或红褐色斑点。缺氮的植株,果实早熟,上色好。离核桃的果肉风味淡,含纤维多。

(2)防治方法:缺氮的植株易于矫正。桃树缺氮应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施氮素化肥。

①早春或晚秋,最好是在晚秋,按1kg桃果2~3kg有机肥的比例开沟施有机肥。

②追施氮素化肥,如硫胺、尿素。施用后症状很快得到矫正。在雨季和秋梢迅速生长期,树体需要大量氮素,而此时土壤中氮素易流失。除土施外,也可用0.1%~0.3%尿素溶液喷布树冠。

2、缺铁

(1)主要症状:桃树缺铁主要表现是叶脉保持绿色,而脉间褪绿。严重时整片叶全部黄化,最后白化,导致幼叶、嫩梢枯死。

(2)防治方法:防治缺铁症应以控制盐碱为主,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为根本措施,再辅助其他防治方法,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①碱性土壤可施用硫黄粉、生理酸性肥料加以改良,促使土壤中被固定的铁元素释放出来。

②控制盐害是盐碱地区防治桃树缺铁症的重要措施。主要方法有:不用含碳酸盐较多的硬水浇地;修筑排灌设施或台田,以便及时灌水压盐;在灌水后及时中耕,减少盐分随毛细管水分蒸发上升至地面,在泛盐季节,无灌水压盐条件的桃园,可用秸秆、杂草、马粪等进行地面覆盖或覆膜,也可起到减轻盐害的作用。

③黄叶病严重的桃园,必须补充可溶性铁。通常把硫酸亚铁1份与有机肥5份混合,每株施2.5~5kg,可有2年以上的效果;也可以在萌芽前给每株成龄树浇灌30~50倍的硫酸亚铁水溶液50~100kg,或每株撒施硫酸亚铁1~2kg。

桃树缺锌、缺钙、缺锰、缺镁等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枝梢变黄叶片褪绿的症状,这就要求根据其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

二、病害引起的黄化现象

桃树的根部或者枝条等部位发生病变,而使树体营养运输不良都会引起叶片的黄化,这一类型的黄化在果园中多有发病中心株,常伴随有其他表现症状。能引起叶片黄化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1、根癌病

(1)主要症状:根源癌病癌变主要发生在根颈部,也发生于主根、侧根。癌瘤通常以根颈和根为轴心,环生和偏生一侧。球形或偏球形或不定形。数目少的1~2个,多的10余个。大小也悬殊,小的如豆粒,大的如核桃、拳头或更大,或若干个瘤簇生形成一个大瘤。初生瘤光洁柔滑,多呈乳白色,也有微红的,后渐变成褐色至深褐色,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内部坚硬。后期癌瘤深黄褐色,易脱落,表面组织易破裂、腐烂,有腥臭味。老熟癌瘤脱落后的近处还可产生新的次生癌瘤。发病植株由于根部发生癌变,水分、养分流通阻滞,地上部生长发育受阻,树势日衰,叶薄、细瘦、色黄,严重时干枯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培育苗木:A.栽种桃树或育苗忌重茬,也不要在原林(杨树、泡桐等)果(葡萄、柿、栗等)园地种植。B.嫁接苗木采用芽接法,以避免伤口接触土壤,减少染病机会。嫁接工具使用前后须用75%酒精消毒,以免人为传播。C.碱性土壤应适当施用酸性肥料或增施有机肥如绿肥等,以改变土壤反应,使之不利于病菌生长。

②苗木消毒:起苗后仔细检查,将病劣苗剔出立即用K84生物农药30~50倍液浸根(淹没至接口上)3~5分钟,或3%次氯酸钠液浸3分钟,或1%硫酸铜液浸5分钟后再放到2%石灰液中浸2分钟。以上三种消毒法也适用于桃核浸种。

③病瘤处理:在定植后的果树上发现病瘤时,先用快刀彻底切除癌瘤,然后用稀释100倍硫酸铜溶液或50倍抗菌剂—402溶液消毒切口,再外涂波尔多液保护;也可用400单位链霉素涂切口,外加凡士林保护。切下的病瘤应随即烧毁。病株周围的土壤可用抗菌剂—402稀释的2000倍液灌注消毒。

2、桃潜隐花叶病

(1)主要症状:树体感染桃潜隐花叶病后生长缓慢,早春萌芽后不久即表现出黄叶,4~5月份最多,但到7~8月份病害减轻,或不表现黄叶。有些年份可能不表现症状,具有隐藏性。叶片黄化但不变形,只呈现鲜黄色病部或乳白色杂色,或发生褪绿斑点和扩散形花叶。少数严重的病株全树大部分叶片黄化、卷叶,大枝出现溃疡。高温适宜这种病株再现,尤其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病较重。

(2)防治方法:对发现的病株及时挖除销毁,防止扩散;修剪工具要消毒,避免传染;对有病株果园要加强蚜虫、螨类的防治;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

此外,桃丛簇病、缩叶病、根朽病、桃黄化病、桃星斑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叶片发黄的现象。在防治时,一定要仔细地辨认病株所属的病害种类。

三、田间管理不当引起的黄化现象

(1)过度修剪: 生长季节剪去大量的枝条,使树体的营养面积减少,根系供给量减少,根系生长受抑,吸收能力降低,使新生梢养分不足而表现出叶片发黄。这是在果实采收后修剪时要加以重视的问题。

(2)果园大量积水: 桃为浅根系果树,不耐涝。桃根呼吸旺盛,耗氧量较多。在短期内积水就会使叶片黄化、落叶,甚至死亡。在多雨地区应高垄定植,注意水淹。尤其在多雨季节应及时排水,以防积水。

(3)土壤盐碱化:有害盐分积累 在盐碱地或保护地栽培下常会出现土壤盐分过高而叶片黄化。这主要是因为高度盐碱化的土壤能对铁、锌、锰起到固定作用,从而影响了必需养分元素的吸收。特别是保护地栽培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也成为桃设施栽培的限制因子。这就要求采取以下措施:坚持多施有机肥;灌水淋洗;深翻除盐。

(4)光照不足: 这也是保护地栽培时才会出现的问题。保护地常因得不到充足的光照使树体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过少,而表现出叶片变薄、变大、发黄的现象。在持续阴雨天应及时人工补光;采用优质棚膜;挂反光幕,地面铺反光膜;清扫棚面。

(5)有害气体: 在保护地栽培的桃树上,由于覆盖的塑料薄膜常是用邻苯二甲酸异丁酯作增塑剂制成的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在10℃以上,这种气体就会挥发出来,温度越高,挥发越多,若通风不及时,植物就会受害,先在新叶的叶尖、叶缘表现症状,一般表现褪绿、变黄、变白等症状,严重时叶片干枯,甚至整株死亡。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都会造成树体叶片变黄。及时通风换气;选用质量好的塑料薄膜。

另外,还有干旱缺水、施肥过多,尤其是微量肥料过多,也会使树叶变黄。在诊断时都应当认真地观察判断,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达到防治的目的。

我是【鄂西小浓】,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喜欢我的回答记得关注我哦!

相关知识

桃树黄化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及防治?
柑橘老叶黄化是什么原因?如何防治?
植物出现黄化现象,是什么病?黄化原因是什么?什么可以防治?
君子兰黄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如何预防?
花卉黄化病的原因及防治
如何识别和预防文竹的黄化病(文竹黄化病的成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栀子黄化病如何防治?
桃树落果原因及预防方法?
辣椒叶黄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黄化病的原因及防治

网址: 桃树黄化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及防治?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7326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翡翠黄化现象解析:原因、处理方法
下一篇: 认识农药药害:六种症状及有效补救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