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Triadica sebifera)是一种原产于中国和日本的落叶乔木,属于大戟科乌桕属。在自然状态下,乌桕的叶子会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三种主要颜色:春季为绿色、秋季转为黄色或红色,甚至在同一棵树上可以看到这三种颜色的叶子共存,因此得名“三种颜色丛生
乌桕(Triadica sebifera)是一种原产于中国和日本的落叶乔木,属于大戟科乌桕属。在自然状态下,乌桕的叶子会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三种主要颜色:春季为绿色、秋季转为黄色或红色,甚至在同一棵树上可以看到这三种颜色的叶子共存,因此得名“三种颜色丛生乌桕”。
1. 形态特征
树形:乌桕树高可达10-20米,树冠开展,枝条细长。 叶片:单叶互生,卵形至椭圆形,长5-15厘米,宽3-8厘米,边缘有锯齿,叶基偏斜,叶面光滑,叶背有细毛。 花序:雌雄同株,花小而不显眼,通常为黄绿色,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 果实:蒴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裂开,露出白色种子,种子外覆有一层蜡质物质。2. 生长习性
光照:喜光,耐半阴,充足的阳光有利于叶片颜色的转变。 温度:耐寒性强,能耐受-20℃的低温,但不耐高温。 水分:喜湿润环境,但也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 土壤: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也能在贫瘠土壤中存活。3. 观赏价值
四季变化:乌桕的观赏价值在于其叶子的颜色变化。春季新叶嫩绿,夏季浓绿,秋季则逐渐变为黄色、橙色、红色,甚至在同一棵树上可以看到多种颜色的叶子同时存在,非常美丽。 园林应用:常用于公园、街道、庭院等绿化景观中,作为行道树、孤植树或群植,形成美丽的秋景。4. 经济价值
油脂提取:乌桕种子含有丰富的油脂,可提取制皂、润滑油等。 药用价值:乌桕根、皮、叶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生态功能:乌桕树根系发达,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5. 栽培管理
繁殖方法:主要通过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一般在春季进行,扦插则在夏季进行。 修剪: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树形美观,去除病弱枝条,增强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虫害包括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6. 文化意义
诗词歌赋:乌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提及,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乌桕》诗:“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民俗文化:在一些地区,乌桕树被视为吉祥之树,常被种植在村庄入口处或庭院中,象征着幸福和繁荣。7. 生态适应性
抗逆性强:乌桕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适应多种环境条件,包括城市污染、盐碱地等。 生物多样性:乌桕树能吸引多种鸟类和昆虫,有助于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乌桕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多种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和种植的树种。
品名:丛生乌桕树
高度:5~10m
特点:耐寒性强,挺拔高大,适应性好。
种植期:春秋冬/视地区
适播地:水源丰富,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应规格:杆径5~12cm,高度5~1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