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刘凤弼:云南葡萄种植中的痛点及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刘凤弼:云南葡萄种植中的痛点及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1-15 22:32

宾川县科协高级农艺师、省级科普示范带头人 刘凤弼

云南葡萄种植中的六大痛点

1.同一种植区海拔高差带来生育期不同、不同树体营养等造成节令安排的不同。

2.老葡萄园更新之痛,高密度高产量掠夺式的生产造成树体衰老。

3.云南葡园土壤条件复杂,粘、酸、瘦、冷普遍肥水管理难度大。

4.病虫害发生变化快于防治方案。

5.灾害性天气频发生理性病害逐年上升。

6.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上涨、用工荒与葡价格下 行进一步挤压我们的效益空间。

痛点一: 同一种植区海拔高差带来生育期不同、不同树体营养等造成节令安排的不同。

痛点:

云南的葡萄产区分布于各个坝子中间,气候条件相似又各不相同,特别以三江干热河谷区条件最好,具有进行极早熟栽培的条件,然而不同的坝子和同一个坝子中不同的区域温度差异也很大,甚至一个农户几块葡萄地或者同一个葡萄园都要分2-3批促萌破眠。不因地制宜的进行早熟栽培,必然要出问题。

葡萄生育期的安排必须根据当地的温度来确定,避开早期低温冷害的原则是当地霜期结束的日期往前推20天破眠促萌,棚内可以再提前10-15天。

痛点:

前有低温,中有高温干热风,后有烂雨。

关键栽培技术

根据当地的全年气温、光照、降雨等数据合理安排促萌破眠时间。

采用避雨棚、单幅连棚、标准大棚等设施趋利避 害。

合理使用植株生长调节剂、深沟高墙,强壮根系减少日烧、气灼。

增加叶幕、遮阳、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抗高温。

痛点二: 老化葡萄园更新升级之痛,高密度高产量掠夺式的生产造成树体衰老

痛点:

云南地区本地农户2006-2010年发展的葡萄很多都是1.4-1.9米开墒,种植密度大多700-1000株,挂果的前三年效果不错,越往后效益逐步下降,目前10余万亩葡萄需要更新改造。老区葡萄园更新重茬之痛。

云南本地农户大面积的葡萄由于定植时过于简单许多地块土壤较差,立地条件不好,根域受到限制,高产必然大量施肥,i这样掠夺式的生产,葡萄树自然老得快。

关键技术:

土壤改良;

轮作改造;

更换品种一红提换成克瑞森,克瑞森换成阳光 玫瑰等等。

选用强势的抗根瘤蚜砧木,抗砧3号,5bb,SO4,3309

采用高宽稀垂的飞鸟架栽培模式。

痛点三:云南葡萄园地形复杂,土壤粘、酸、瘦、冷,肥水管理难度大

痛点:

人们为追逐效益最大化,大量使用化肥以填鸭式的促长,以获取短期利益,从而使得土壤渐渐失去活力。

许多葡萄园有3-5色土壤;许多规模发展的基地,有沙土、红壤土、白尔巴泥、风化石等等。缺素现象普遍。

云南多山地葡萄园,农户种植的葡萄园是小、散乱的局面。

关键技术:水肥一体化与平衡施肥相结合。

依据土壤肥力余葡萄需量的研究表明,每生产1000公斤果实,葡萄需要从土壤中吸收36公斤的氨素、1- 3公斤的五氧化二磷、3-7公斤的氧化钾。有资料表明红地球葡的N、P、K需要量是每生产1000公斤,吸收氨5一8公斤、磷4-7公斤、钾7-9公斤,其比例为1: 0.5:1.3。借鉴两种情况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初步确定1000公斤N、P、K吸收量为6、48,以3吨/亩,则需氮(N) : 18公斤,五氧化二磷(P) : 12公斤;氧化钾 (K) : 24公斤。折合肥料量尿素是40公斤;普钙75公斤,硫酸钾48公斤。红地球葡萄的吸收利用率是多少,现无法确切数据,参照果树利用率,N的利用率50%,P的是30%,K的是60%(参考肖艳的调整值),则需氨: 36公斤 (尿素80公斤)磷:24公斤 (普钙250公斤);钾: 48公斤(硫酸钾80公斤)。

实际施肥数量略大余理论数据,由于整体需要平衡树势与保持土壤 肥力,所以施肥量按吸收量计算。

基本思路:

控配方释肥(复合肥) 打底、水溶肥当家、叶面肥补充。

痛点四: 病虫害发生变化快于防治方案

痛点:气候变化对葡萄生产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影响 巨大。

灰霉病、溃疡病、酸腐病、蓟马、蚜虫、白粉虱病毒病等病虫害年度间发生情况变化不大。白粉病、霜毒病、白绢病逐年加重。

炭疽病复苏有葡萄园因炭疽病灭产;席丝虫、斜纹腋蛾等鳞翅目害虫在5-7月份常常爆发;介壳虫发生逐步扩大呈上升趋势;蠕类危害形成常态化;桔小食蝇危害升级。葡萄根瘤蚜风险巨大。

新发生病虫害逐年增多:蔗天牛、莫枯病、流胶病、根结线虫病、双棘长蠹.

葡萄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集中致使许多病虫害从次要位置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如锈蜘蛛、木蠹蛾 、溃疡病等。

因为发芽不整齐、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使得用药密度过大,无法实现规范。

重视治疗忽视严格的预防工作,病虫灾害极易蔓延 。治疗措施迷信特效、速效,忽视防治工作的细致周到、用药水平,随意增加浓度、缩短间隔期、胡乱搭配。

关键技术: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及时调整防治规范。

3.完善救灾预案,关键时期用药。

痛点五:灾害性天气频发生理性病害逐年上升

近年来每年因干旱 、冰雹、霜冻、高热、连阴雨等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以亿元计。

仅2013年大小8次冰雹,高热对葡萄的伤害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但太阳果问题引发社会问题。

干旱、内涝引发的胁迫性中、微元素的缺乏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偏施氨肥、钙肥引发的问题得到大家关注。

对策:

完善设施、加强管理。

痛点六: 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上涨、用工荒,与葡萄价 格下行进一步挤压效益空间

对策:

创新栽培技术,节本增效。

轻简栽培设计:

1.采用前控肥水、中促、后调节的肥水管理原则,调控树势;完善促花壮花与严格的修穗措施,进行枝、叶、果的数字模型管理,可以大幅度减少用工。

2.规范化的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确保病虫害不成灾,节本增效。

3.采用肥水一体化系统,轻松完成肥水管理。

4.深沟高墒,墒面覆盖配合阶段式生草,以草代耕实现轻耕耕作。

5.完善田间道路与进出田设计,配套小型运输设备。

(阳光玫瑰2021-2022年轻简栽培研究,2021年3.5厘米修穗,疏果一亩一个工)

文章来源:《农资与市场》

传媒责任编辑:孟莹

声明:本刊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载内容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本刊并提供书面证据,本刊核实后将主动删除内容,不承担其他相关责任。

扫描二维码加入作物大王·新农盟吧~

相关知识

“阳光玫瑰”葡萄品种特性及花果管理关键技术
七叶一枝花林下仿生态栽培关键技术
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应用助力云南低纬高原葡萄产业发展
牡丹花种植管理关键技术点分享
强化葡萄简化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
山楂栽培管理的五大关键技术
葡萄开花结果特性及花果管理技术
葡萄套种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南方葡萄根域限制与避雨栽培关键技术
葡萄设施栽培的环境调控标准和调控技术

网址: 刘凤弼:云南葡萄种植中的痛点及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707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土壤管理与葡萄品质调控.docx
下一篇: 【赣南种植】最新葡萄12月管理来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