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生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课件 26 月季白粉病黑斑病和叶螨防治.pptx

生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课件 26 月季白粉病黑斑病和叶螨防治.pptx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1-15 15:33

文档简介

月季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生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1.月季白粉病识别与防治为害月季、蔷薇等花卉的叶、花梗、花蕾、嫩茎等。严重时全叶均被白色粉末,导致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观赏。危害被白粉覆盖症状1.月季白粉病识别与防治发病初期,叶片表面有白色斑点,上面有一层白色的霉层。之后病斑迅速扩大,覆盖整个叶面,白色霉层上出现黑色的颗粒物。症状1.月季白粉病识别与防治嫩叶:幼叶卷曲,皱缩变厚,反卷,较正常叶片发紫;成熟叶:叶面呈现褪绿黄斑,逐渐扩大终至全叶枯黄脱落;症状1.月季白粉病识别与防治叶柄和嫩梢:病部略膨肿,向下呈弯曲状,节间缩短;花蕾:轻者花姿畸形,重者枯萎,丧失观赏价值。发病规律1.月季白粉病识别与防治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的病芽、病叶或病枝及落叶上越冬。气温20℃左右开始发病,27~30℃时发病最快,受风雨影响传播速度加快。发病规律1.月季白粉病识别与防治6-9月发病盛期栽植地光照弱、通风不良、湿度大时发病也较为严重防治方法1.月季白粉病识别与防治①加强月季的栽培管理,注意月季的通风透光,休眠期修剪病枯枝,集中销毁。防治方法1.月季白粉病识别与防治②修剪后喷施2~3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消灭残留的越冬菌源,防止病菌继续侵染。防治方法1.月季白粉病识别与防治③发病期,喷施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液(灭病威)300倍液,连用2~3次,每次间隔7~10d。2.月季黑斑病识别与防治为害叶片,受害植株病部坏死,叶片枯黄,造成早期落叶,影响花卉生长和观赏。危害2.月季黑斑病识别与防治发病初期可见褐色放射状病斑,边缘不明显,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紫褐色或黑褐色,边缘明显,得病部分坏死,上生黑色小点。发病严重植株,下部叶片枯黄,导致早期落叶,影响生长。症状2.月季黑斑病识别与防治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的形态在病枝或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在22~25℃的条件下孢子萌发侵入健康植株。发病规律2.月季黑斑病识别与防治发病规律5-6月开始发病多雨、多雾、多露、雨后闷热、通风透气不良等高湿度的条件有利于黑斑病的发生8-9月发病盛期2.月季黑斑病识别与防治①选用抗病种进行栽培。防治方法②浇水时勿将泥土飞溅在叶片上,秋后彻底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2.月季黑斑病识别与防治③早春发芽前,喷3~4波美度石硫合剂。6~8月每隔10~14天喷1次,75%百菌清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共喷6~7次,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方法3.月季叶螨识别与防治叶螨也被称为红蜘蛛,主要害虫类型包括朱砂叶螨、比哈小爪螨、史氏始叶螨等,体型虽小,但破坏性巨大,通过吸食叶片内的汁液生存。危害3.月季叶螨识别与防治叶螨身体长度在1mm以内,肉眼通常难以发现,当叶螨大量聚集成片时才可明显观察到其为害症状。识别特征1mm体型虽小,但破坏性巨大,通过吸食叶片内的汁液生存,部分月季的幼嫩芽也会受到害虫为害。3.月季叶螨识别与防治识别特征叶片受其刺吸危害,呈现密集的苍白小斑点,并随着危害加重发生黄叶、焦叶、叶片穿孔、甚至可导致早期大量落叶。3.月季叶螨识别与防治识别特征繁殖能力强123456.......10代以上/年发病规律5~7d便可完成1代繁殖3.月季叶螨识别与防治进入冬季后会潜藏于土壤内越冬,待第二年春季继续侵染。叶螨属高温活动型,气温越高,危害越重。3.月季叶螨识别与防治发病规律危害加剧①应严格把控栽植密度,月季花后应及时修剪。3.月季叶螨识别与防治防治方法②秋冬季节结合清园喷施石硫合剂500倍液,消灭虫源。③发生叶螨后可利用其怕

相关知识

生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课件 26 月季白粉病黑斑病和叶螨防治.pptx
植物医生:月季白粉病、黑斑病、红蜘蛛等病虫害防治!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培训课件
月季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月季花病虫害防治全攻略,月季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图片
月季病虫害(月季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图册)
月季病虫害(月季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图册)
防治月季黑斑病与白粉病的经验之谈
常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方法课件.pptx
生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网址: 生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课件 26 月季白粉病黑斑病和叶螨防治.pptx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7040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暑期三下乡│“强国行”科技翅膀飞
下一篇: 怎么识别红玫瑰蜘蛛啊?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