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华佗医学智慧潮涌黄浦江畔

华佗医学智慧潮涌黄浦江畔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1-11 05:32

  11月1日,上海陆家嘴华安证券徽客厅内,一场以“守正创新,继往开来;凝心聚力,薪火相传”为主题的中医药行业盛会如期举行。首届华佗浦江论坛——长三角青年中医临床实战大会的举办,不仅搭建了长三角中医药协同发展的高端平台,更让来自华佗故里亳州的千年中医药文化与现代产业实力,成为全场聚焦的核心亮点。作为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亳州以论坛为窗,全方位展现了从“药材之乡”到“产业高地”的转型蝶变,为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亳州动能”。

  华佗浦江论坛揭牌仪式现场。

  实力彰显让亳州名片“亮”相论坛

  “这场论坛是金融服务与中医药发展的一次深度融合,更是长三角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论坛发起人、华安证券徽客厅协调人蔡荣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亳州作为安徽中医药产业的龙头城市,其发展经验与产业优势,对推动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此次论坛特意设置“亳州华佗薪火传承”主旨演讲环节,并邀请亳州市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专题推介,正是希望让这座千年药都的发展智慧辐射长三角。

  蔡荣荣介绍,华安证券徽客厅作为皖企在沪的“共享驿站”,始终致力于推动安徽优质资源与长三角市场对接。亳州中医药产业规模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样的“硬核实力”正是长三角中医药协同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支撑。“我们希望以论坛为纽带,让亳州的道地药材、龙头企业、临床经验与上海的科研力量、人才资源、市场渠道实现深度融合,进而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在他看来,亳州的参与不仅丰富了论坛的内容,更让长三角中医药发展有了坚实的产业根基。

  活动现场,亳州元素随处可见:济人药业作为“上海青年中医传统炮制技术实训基地”代表发言,分享亳州药企在传承炮制技艺、创新研发方面的实践;安徽省名中医李献华发表《华佗医派研究和活态传承现状》专题报告,深入解读亳州作为华佗故里的文化基因;而亳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景义的专题推介,更是用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全面展现了亳州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全貌,引发全场热烈反响。来自亳州的中医药传承经验与临床实践,成为青年医师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守正创新让千年药都“潮”涌东方

  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发明家、养生家、药物学家,精通内、妇、儿科及针灸疗法,更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后世称其“外科鼻祖”,为我国医学发展作出很大贡献。亳州作为华佗故里,不仅是其医派思想的“发源地”,千余年后的今天,华佗的医学精神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建立了集种植、加工制造、贸易流通、科研、中医药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从华佗开辟第一片药圃,到如今成为全国中医药产业的标杆城市,亳州用近2000年的坚守与创新,书写了中医药发展的‘时代答卷’。”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景义表示,此次带着亳州的发展成果走进上海,既是分享经验,更是寻求合作,希望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让亳州中医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亳州目前已形成涵盖种植、制造、贸易、服务的完整中医药产业链,2024年产业规模达2102.6亿元,同比增长11.9%,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在种植端,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20万亩以上,高水平建设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在地扩繁能力3亿多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障;在制造端,现有持证药品生产企业260家,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在贸易端,2024年中医药流通贸易额1553亿元,成为全国中药材流通的“晴雨表”。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李景义表示,亳州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拓展中医药的应用场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在大健康领域,培育超千家养生花茶企业,产量占全国的90%,2024年养生花茶快递量达6.2亿件,稳居全国单品第一,“亳州花茶”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在草本美妆领域,推出了中药原料牙膏、面膜、精油等产品,培育“亳州草本美妆”品牌;在医疗服务领域,率先实现三级中医医院县域全覆盖,建成50个名中医工作室,发布《新华佗夹脊穴》等3项华佗医学研究成果,让千年医脉得以活态传承。

  亳州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省级政策的大力支持。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中药材商贸流通领域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城市、国家数字中医药试点地区,亳州享有多项政策红利。同时,亳州自身不断强化政策保障,加大科研投入,完善服务体系,累计建成示范中医馆31家、中医阁153家,三县一区全部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国家级评审,6个中医重点专科获批国家级中医优势(特色)专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支撑。

  “亳州作为华佗故里,不仅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中医药产业的创新者、推动者。”李景义表示,未来亳州将继续立足自身优势,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让千年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亳州力量”。

  亳州市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作专题推介。

  活态传承让华佗医学“活”在当下

  在这场中医药行业论坛中,关于华佗活态传承的内容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华佗医学不仅开创了外科手术的先河,其‘治未病’理念、五禽戏养生功法以及中药配伍经验,都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第一批中医药创新流派亳州寇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李献华表示,目前,亳州市已通过建立华佗医学研究平台、开展名医工作室传承、推动华佗医学成果转化等多种方式,实现华佗医学的“活态传承”。

  华佗活态传承的核心在于“活”,使文化形式与当代需求适配,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从“博物馆展品”变为可参与、可感知的生活内容。如今经过一代代人的研发传播,华佗医学正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通过多种形式活态传承,为“养生亳州”提供支撑。

  在诸多传承形式中,华佗五禽戏最为人熟知。这套由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创编的养生功法,至今已流传1800多年,开创了体育医疗的先河。作为“中国五禽戏之乡”和“国际健身气功五禽戏之都”,亳州在五禽戏的传承与发展中地位显著。目前,五禽戏已被列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入选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资源库,影响力持续扩大。

  此外,以华佗医学为基础发展的中医诊疗技术,如铜火罐诊疗法、华佗夹脊穴、膏方、药膳等,也让传统医学智慧在当代医疗养生中持续发挥作用。李献华特别提到,亳州的药膳文化日益兴盛,芍花鸡、华佗十全汤、华祖焖鸭等已达200多种,成为游客必体验的项目。亳州还牵头制定了药膳制作师国家职业标准,该标准于2025年3月由人社部正式发布,推动全国药膳行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华佗夹脊穴作为亳州中医药文化与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医经络学说与外治疗法相结合的经典代表。而在文学方面,华佗医学也影响了后世的中医诗歌创作。李献华举例指出,华佗弟子吴普所著《吴普本草》虽原书已佚,但其内容散见于《本草纲目》等后世医籍,可能被后人引申为“药文化及药性诗歌”的源头。

  论坛现场,一首由亳州词作家毛新安根据华佗历史创作的歌曲《悬壶济世》,以“一只铜铃在郎中手里摇摇呀摇,一串膏药在太极图上飘飘呀飘……”的生动歌词,将气氛推向高潮,成为华佗文化在当代艺术中鲜活传承的生动注脚。

  通过系统性的活态传承,华佗医学正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持续焕发着新的生命力。(记者 赵琳琳 李锦文 文/图)

相关知识

华佗医学智慧潮涌黄浦江畔
华佗
紫薇(附:华佗)
华佗牡丹园唱响“花为媒”
虚幻的华佗——论中医外科手术之麻沸散
曼陀罗花开,漫思中华外科鼻祖华佗先师
多彩“民族之花”绽放黄浦江畔
华佗与芍药
世界大事记之公元3世纪初华佗发明麻醉剂用于外科手术
华佗夫人发现白芍

网址: 华佗医学智慧潮涌黄浦江畔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6674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抗疫类药品原材料暴涨,有的供应链
下一篇: 中药材价格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