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学者提出一种微藻与浮萍协同处理的新模式

学者提出一种微藻与浮萍协同处理的新模式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1-06 22:08

学者提出一种微藻与浮萍协同处理的新模式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农业资源利用技术中心团队提出了一种微藻与浮萍协同处理的新模式(M-DBP),为废水净化、生物质回收及碳捕获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发表于《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扩张,大量养殖废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虽然有效,但能耗高、成本高,难以实现废弃资源的高效再利用。利用微藻和浮萍的协同作用实现高效的养殖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研究团队供图 该研究采用小球藻与浮萍组合系统,在15天处理周期内实现了91.25%的硝态氮、98.90%的铵态氮、100%的总磷和95%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系统。此外,协同系统的生物质产量达到微藻6.67克每升和浮萍90克/平方米,远超单一系统。同时,每天固定二氧化碳高达1.65克每升,实现了卓越的碳捕获能力。 研究发现,藻萍协同系统不仅在养殖废水处理方面表现出色,其产生的......阅读全文

微囊藻毒素检测的高效样品处理

本文采用美国horizon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与DryVap定量浓缩系统、Labtech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水中的痕量微囊藻毒素,回收率可达97%以上,RSD仅为1.05%。其特有的盘式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具有截面积大、不易堵塞、高流速、处理时间短等特点,可直接处理含大颗粒物的脏污样品,每次处理样

微藻培养生物反应器

根据微藻自身的营养特点,可通过光能自养和化能异养两种方式来培养微藻。微藻培养用生物反应器一般可分为: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和敞开式光生物反应器。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比敞开式培养系统有以下优点:①培养密度高,收获效率也显著提高;②培养条件易于控制,易于实现高密度培养,对代谢产物积累有利;③无污染,可实现

微囊藻毒素是什么?有没有毒?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环状七肽化合物,为分布最广泛的肝毒素。主要由淡水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生  。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它能够强烈抑制蛋白磷酸酶的活性,还是强烈的肝脏肿瘤促进剂。中国生活饮用水标准限制饮用水中该毒素含量为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分析方法对比

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在于检测原理、前处理阶段的复杂程度及检测结果的表现形式。最终选择哪种检测方法取决于方法的便利程度、技术的可靠性与所需结果的表现形式。然而,可选择性和灵敏度是衡量检测方法最重要的标准。表给出了几种生物测试法和物理化学方法在选择性和灵敏度方面的比较。我国自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水中

微囊藻毒素的化学性质

MC具有水溶性和耐热性,加热煮沸都不能将毒素破坏;自来水处理工艺的混凝沉淀、过滤、加氯、氧化、活性炭吸附等也不能将其完全去除。MC易溶于水,甲醇或丙酮,不挥发,抗pH变化。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自然降解过程十分缓慢。MC在去离子水中可保持稳定状态长达27d,在灭菌的河水中可保持稳定12d,而在普通河水中

已经存在的微藻生物质转化技术

已经存在的微藻生物质转化技术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类:1)不通过提取工艺,直接将微藻转化为可再生燃料。2)加工处理全部微藻生物质转化为燃料。3)加工微藻提取物(如脂质、碳水化合物)生产燃料。

浮萍的形态特征

  飘浮植物。叶状体对称,表面绿色,背面浅黄色或绿白色或常为紫色,近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长1.5-5毫米,宽2-3毫米,上面稍凸起或沿中线隆起,脉3,不明显,背面垂生丝状根1条,根白色,长3-4厘米,根冠钝头,根鞘无翅。  叶状体背面一侧具囊,新叶状体于囊内形成浮出,以极短的细柄与母体

浮萍属的介绍

  浮萍属(学名:Lemna L.)指的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目,浮萍科的一属。约15种,分布于全球,中国有浮萍L. minor L. 等2种,产于全国。浮水小植物,常见于水田或水塘中;叶状体扁平,两面绿色,具1-5脉,两侧具囊,囊内生营养芽和花;有根1条;花单性,雌雄同株,佛焰苞膜质,

浮萍属的概述

  浮萍属(学名:Lemna L.)指的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目,浮萍科的一属。约15种,分布于全球,中国有浮萍L. minor L. 等2种,产于全国。浮水小植物,常见于水田或水塘中;叶状体扁平,两面绿色,具1-5脉,两侧具囊,囊内生营养芽和花;有根1条;花单性,雌雄同株,佛焰苞膜质,

浮萍有哪些功效

  浮萍有疏风散热(疏散外感风热邪气)、利尿、透疹、解毒的功效。  浮萍具有味辛、性寒的特性,主归肺经。浮萍具有疏风散热的功效,能够发散解表,对治疗风热感冒有一定的疗效。还能够通调水道,可以治疗水道不畅、小便不利(小便不顺畅),因此具有一定的利尿效果。还可以治疗斑疹透发不畅和风热隐疹等。  浮萍对治

浮萍属的简介

  浮萍属(学名:Lemna L.)指的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目,浮萍科的一属。约15种,分布于全球,中国有浮萍L. minor L. 等2种,产于全国。浮水小植物,常见于水田或水塘中;叶状体扁平,两面绿色,具1-5脉,两侧具囊,囊内生营养芽和花;有根1条;花单性,雌雄同株,佛焰苞膜质,

浮萍的繁殖栽培

  浮萍悬浮或飘浮水面,浮萍叶柔软,与芜萍、紫背浮萍俗称三星萍;浮萍供草鱼6厘米至10厘米苗食用较佳;浮萍不耐高温,夏末高温会晒死、发白。  池塘选择  培植浮萍的池塘应选择在避风,静水环境,交通便利,周围石砌,有上落台阶,面积2.5-3.5亩,塘底淤泥厚20-25厘米左右,水深1.0-1.5米,且

“浮萍研究与开发创新联盟”在江南大学成立

近日,“浮萍研究与开发创新联盟”在江南大学成立。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26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浮萍资源开发与利用展开了深入研讨。浮萍作为一种光合作用三要素物理距离最短的植物,其生长速率是微藻的3倍、玉米的30多倍,被

微藻提取物的转化化学催化介绍

酸和基础的化学催化剂可以分为Bronsted 和Lewis 两类,Lewis 酸性催化剂,如AlCl3 和ZnCl3,可高效将三酰甘油转化为脂肪酸甲酯。其它有效的化学催化剂还有ATixMO,HTiNbO3,TiVO4 等。化学催化剂面临的问题是寻找与现有催化剂催化活性一样,但所需反应温度低的催化剂。

国内首套矿山微藻固碳系统开工

6月3日,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该集团新能源院负责研发的国内首套矿山微藻生态固碳系统日前在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中部的宝日希勒露天矿正式开工建设。我国部分矿山位于寒冷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不易保持。微藻作为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物种,其固碳效率一般是陆生植物的10到50倍

微藻混合培养机制新突破有助水质净化

利用城市污水培养能源微藻可以实现水质净化和生物质生产的耦合,备受关注。生物质生产效率较低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混合培养是提高微藻生物质产率的一种潜在方法。北京大学工学院陈峰课题组关于小球藻混合培养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Scientific Reports》10月7日在线刊登了他们的

水生所微藻脂质代谢研究获进展

  三酰基甘油酯(triacylglycerol,TAG)是光合单细胞生物——微藻的主要储存能量物质,是制备微藻生物柴油的原料,在人类健康及动物饲料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微藻三酰基甘油酯的合成机理,对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油脂产量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

微囊藻毒素的LCMS/MS测定

水体中微囊藻毒(MCs)的检测方法已相对较完善,但鱼类等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限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报道了同时对鱼体中MC-RR、YR、LR、LW、LF进行定量分析的LC–MS/MS法,该方法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对样品的纯化步骤要求不高,能够在混合物中同时实现多种藻类毒素的分离和鉴定。

科学家发现新型微藻-可引发致命感染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具有致命危险的微藻类Prototheca cutis。槙村浩一提供的照片,显示了由微藻类感染引起的组织损伤。  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微藻类新品种,可能会使人感染,危及生命。  这种名叫Prototheca cutis的新水藻是科学家对一名日本患者的皮肤样本进行分析后

微藻病虫害防治研究获新进展

  小球藻生长速度快、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色素、油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化妆品和饲料领域。近年来,小球藻在生物能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小球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经常发生生物污染,其中以食藻性浮游动物的危害最为严重,成为制约小球藻产业健康发展

微藻机器人可将药物直送至肺部病灶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基于绿色微藻的生物混合微型机器人,可直接将化疗药物输送到肺部,从而增强治疗肺转移肿瘤的效果。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微藻机器人可以在体内游动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肿瘤转移到肺部,对癌症治疗而言是个巨大挑战。因为常规化疗方法无法直接靶向肺部,且药

微藻机器人可将药物直送至肺部病灶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基于绿色微藻的生物混合微型机器人,可直接将化疗药物输送到肺部,从而增强治疗肺转移肿瘤的效果。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  肿瘤转移到肺部,对癌症治疗而言是个巨大挑战。因为常规化疗方法无法直接靶向肺部,且药物浓度也不足以杀死肿瘤,经常功亏一篑。 

青岛能源所提出利用丝状微藻产油新思路

  利用能源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其核心在于大规模、高效、低成本培养微藻以获得大量的生物质。目前,研究产油藻主要集中在单细胞微藻为主,在室外规模培养时,由于敌害生物(主要是原生动物)对这些尺寸细小(通常直径在1-10微米)的单细胞微藻的摄食常导致培养失败,并且单细胞微藻的采收困难且成本较高。因此,获得高

臭氧灭活水中铜绿微囊藻影响因素研究

为研究臭氧在水体中杀灭铜绿微囊藻的效果,利用中性红染色法探讨了不同因素(臭氧投量、作用时间、pH 值、温度、浑浊度、初始藻细胞密度等)对臭氧灭活铜绿微囊藻效果的 影响。     世界上淡水湖泊藻类水华发生的频率与严重程度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蓝藻是引起藻类水华污染的主要藻类。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

微藻脂质代谢机制有了新进展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孔凡涛副教授受邀在《生物技术的当前观点》发表综述文章,介绍了微藻脂质代谢机制及其提高油脂含量的研究进展。  微藻的光合作用效率高、能合成富含能量的储存脂质(即油脂)、具有大规模种植、不与农作物争夺耕地和淡水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食品及保健品、生物柴油等领域。同时,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

微藻粉喷雾干燥机LPG1000

  微藻粉喷雾干燥机LPG-1000   藻粉是加工微藻系列产品的原料,在微藻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干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试验借助YC—015实验型喷雾干燥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分别确定了小球藻和金藻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由于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粘壁现象

微藻提取物的转化-超临界工艺介绍

超临界工艺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项可以同时实现油脂提取和转化的技术(Demirbas,2007)。使用超临界工艺提取微藻油脂效率要远远高于传统的溶解分离技术,同时也可以高效提取微藻中其他组分。由于超临界液体是有针对性的,因此可实现提取物的高纯度和高浓度。另外,在提取物和剩余物质中,没有有机溶剂污染。提取

微藻脂质代谢机制有了新进展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孔凡涛副教授受邀在《生物技术的当前观点》发表综述文章,介绍了微藻脂质代谢机制及其提高油脂含量的研究进展。微藻的光合作用效率高、能合成富含能量的储存脂质(即油脂)、具有大规模种植、不与农作物争夺耕地和淡水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食品及保健品、生物柴油等领域。同时,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

微藻病虫害防治研究获新进展

  小球藻生长速度快、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色素、油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化妆品和饲料领域。近年来,小球藻在生物能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小球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经常发生生物污染,其中以食藻性浮游动物的危害最为严重,成为制约小球藻产业健康发展

小微藻大能量-西班牙治污水产能源

  奇克拉纳是西班牙南部的一座小镇,位于西班牙著名葡萄酒产地赫雷斯。但吸引记者前来的,并非是当地特产雪利酒,而是全球第三大水处理公司 Aqualia联合欧洲其他5家公司在当地推出的废水培育微藻项目。这个名叫“All—gas”的项目得到了欧盟创新和研发基金的大力资助,去年夏天收获了从污水中培育出的

相关知识

普通浮萍、浮萍、小浮萍、天然绿浮萍,以浮藻为背景或纹理。近景绿叶水生植物在水的背景图片
浮萍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浮萍治理 浮萍一泼灵
水里的浮萍怎么处理(水面浮尘如何清理?)
一种处理沼液的菌藻共生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中国科学报】微藻:单细胞植物的大学问
鱼缸浮萍过多怎么处理(鱼缸有浮萍水质会改善)
浮萍一泼灵专治河道坑塘水面浮萍治理改善水质速净 抑藻素
国内首个生物质电厂原始烟气微藻固碳示范工程项目落地应用
一种节能环保用河面浮萍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浮萍】

网址: 学者提出一种微藻与浮萍协同处理的新模式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6048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郑州西流湖污染严重漂满浮萍 一夜
下一篇: 斗门区市政管理所开展水浮莲专项清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