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临沂|沂蒙乡村振兴路:青年人才的“诗与远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宗兆洋 李其峰
5月15日,2025 年临沂人才创新发展大会盛大启幕,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精英、行业翘楚齐聚一堂,共商人才发展大计,共谋城市创新未来。
在这场人才的盛宴中,乡村振兴的篇章格外引人瞩目。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临沂曾孕育出军民情深的沂蒙精神。如今,这片红色土地正上演着新时代的“归雁传奇”:从返乡大学生将韭菜种成“网红农产品”,到“新农人” 在智能温室里攻克兰花育苗技术,再到青年企业家建成全球最大红掌生产基地……
以乡情为纽带、以平台为支撑、以机制为保障,临沂吸引数万名“归巢青年”扎根乡土,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书写着属于青年人才的时代传奇。
青春“归雁”激活乡村动能
在沂南县苏村镇贾家庄村的千亩韭菜地里,返乡大学生贾科豪正指挥工人将数千斤新鲜韭菜装车发往青岛。“货车直接开到地头,订单全来自电商平台!”这位“韭菜经理人”的创业故事,折射出新时代青年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的生动图景。
2014年大学毕业后,贾科豪曾在外闯荡拼搏了一段时间,但心中对家乡的眷恋与对乡村发展的责任感,促使他毅然回到家乡,投身于韭菜种植事业。除了传统的市场销售渠道,他还敏锐地抓住电子商务的发展机遇,通过电商平台积极联系订单,让贾家庄的韭菜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宝贵机会。
像贾科豪这样的青年人才不在少数。在兰陵农业公园的智能温室内,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刘雁滨带领团队攻克兰花育苗难题;在费县万亩鲜花基地,市级好青年范天擎建成全球最大红掌生产基地;大仲村镇“90后”卓自田盘活47间闲置宅基地,打造非遗乐园带动连片振兴……这些青年才俊的选择,印证着临沂乡村的强劲磁力。
近年来,临沂市以“四雁工程”为抓手,着力健全完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实施“归雁工程”作为招引青年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和重要抓手,建立市县两级临沂籍人才、大学生等青年归雁人才信息库,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拜访临沂在外人才,召开“归雁工程”座谈会、在外人才联谊会等,大力宣传支持青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同时,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围绕乡村发展需求,全面征集乡村招募合伙人需求项目,吸引各类人才通过技术入股、创意合伙、创办企业等方式开展合伙合作。通过加强对接交流、举办特色招聘活动、实施“三支一扶”基层就业项目等,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引导青年人才返乡回乡入乡。
“乡愁不是回不去的远方,而是看得见的未来。”随着临沂市“四雁工程”深入推进,越来越多青年像贾科豪一样,带着技术、创意和热情返乡创业。
2023年以来,临沂市围绕青年需求期盼,通过聚集金融、产业、培训等要素,大力扶持青年创业,赋能好青年成长发展,近三年累计引进青年人才18.9万人,为好青年发放金融信贷9.8亿元,扶持好青年创办农民合作社386家,家庭农场274家,还催生“农产品网红”“乡村规划师”等新职业群体。
全链条培育乡村人才生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希望在青年。要吸引青年人才回到乡村、留在乡村,离不开高位推动与政策扶持。
近年来,临沂大力实施乡村人才“赋能工程”,印发强化青年人才支撑助力沂蒙乡村振兴的14条政策措施、沂蒙青雁乡村好青年赋能行动和青年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工作方案、实施“三青”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构建党委领导、部门支持、县区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推进机制,让好青年更加便捷高效感受到乡村振兴“政策红利”。
一方面,拓宽引育渠道,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严格选树标准,规范程序步骤,确保选出品德好、能力强、作风硬的乡村好青年,深化“青鸟计划 聚沂蒙”行动,对接近百支高校实践团队、万余名大学生“返家乡”“三下乡”,吸引更多青年走进乡村、服务乡村。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镇街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注重吸纳在产业发展、增收致富、乡村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好青年入党,已累计推荐2223名好青年入党、1219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410名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12名担任镇街青工委副主任、团委副书记,有力地发挥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作用。
除此以外,临沂市优化支撑体系,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实施沂蒙青雁乡村好青年赋能行动,通过金融支持、帮扶服务、技术指导、项目合作、技能培训等,由“单一化扶持”变“全链条服务”,助力好青年成长发展。
目前累计发放鲁青惠企贷、鲁青农担贷、乡村好青年贷、青春创业贷5亿元;举办各类培训班、创业沙龙、公益讲堂等500余场次;评定新型职业农民2763人,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培育高素质农民3.6万人,培养乡村人才30.4万人;常态化开展“沂蒙好农品 乡村好青年”宣传推介,通过参加各类展销洽谈会,不断提升乡村好青年产品知名度、美誉度。
乡村振兴,既要“引凤还巢”,更需“筑巢固本”。下一步,临沂将继续以“四雁工程”为引领,让更多优秀青年扎根沂蒙田野乡土间,书写奋斗故事,实现青春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数字时代的新乡村叙事
站在沂蒙山巅俯瞰,智能化大棚与传统村落交相辉映,返乡青年与本土人才携手前行。这场始于情怀、成于创新的时代叙事,正在沂蒙大地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山东丽果丽乡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翟传龙是其中之一。他创办精品水果连锁店,累计带动2000余名社区团购团长增收致富,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榴莲单品生产厂,吸纳周边400余名群众就业,累计销售家乡水果超5000吨。
在兰陵县,以“苍山大蒜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为引领,重点从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特色品质、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健全支撑服务体系建设4个方面入手,对苍山大蒜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保护,助力苍山大蒜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同时建设300亩的“苍山大蒜”标准化核心种植示范片,辐射带动周边1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建设;从种植技术、深加工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组织培训超过1000人次,使得“苍山大蒜”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有了整体的提升。
朱胜萱带领着她创建的乡伴青年团队打造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斩获德国红点奖,在山东省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评选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乡村振兴不是单向的人才输入,而是通过营造“引得回的乡愁、留得下的舞台、长得大的生态”,实现人才与乡村的双向成就。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上,越来越多青年正以创新基因重绘乡村图景,让离开与归来的叙事,升华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壮丽诗篇。
相关知识
乡村生态振兴丨临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连片推动沂蒙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看沂蒙
乡村产业兴 共富路更宽
山东临沭:“沂蒙好栗”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花园乡村 交通串联 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揭秘!临沂海棠花如何重构乡村振兴的新机遇!
蒙山沂水向振兴
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宣威市:田园综合体 书写乡村振兴的诗与远方
青岛市崂山区举办乡村振兴青年大讲堂
网址: 此心安处是临沂|沂蒙乡村振兴路:青年人才的“诗与远方”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54346.html
| 上一篇: 沂水县农业农村局对《关于扶持本地 |
下一篇: 媒体解读:实施“四大行动” 打造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