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杨振宁:清华大学缅怀室外的最后48小时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外,连日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熊晓雨 摄
四川在线记者 熊晓雨 发自北京清华园 视频剪辑 肖皓月 王帅 陈雪莲海报 张丽娟
深秋清华园,银杏叶由绿转黄。高等研究院新设的缅怀室外,静默的队伍从清晨排到深夜,只为向一位刚刚远行的世纪老人做最后的告别。
2025年10月18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他生前说:“我的一生可以算作一个圆,从一个地方开始,走了很远的地方,现在又回来了。”如今,这个跨越东西方、绵延一个世纪的圆,在生命起点处缓缓合拢。
清华大学缅怀室开放的最后48小时,人流不断汇入这片安静的角落。一位前来缅怀的北京青年教师向四川在线记者如此形容那些紧握的鲜花、深深的鞠躬与凝望的瞬间——“这是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致意。”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
鲜花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缅怀室外,大大小小的鲜花沿走廊、阶梯铺满一地。自10月18日缅怀室设立以来,从各地涌来的花束,渐渐填满了这座杨振宁先生生前工作的小楼。

缅怀室外廊道摆满鲜花。 熊晓雨摄

连续几日都有外卖员前来送花。 熊晓雨 摄
10月24日下午,外卖员张师傅送来当天接单的第二束鲜花。两位订花人都嘱咐他,一定要“双手、稳稳地将花献上”。他感到震撼,“一开始被地上(花的)阵仗惊到了。我以前真的不了解杨振宁,今天之后,我记住了,他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清华大学也为每一位悼念者准备了鲜花。人们取花、步入缅怀室,然后献花、鞠躬。

社会各界人士为杨振宁献上鲜花。 熊晓雨 摄
满室黄白菊花中央,是杨振宁的遗像。黑色挽幛上写着:“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墙面的展板陈列着他一生的影像。一位校友向记者回忆:“八十多岁的杨老曾为我们全程站着讲《普通物理》。他喜欢用‘美’来形容物理。愿他感受到,我们正以一场美的告别,送他远行。”
一头白发的刘建军在素黑着装的人群中格外打眼。作为原清华大学工作人员,她在缅怀室开放的倒数第二天匆匆赶来,这是她时隔20年再次回到清华园。记者在不远处看着,她仔细整理衣襟,抚平褶皱,才郑重步入楼内。在高等研究院门口,她静静站立了两分多钟。
仪式简短。走出廊道,刘建军就哭了。
她细细看过每一束花。走过那些深浅不一的黄白花瓣时,她一再忍住泪水。花丛中的卡片,署名各异:有杨振宁的学生、清华师生、来自昆明和重庆的中学师生,甚至有远在海外的留学生。许多留言将杨振宁比作星辰。刘建军说,“虽然我们和杨老从未谋面,可他是一种永远不会消失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天上,他也会像星星一样,照亮我。”

直至深夜,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门外,仍有不少人士赶来吊唁。熊晓雨 摄
晨昏
缅怀室开放至10月24日晚9点。最后48小时,高等研究院门前的队伍里,在一众西装和行政夹克间,多了很多佝偻的背影和稚气的脸庞。
老人们多在清晨前来。他们得知消息晚,在最后两天才匆匆赶来。有人特意在羽绒服里套上旧工作服——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是同一时代的纪念,也是告别。
84岁的郭先生独自前来。这位定居北京多年的山东老人,预约了三天才成功。他听力不好,不大能听清记者的提问,回答所有问题都重复着几个词:“他很好”“舍不得”“中国人的榜样”。缅怀仪式结束,记者问他还要不要逛清华园,他摇摇头,“就回家了,我只是专程来送送他。”
暮色渐沉,中小学生们穿着各色校服随父母而来。清华大学校友罗女士带着小学四年级的女儿走出大楼,仍在讲解杨老的生平。“杨老曾说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她对孩子说,“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我们都流着中国人的血,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缅怀仪式结束后,前来缅怀的人士可取走一份杨老生平简介。 熊晓雨 摄
归根
莎士比亚将人生比作七幕戏。2002年,即将回到清华园的杨振宁引用此言,并解释道:“我一生走了一个大圈。那么我的最后事业也将是我一生中特别有意义的一幕。”次年,81岁的他定居清华,将新居题为“归根居”,并赋诗:“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从清华园出发,历经西南联大、普林斯顿、诺贝尔奖台,最终回归故土。这个圆,他画了整整一百零三年,始终与时代命运相连。他捐献百万美元,引进姚期智院士,将创办高等研究院视为此生最后一件大事。
杨振宁逝世后,清华大学的网站首页换成黑色,其照片置于顶端,旁边的白字写着——“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1922—2025”。
连续7日,前来送别的清华人很多。曾服务他后勤的马女士是23日晚最后离开缅怀室的人。“杨老在生活上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长久的沉默后,她哽咽着说,“很舍不得,希望大家记得,他是很好的人。”
抛开所有光环,清华人也想让大家记住,杨振宁也是“一位普通的清华园里长大的孩子”。
10月24日晚9点07分,高等研究院一层,通向缅怀室的木门缓缓合拢。夜色渐深,但高等研究院的灯光依旧温暖明亮。
最后一批离开缅怀室的是几个清华学生。他们推着自行车在高等研究院门口稍作停留,商量着要不要再去找间教室自习。
小楼的灯火,不曾因任何人的离去而黯淡。正如杨振宁曾经说过的那样:“科学之路没有终点,我们都在前人点亮的光中前行。”
门关了,而光,长明。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科学的星空,他已归航——追忆杨振宁先生
送别亲人的最后一程,殡仪鲜花的选择与搭配
最后48小时,收好这份情人节消费数据洞察
最后的告别,凝聚心意,葬礼送花该如何挑选?
黄旭华院士遗体送别仪式现场:队伍绵延不断,点滴皆是思念
琼瑶离世,花葬送别,一个时代的温情告别
主播说联播丨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更硬核的实力,是最好的缅怀
送别琼瑶最后一程,林心如全身黑衣现身告别仪式,神情哀伤
寄托思念与哀思,附近花圈店在哪让你最贴心送别亲友
人死了送什么花:致敬光阴,缅怀逝者,如何挑选有意义的葬礼花卉?
网址: 送别杨振宁:清华大学缅怀室外的最后48小时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54293.html
| 上一篇: 国务院批准沂蒙革命老区享受中部地 |
下一篇: 蚕豆叶的功效与作用点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