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绿野寻踪入花桥 生态建设促振兴

绿野寻踪入花桥 生态建设促振兴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31 17:33

  8月12日,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鸠兹湾及东草湖湿地公园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生物多样性调研圆满结束。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新农人代表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湿地公园建设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重要意义。

图片1.png

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与生态并重

  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所在,打破原有地块、沟渠、道路之间的界限,实现“小块”变“大块”“零散”变“集中”,既提高了耕作效率,又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花桥镇鸠兹湾是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地,当地去年不仅建成了占地上百亩的巨幅稻田画,更是采用了太阳能智能灌溉系统对稻田进行保驾护航,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具有丰厚的经验。

  实践团师生们深入花桥镇鸠兹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与当地农业技术指导人员和农民进行了沟通交流。据了解,花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建设中,农田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灌溉效率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大幅提高。此外,调研团队重点关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生态环保效益,调研发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建设的生态沟渠和生态道路,极大地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在确保高标准农田作物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持。

图片2.png

湿地公园打造——保护与发展同行

  另一边,生物多样性调研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东草湖原系水阳江支流裘公河长年冲积形成的一片滩涂湿地,这一带江河纵横,湖泊库塘星罗棋布,水草肥美,良好的生态引来很多动物们来此栖息生活。2017年,东草湖湿地迎来了由安徽省林业局组织的湿地保护专家组的考察与论证,成功获批为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单位,东草湖省级湿地公园的建设由此拉开序幕。2022年底,东草湖湿地公园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省级东草湖湿地公园目前总面积为210.6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90.92公顷,湿地率达90.64%。

  根据实地调查,东草湖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植物约86科209属350种,按不同生态类型划分湿地公园内水生植物有挺水植物7种,浮叶植物5种,湿沼生植物19种,沉水植物4种,耐湿植物9种。鸟类约17目44科120种,鱼类约6目12科43种,两栖类约1目4科5种,爬行类约3目8科11种,兽类约6目8科14种,底栖动物约3门3纲38种。

  通过初步分析,团队发现,花桥镇通过一系列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使得东草湖省级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水质达到三类及以上标准。一个集湿地保护与修复、开发与利用为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初步建成,不仅在湿地保护、合理利用,功能展示及科普宣教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乡村振兴中蓄势赋能,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图片3.png

传承生态精神——理论与实际结合

  此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湿地公园建设,还通过与农户、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学习到了先进的经验、优良的作风和优秀的思想,成员们都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对青年人才的迫切需求。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自身对农业发展和湿地建设方面的认识,也很好地印证了自身所学内容,将生态与环境相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促进了自身的学业发展,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讯员 戴祖昶 袁嘉敏)

相关知识

十一团花桥镇三连:黄瓜采收正当时 富民产业促振兴
科技促振兴 绿野绘新景
中方县花桥镇:“兰花经济”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广东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绿野寻踪 自然课堂”研学活动
中方县花桥镇冬忙漫山“黄金果” 抢“鲜”丰收促振兴
“柚”香“柚”甜!怀化:漫山“黄金果”丰收促振兴
湾沚区花桥镇:“农文旅融合”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石桥镇以梨为“媒”促振兴
绿野
花桥镇乡贤讲堂举行开年第一讲

网址: 绿野寻踪入花桥 生态建设促振兴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5204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人与鸟儿共享的
下一篇: 全国生态日|一组今昔对比图,带你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