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水罐子病:葡萄生理性的不良反应。
该病是因树体内营养物质不足所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结果量过多,摘心过重,有效叶面积小,肥料不足,树势衰弱时发病就重;地势低洼,土壤粘重,透气性较差的园片发病较重;氮肥使用过多,缺少磷钾肥时发病较重;成熟时土壤湿度大,诱发营养生长过旺,新梢萌发量多,引起养分竞争,发病就重;夜温高,特别是高温后遇大雨时发病重。
一般表现在树势弱、摘心重、负载量过多、肥料不足或有效叶面积小时。在留一次果数量较多,又留用较多的二次果时,尤其是土壤瘠薄又发生干旱时发病严重; 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易积水处发病重;在果实成熟期高温后遇雨,田间湿度大、温度高,影响养分的转化,发病也重。总之,此病是由诸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透翅蛾:以幼虫蛀食枝蔓髓部,使受害部位肿大,叶片变黄脱落,枝蔓容易折断枯死,影响当年产量及树势。
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葡萄枝蔓中越冬。
习性:成虫白天隐蔽、夜间活动,并有趋光性;卵产于新稍叶腋芽芽眼处;初孵幼虫从新稍叶病基部蛀入嫩茎内,在蛀口附近常堆有大量虫粪,受害枝蔓节间肿大,上部叶片枯黄。
初龄幼虫蛀入嫩稍,使嫩稍枯死。老熟幼虫转到较为粗大的枝蔓中危害,枝蔓易折断,其上部叶变黄枯萎,果实脱落。
绿盲蝽以成、若虫刺吸危害幼芽、嫩叶、花蕾和幼果,刺的过程分泌毒质,造成危害部位畸形生长。
习性:清晨和夜晚迁飞到芽、嫩叶及幼果上刺吸汁液,白天潜伏、有趋光性。产卵一般具有趋嫩性,但越冬卵大多产于枯枝、干草等处。
每年发生四五代、春季在葡萄上危害,后转向杂草和其它作物上。以卵在附近植物上和葡萄枝蔓上越冬。
防治时期:现蕾期。
红蜘蛛防治时期:萌芽至展叶期
受害后表面呈铁锈色斑块,表面粗糙。
金龟子:危害时间一直从萌芽到果实成熟
幼虫或成虫在土壤中越冬。幼虫可危害葡萄根系,成虫危害叶片、花序和果实。
叶蝉:在葡萄叶背刺吸叶片出现白色小斑,造成落叶。果实干瘪排泄物污染果实。
蓟马:若虫和成虫锉吸幼果、嫩叶和新稍表皮的细胞汁液。
幼果被害当天不变色,第二天失水干缩,形成小黑板,可引起裂果。
东方盔蚧:以若虫、成虫危害果实形成霉烟状污斑
葡萄粉蚧:成虫和若虫刺吸葡萄的根、叶柄、穗轴、果梗、果蒂等,被害部分形成粘性物质,形成污斑。
葡萄天蛾:幼虫危害葡萄叶片,夜间取食量很大,对叶片影响极大。
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
1、葡萄灰霉病:引起花穗和果实腐烂。
灰霉病为低温高湿病害,葡萄花期,气温不太高,若遇连阴雨,空气湿度大常造成花穗腐烂脱落;另一个易发病期是果实成熟期,与果实糖分转化、水分增高、抗性降低有关。
40%嘧霉胺SC、255g/L异菌脲SC
2、葡萄黑痘病:
为害部位: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位,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稍和卷须等。
多雨高湿易发病。
偏施氮肥、土质黏重、湿度大、透风透光差的果园均发病较重。
主要防治时期:现蕾期、谢花后。
70%甲基硫菌灵、250g/L嘧菌酯、
3、葡萄霜霉病:属低等真菌侵染,主要危害叶片。
气候条件对发病和流行影响很大,冷凉潮湿的气候有利发病,发病最适温度为20-30度(适温高湿病害)。花前花后和果实成熟期易导致该病的流行。
防治时期:现蕾期、果实生长期、果实成熟期遇阴雨天气。
新意、70%甲基硫菌灵、50%烯酰吗啉SC、250g/L嘧菌酯、32.5%苯甲·嘧菌酯SC、90%三乙膦酸铝SP
4、白腐病:病害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20度。病害发生与雨水有密切关系。雨季来的早,病害发生也早,雨季来的迟,病害发生也迟。果园内发生此病后,往往每逢雨后,就会出现一度发病高峰。一般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由于白腐病菌是从伤口侵入的,所以一切造成伤口的病害都有利于发病。如风害、虫害及摘心、疏果等农事操作,均可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特别是风害的影响更大,每次暴风雨后常引起白腐病的盛行。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新稍叶片。
果穗部位与发病也有很大关系,挂果部位离地面越近,通风透光差、湿度大,容易诱发病害。
从接近地面的果穗开始发病。
防治时期:果实生长期。
5%噻霉酮 600倍治疗,32.5%苯甲·嘧菌酯SC
5、炭疽病:主要为害着色或接近成熟的果实
防治时期:果实生长期、果实着色期、果实成熟期。多雨、高温高湿易发生炭疽病,在适宜条件时容易反复发生。炭疽病的发生与日灼有关,日灼的果粒容易感染炭疽病。幼果期开始侵染,出现黑色小点,但不增大。潜伏至果粒着色期开始发病,着色至果实成熟期为发病高峰。炭疽病菌主要在病果、穗轴及一年生的枝蔓上越冬。
药剂:25%咪鲜胺EW 1500倍/使百克铜1000-2000倍。
6、褐斑病:多在近地面的叶片发病,逐渐向上蔓延。管理粗放、肥力不足、枯枝衰弱时发病重。
苯醚、戊唑醇
7、穗轴褐枯病:主要危害巨峰系葡萄。低温多雨天气利于病菌侵染。
主要发生时期是花期前后,开花坐果期。重点防治时期穗轴抽生至果实膨大以前。
苯醚、戊唑醇
8、葡萄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病害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28度,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也能萌发。干旱或闷热多云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干旱或雨后干旱或干湿交替适其流行。)葡萄栽植过密,枝叶过多,通风不良时有利于发病。
苯甲嘧菌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