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创新思维改田地 多措并举增收益
 在高标准农田改造后的衡阳市祁东县白地市镇白地市村。付蛟龙摄
 在高标准农田改造后的衡阳市祁东县白地市镇白地市村。付蛟龙摄项目建成区土地流转率从25%提高到55%以上,粮食生产机械化率提高到75%以上,粮食产量亩均增产100公斤以上……湖南省衡阳市通过大力实施“小田”变“大田”,“荒地”变“良田”,“望天田”变“高产田”,强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大提升了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为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衡阳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国家重要的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承担着扛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如何向土地要粮食,提高耕地的综合效益?2009年,衡阳市开始在衡南县栗江镇顷田村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并于2012年在全市各县市推广,从单纯的田间水渠、机耕道建设,逐步过渡到田间的综合治理与标准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试点效果。
2019年,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衡阳在全市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体规划,积极开展“小田改大田”及土地平整行动,通过消除田间界埂、“小并大、短拼长、陡变平、弯改直”等措施,将原来零星分布、条块分割、高低不平的土地进行归并平整,同时新修机耕道、衬砌灌排渠、修复加固山平塘,对项目区内的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破解了耕地碎片化、机械耕作不便、耕地边界过多、实际利用面积小等问题,把低效的土地资源建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小田”变“大田”,“荒地”变良田,“望天田”变“高产田”,极大提升了土地的综合效益。
衡南县宝盖镇福全村属于丘陵地区,土地零散,田埂多,大田不过一两亩,小的只有三四分,大型机械开不进田里,种田都靠人工,且由于排灌设施落后,农民种粮积极性都不高,2022年这里启动了高标准农田改造,通过平整土地,新修渠道、修建机耕道等措施,过去的“巴掌田”“插花田”变成了“连片田”,不仅原有的耕地面积增加了,产量也得到提升,今年每亩可望新增粮食产能108公斤。
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极大提升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蒋水洋是衡山县长江镇石桥铺社区的种粮大户。2021年,石桥铺社区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启动,改造完成后的“高配”版农田,吸引在外务工多年的蒋水洋回到家乡,成立了衡山敬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水稻种植。“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大型农机有了用武之地,现在种田不仅更轻松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就拿翻耕来说,一台机械一天可以抵得上60个人工,规模化种植还帮我们节约了种田成本。不仅如此,农田的防旱防涝能力也得到大幅提高。”蒋水洋说,尽管去年遭遇旱情,但石桥铺社区的农田灌溉并没有受到影响,粮食喜获丰收。有了高标准农田改造带来的底气,今年蒋水洋将自家的水稻种植面积又扩大了1000亩。
据统计,2019年—2022年,衡阳市共投入28.72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实施,从2019年至今,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79.87万亩,累计覆盖285个乡镇、1468个行政村(社区)。(陆清芳 曹华华 许珂)
(责编:唐李晗、彭应兵)
相关知识
湖南衡阳:柚子花开香 村民剪枝忙
城管局多措并举,集中开展杨絮清理活动
四川昭化:多措并举 撑起古树“保护伞”
安阳:多措并举治理杨絮
花港多措并举提升景区园林景观
多措并举改善高校宿舍供给
陕西宝鸡多措并举护航高考
琐事闲聊丨多措并举治理杨絮
多措并举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多措并举保护古树名木
网址: 湖南衡阳:创新思维改田地 多措并举增收益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46604.html
| 上一篇: 本市十余万亩粮田陆续改菜田 “玉 | 下一篇: 济宁:安平村“改田”记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