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幸福花开移民村

幸福花开移民村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30 02:48

住田村防洪堤一景

时尚的江月亭

淤头村气派的楼房

       上世纪,因为建设新安江水库,一大批来自新安江等地的农民从原居住地移民龙泉,在全市100多个村庄落地生根。近年来,市移民办公室倾尽全力帮扶移民建设和谐家园,让移民与本土农民和谐相处,共同致富。
       2006年以来,市移民办规划项目683个,经省移民办批复,全部得以实施,截至2009年底,已投入资金4434.85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04个,投入资金3607.23万元;开发性项目42个,投入资金333.73万元;科技培训项目17个,投入资金320.89万元。如今,移民村项目发展了、基础设施改善了、致富门路多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千移民傍上“黄金瓜”

       金秋季节,查田镇墩头村700多亩吊瓜已进入丰收期,红通通的吊瓜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在喜滋滋地采摘着,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看着这些“黄金瓜”,村委会主任王建康心里乐开了花。他算过账,一亩地最少可以收获100多公斤吊瓜子,按照每公斤吊瓜子30元的市场均价,他家的30亩吊瓜今年收入将达到八、九万元。
       近年来,像王建康这样的吊瓜种植户在墩头村逐渐多了起来。50多岁的余长发家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4年前,余长发种了10多亩吊瓜,年均收入3万多元,一下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盖上了新房。目前,该村家家都成为吊瓜种植户,全村满山遍野披上了“绿装”,墩头成了当地有名的吊瓜村。
       2006年,市移民办将后期扶持政策资金进一步向困难群众倾斜,积极寻找适合各地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路子,并通过组织移民到诸暨、浦江、淳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聘请浙江农林大学专家亲临实地进行市场分析、实用技术培训等,重新激发起移民自主创业的热情。4年前引进的吊瓜产业,由于经济效益良好,如今已成为查田、小梅、道太等乡镇上千移民经济收入的新增长点,吊瓜也被形象地称为“黄金瓜”。

合力建设美好新家园

       走进依山傍水的查田镇淤头村,只见翠竹悦目,古树参差,美景如画,令人陶醉。
       随行的村干部告诉记者,以前的淤头就是一个蓬头垢面的“美女”,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不高,村庄基础设施跟不上,村里禽畜散养,猪粪牛粪遍地,路边茅坑成排,大煞风景。
       2007年,在市移民办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淤头村开始了“村庄整治”工作,创建移民村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淤头实现了“村庄面貌新、田园美如画”的目标,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如今,村内清新整洁,焕然一新,建成了1590米的沿溪路,安装了路灯,新建了气派的新房,增添了30个垃圾箱和4座生态公厕,有了农民森林公园和农民健身广场,还组建了农民腰鼓队。溪岸柳树成荫,掩映着两座时尚的休闲亭,分别称为“江月亭”和“湖月亭”。
       村子的变化,受益最多的是村民。他们生活在淤头村,无不为村庄的变化而欣喜。新安江移民洪来森说,我的父辈移民到淤头村,我出生在淤头村。多少年来,村子里晚上都没有路灯,外面漆黑一片。去年,路灯安上了,村子亮起来了,夜行也方便了。
       村庄美了,村民们办起了农家乐。今年的国庆佳节,村委会主任钟建勇家的“淤头山庄”生意兴隆,月收入可达到6万多元。村支书张继明告诉记者,村庄美了,村民创业积极性也增强了,如今村里人办的企业达到六、七家,而且都是上规模的大企业,种植业也发展迅速,今后村民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
       近年来,市移民办后期扶持项目不再局限于“水电路”老三样,而是将移民项目资金与移民村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认真选择了7个区位条件、班子状况、群众基础都较好的移民村作为移民村示范点来培养,作为资金整合的重点工程来实施,同时集中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使移民资金的效应得以充分显现。
       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完成移民整治村95个,协助23个移民村完成危旧房改造工作。今年还将协助8个村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设和7个移民村的危旧房改造工作。

资金用在刀刃上

       距离市区21公里的查田镇住田村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庄,茶丰五金汽配园就设在村内。多年来,这个村庄一直受洪水困扰,房屋和耕地被洪水冲垮已不是新鲜事,所以每当雨季来临,村民们就特别紧张。2008年,一座长150米、高6.5米的防洪堤坝建成,防洪堤坝集防洪与村内主干道为一体,不仅使该村防洪无忧,还起到了便民、美化的作用。
       市移民办负责人说,住田村防洪堤代表了我市移民项目管理的一个方向,其在管理实施中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上下联动,二是发挥村级组织作用,三是充分体现民意。
       移民村的项目有限,必须把惠农资金用在改善移民生产生活的刀刃上,扶持的必须是广大村民反映最迫切的项目,充分体现最多数移民的意愿。2006年以来,我市实施成功的基础设施项目共有632个,主要都用于改善移民村的饮用水、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民生工程,而所有移民项目资金必须到村,为此,落实好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实,是对移民干部的检验,也是对村两委的一次大测试。
       市移民办从建章立制入手,先后出台政策,对项目的申报、实施、监督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将项目预算、公示、招标、验收、复核等每个环节都放在阳光下操作,防止了村级组织拿钱不办事等弊病。村级组织也是层层把关,规范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移民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路走来,记者感受最多的就是移民对致富奔小康的渴望之情,听得最多的是移民群众对移民政策和移民干部感谢的话语。正是有了对移民大力帮扶的好政策,才加快了移民群众致富的脚步;正因为有了一大批想移民所想、急移民所急的移民干部的无私奉献,才让移民群众有了致富的好向导。我们相信,在一大批移民干部的努力下,我市移民群众一定会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季靓 来源:《剑瓷龙泉》 2010-10-26 15:31

相关知识

泸州纳溪:落实移民后扶政策 “移”出“移民”幸福新生活
武汉蔡甸新民村:生态农业托起移民幸福家园
雲南西雙版納:移民新村的幸福“三重奏”
桑植县洪家关:一串葡萄串起两村移民致富路
南水北调移民故事:蔡湾村的渔民如何变为护水员
邓州:高标准绿化移民新村
幸福花开别样红
花开幸福路
红视频丨泸溪县大陂流村:油菜花开幸福来
固原原州区首批50户县内生态移民喜迁新居

网址: 幸福花开移民村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4646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古浪:源源
下一篇: 红花岗区:实施水库移民搬迁 保护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