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文字版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文字版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9 10:08

1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商品情况

果实(fructus)和种子(semen)在植物体中是两种不同的器官,但在商品药材中常未严格区分,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药用果实——和种子一起入药,如马兜铃、乌梅、枸杞等。

② 药用种子——仅以种子入药,如肉豆蔻等

③ 其它——少数以果实贮存、销售,临用时再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入药,如巴豆、砂仁等。

果实的入药部位(种子除外)包括——

以果序入药:桑椹子,路路通等。

以完整果实入药:五味子,马兜铃,佛手等。

以果皮(果肉)入药:大腹皮,青皮,陈皮,化橘红,山茱萸等。

以果柄入药:甜瓜蒂等;以果核入药:荔枝核等

以假果(花托)入药:金樱子,无花果,莲房等

2 以中果皮维管束入药:橘络,丝瓜络等。

以宿萼入药:柿蒂等;加工品:谷芽、麦芽。

种子类中药大多数是采用成熟种子

种子的入药部位:

(1)完整种子:苦杏仁、桃仁、菟丝子、酸枣仁等大多数。

(2)种仁:柏子仁、肉豆蔻等(去种皮)

(3)种皮:绿豆衣、扁豆衣等。

(4)假种皮入药:肉豆蔻衣,龙眼肉等。

(5)发酵加工品:淡豆豉等。

性状鉴别要点:

确定药用部位——区分果实类型、成熟程度

辩认是果实还是种子

单果、聚合果或聚花果、浆果、柑果或瘦果

成熟或未成熟、真果或假果

观察性状特征——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气味等

果实表面:观察颜色、皱纹及附属物等

种子表面:观察种脐、种脊、合点、种阜等

3 各论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性状特征】

(1)圆球形

(2)表面黑色,略有光泽

(3)种皮外有均匀分布的颗粒突起

(4)质地坚硬

(5)破开后胚乳白色。

(5)无臭,味淡。

广东王不留行——桑科植物薜荔的干燥近成熟花托。

【性状特征】

(1)花托全形似梨,常剖成四纵或二纵瓣。呈瓤状或槽状。

(2)表面灰黄绿色或暗棕色,略皱缩。

(3)内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常有未除净的长形小瘦果。

(4)质硬而脆,易折断

4 五味子

【来源】均为木兰科植物

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华中五味子 S.Sphenanthera Rehd.et Wils. 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南五味子”。

【产地】

北五味子: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

南五味子:主产于湖北、河南、山西等省。

性状比较表

北五味子 南五味子

形状 球形,扁球形 球形,扁球形,较小

表面 紫红或暗红色,皱缩;果皮厚,油润光泽,有的出现“白霜” 暗红或棕褐色,干瘪;果皮肉质较薄,无光泽

种子 黄棕色,肾形,有光泽 黄棕色,肾形,较小,无光泽

气果肉味酸,种子气香;酸味浓

5 味 味辛,微苦

肉豆蔻和槟榔

槟榔商品

成熟的果皮——大腹毛

未成熟的果皮——大腹皮

成熟的种子——槟榔

未成熟的种子——枣儿槟

名称 肉豆蔻 槟榔

形状 卵形或椭圆形 近圆锥或扁圆球形

表面 灰或灰黄色,具网状沟纹,一侧具明显纵沟,狭端有暗色凹陷 黄棕至红棕色,具稍凹下网状浅沟纹,底有一凹窝状珠孔,侧有新月形种脐。

断面 具暗棕色与类白色相间纹理 具棕白相间大理石样花纹

气味 气芳香浓烈,味气微,味涩、微苦

6 辛辣、微苦

肉豆蔻与槟榔显微特征的区别

错入组织

• 肉豆蔻—外胚乳伸入内胚乳中所致

• 槟榔—种皮内层细胞与外胚乳折合层伸入内胚乳中所致。

槟榔的理化鉴别

 化学定性:5%硫酸提取液,滴于载玻片,加碘化铋钾试液,盖片镜检,有石榴红色球晶。

薄层色谱鉴别:与对照药材进行色谱比较

槟榔碱的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法

山楂

【商品来源】

正品: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成熟果实——“北山楂”(药典收载品种)

习用品:野山楂的成熟果实——“南山楂”

同属湖北山楂果实——湖北山楂

同属云南山楂果实——云南山楂

伪品: 棠梨——蔷薇科植物豆梨果实

尖嘴海棠——蔷薇科植物尖嘴林檎果

7 实

北山楂 南山楂

共性 球形;顶端有浅杯状宿萼;表面皱缩,散有灰白色小点;横切面具3-5个果核;气清香,味酸、甘。

形状 切圆片 原个或压成饼状。

表面 灰白点明显 灰白点不明显

味 酸味浓 酸味淡 北山楂 尖嘴海棠

形状 切片。顶端具浅杯状宿萼 切片,较大。顶端突出

表面 有灰白色小点 无灰白色小点。

切面 果肉细腻 果肉粗糙,显颗粒性

南山楂 豆梨

表面 有细密皱纹及灰白色小点 较光滑,少皱纹,有棕色斑点

顶端 具浅杯状宿萼 宿萼不明显

果柄 多脱落无存 常带较长果柄

8 杏仁、桃仁和郁李仁

苦杏仁与桃仁的性状比较鉴别(重点)

苦杏仁

扁心形

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

底部钝圆,边缘肥厚

气微,味苦。

桃仁

扁长卵形

表面红棕色或棕红色

底部钝圆,边缘较薄

气微,味微苦。

【成分】 含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约3%。另含苦杏仁酶、脂肪油约50%。

【理化鉴别】

1、取本品数粒,加水共研,发生苯甲醛样香气。

2、取本品数粒,捣碎,称取约0.1克,置试管中,加入水数滴使湿润,试管中悬挂一

9 条三硝基苯酚试纸,用软木塞塞紧,置温水浴中,10分钟后,试纸显砖红色。

乌梅

乌梅及其伪品的鉴别

乌梅: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凹凸不平,有众多洞穴及网状纹理。

山杏:果核扁圆形,棕黑色有细网纹,具有锋利的边缘。

杏:果核扁圆形,黄棕色,表面较光滑,边缘厚而有沟

李:果核椭圆形黄棕色,表面有网状纹理。

桃:果核扁球形,灰棕色有众多麻点和沟纹,具有沟状边缘。

金樱子

金樱子性状特征(略)

补骨脂

来源: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

10 1、呈肾形,略扁。

2、果皮黑色或黑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有时外附膜质宿萼,上有棕色腺点。

3、种子1枚,光滑,种脐位于凹侧的一端,呈突起的点状;另一端有微突起的合点

4、质坚硬,子叶黄白色,富油质

5、微有香气,味辛、微苦。

【成分】

含挥发油、香豆素、黄酮类、单萜酚、脂类化合物、树脂及豆甾醇。

【理化鉴别】

1)化学定性——乙醇温浸滤液(检查香豆精

2)升华反应——可见针状、簇状结晶。

3)荧光检查——醇提液有蓝紫色(边缘)和暗红色(中心)荧光;氨熏后呈亮蓝色(边缘)和灰棕色(中心)

4)薄层色谱——检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

巴豆(重点)

11 性状特征

呈卵圆形,具3棱

表面灰黄色有纵线6条

果内有3室,每室含种子1粒。

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

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可见小点状种脐及种阜的疤痕。

种仁黄白色,油质。

子叶2片菲薄

无臭,味辛辣。

化学成分

种子含巴豆油40%~60%,主为巴豆油酸等。

油中含有十余种亲水性的巴豆醇双酯化合物,有强刺激性(泻下)和促致癌作用。

蛋白质约占18%,其中巴豆毒为一种毒性蛋白,结构类似蓖麻子毒蛋白。

有大毒!!临床生品外用,内服则制霜后入丸散。不宜与牵牛子同用。剂量为0.1~0.3g

12

芸香科果实类药材商品总结表

项目 枳壳 枳实 香橼 陈皮 青皮 橘红 化桔红 佛手 来源 酸橙 香圆 枸橘 酸橙 香圆 枸橘 枸橼 香圆 橘及其它 栽培变种 橘及其它 栽培变种 橘及其它 栽培变种 化州柚 或柚 佛手

部位 未成熟的果实 自行脱落 的幼果 成熟果实 成熟外层 果皮 未成熟的果皮或自行脱落的幼果 橙红色 外层果皮 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外层果皮 近成熟的 果实

加工 采后横切成两瓣翻口似盆状 较大的切成 两瓣 较小的 直接晒干 常切成 薄片 多剖成3~4瓣片 完整幼果———个青皮 未成熟果实沸水烫后用刀作不规则形的 薄片 (去掉果皮) 割成五爪或七爪; 十片一扎 化州柚小幼果亦入药常切成片

13 十字形割至基部— ——四化 青皮 称——橘红珠或橘红胎

商品规格 江枳壳(江西) 苏枳壳(江苏) 绿衣枳壳(福建) 川枳壳(四川) 鹅眼枳实(酸橙) 香圆枳实(香圆) 绿衣枳实(枸橘) 陈皮 广陈皮 桔核(种子) 桔络(维管束) 扣青 (1cm以下) 个青 (四化青皮) 毛橘红 (化州柚) 光七爪和光五爪(柚) 川佛手 广佛手

相关知识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文字版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果实种子类中药鉴定
中药鉴定学丨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种子类中药的鉴定)
2010年中药鉴定中药材:果实种子类植物药的采收原则
中药学一指导:145种果实种子类中药别名
2020年执业药师考点速记:果实种子类中药别名
果实种子类药材一般采收时间是()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材的采收
部分中药别名——果实种子类

网址: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文字版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4437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属于果实入药的是()
下一篇: 清肺止咳、疏肝行气,花、果、叶、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