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建行辽宁省分行:金融“活水”漫灌黑土地 乡村振兴长出“金稻穗”

建行辽宁省分行:金融“活水”漫灌黑土地 乡村振兴长出“金稻穗”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9 01:54

“以前贷款要跑断腿,现在建行的客户经理上门来,手机点一点,3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蟹农王大叔举着手机,望着稻田里挥舞螯钳的河蟹,脸上乐开了花。这背后,是建行辽宁省分行以金融“活水”润泽乡村的生动实践。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603亿元,年内新增146亿元,惠及全省6000多个行政村,为黑土地上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四级联动织密服务网 金融春雨润泽千村万户

在沈阳市沈北新区,村支书老李对建行的服务深有感触:“从省行行长到村口‘裕农通’服务点,建行人像串珠子似的,把服务拧成了一股绳。”建行辽宁省分行构建的“总行—省行—市行—县行”四级联动机制,形成了一张覆盖全省的金融服务网,将粮食安全、特色产业等政策关键词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信贷支持。

在铁岭,种粮大户张大哥今年扩种200亩水稻,凭借建行“裕农贷”轻松解决了种子、农机资金难题。“以前找贷款得求银行,现在银行主动上门,说我们种粮户是‘金疙瘩’!”截至9月末,建行辽宁省分行在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达100亿元,为6000多户像张大哥这样的农户送上了“种粮定心丸”。

“圈链群”模式串起产业链 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一颗草莓从大棚到餐桌,建行的贷款跟着我们跑全程!”丹东草莓种植户刘大姐的合作社通过“善营贷”扩大冷库规模,并接入建行“裕农市场”支付系统。建行辽宁省分行创新的“圈链群”服务模式,就像给涉农产业链装了“加速器”,从龙头企业到小农户,各环节均能享受金融活水灌溉。

在盘锦,河蟹产业成为金融创新的“试验田”。建行盘锦分行推出“蟹田贷”“蟹商贷”,全市30%蟹农因此告别“卖蟹难、融资难”。从蟹苗采购到电商销售,贷款全程跟随产业链流动,年内普惠涉农贷款新增30亿元,4946户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数智赋能破除壁垒 “阳光三务”照亮乡村治理

“村里账目手机一查便知,贷款额度明明白白,建行的‘阳光三务’平台真透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村民赵大爷点开手机,村里的财务收支、惠民政策一目了然。目前,建行辽宁省分行“裕农通”平台已覆盖132万乡村客户,累计发放贷款121亿元,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村民指尖。建行辽阳分行组建“特战队”,跑遍557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年轻客户经理小周介绍道:“以往村民因贷款流程繁琐而望而却步,现在我们携带移动终端上门服务,只需录入数据,额度即刻生成,最快当天放款。”

从“数据孤岛”到“信用金桥” 农户有了“数字身份证”

“我家从没贷过款,建行咋知道我能贷20万元?”锦州苹果种植户陈大叔的疑惑,源于建行辽宁省分行的“数据地图”走访——果园规模、往年收成、邻里评价均转化为信用资产。目前,全省超过60%缺乏信贷记录的农户通过此类评估获得“数字身份证”,打通了融资“最后一公里”。

在沈阳,建行与农业农村局联合推出“畅融工程”,专家为村集体讲授数据化融资、产业化经营知识。“以前村集体账目不透明,现在‘三资’监管平台一建,资产盘活了,贷款更容易了!”一位村会计感慨道。

从辽河两岸的稻浪到辽东山区的果香,建行辽宁省分行603亿元涉农贷款如甘霖普降,见证着33559户农户的笑颜,映照着6000多个村庄的焕新蝶变。正如一位老农所言:“建行的贷款不是简单的钱,是给咱农民插上的翅膀,让咱能跟着时代往前飞!”

责任编辑:韩胜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融时报。金融时报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金融时报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相关知识

建行辽宁省分行:金融“活水”漫灌黑土地 乡村振兴长出“金稻穗”
建行安徽省分行: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建行重庆市分行:绿色金融活水浇灌潼南花椒产业之花
以金融“活水”灌溉实体之花 建行安阳分行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新金融”激活产业固脱贫
灌溉“金融活水” 盛开“振兴之花”农行宁德分行创新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建行巢湖市分行引金融活水浇开科技创新花
金融“活水”浇开乡村振兴之花
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金融活水滴灌特色产业 “贷”动开出“致富花”
蔬菜基地种出幸福生活,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网址: 建行辽宁省分行:金融“活水”漫灌黑土地 乡村振兴长出“金稻穗”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4341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好收成带来好收益
下一篇: 自然界中通过授粉,结出果实的是花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