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红薯收获的季节,常见储藏问题详解!

甘薯贮藏期间常发生冷害、干害、黑斑病、软腐病等病害,根据甘薯的贮藏特性,针对窖藏期常出现的各种症状做出准确诊断,才能及时有效地预防和防治。主要诊断方式如下:
01冷害
薯皮点、片色发暗,薯肉呈水浸状、发软,不流乳汁,薯肉出现褐色点,称“串皮”,蒸煮时薯块里面有黑筋硬心,薯块在入窖前后长时间低于10℃以下遭受冷害。
预防办法:适时收获入窖,天气转冷后,保持窖温在10~13℃。
02热害
薯皮上生疤疹突起,有时有爆火现象,糠心,重量变轻。发生原因是薯块贮藏期间长时间高于15℃以上,而且窖内湿度小,薯块体内水分散失多。
预防办法:控制窖温不超过13℃,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
03薯块发芽
原因是高温高湿所致
预防办法:同热害预防办法

04窖内酒味大,薯块腐烂
原因是装窖过满或封窖过早,缺氧引起腐烂。
预防办法:装窖不超过窖容的2/3。
05根腐病
薯皮粗糙、龟裂,有圆形黑褐色小斑,无苦味,薯块小且不齐。
预防办法:在无病田栽种高抗根腐病品种。
06茎线虫病
皮色正常或发暗,内部褐白相间成糠心或花瓤,未被筛选出的病薯入窖后,茎线虫继续危害使症状加剧。
预防办法:除按常规方法严格挑选入窖薯块外,可结合入容前药剂处理,进行水选,将浮在上面的病薯剔除。

07软腐病
薯块软化腐烂,有灰白色菌丝、黑色孢子和酒味(后变酸霉味),干缩成僵块。
预防办法:健薯入窖,保持适宜窖温。发现病薯后,掏出病薯,并对周围薯块杀菌消毒。
08甘薯镰刀菌干腐病
薯皮先产生黑褐小斑,后发展成为圆形凹斑或是薯肉色褐,干腐,薯块纵皱,最后干缩成僵块。
预防办法:避免入窖薯块受伤,采用高温处理,减少感病机会。
09高温灭菌后下层较多黑斑病
薯块皮上有青黑色斑块,其中心有黑色刺毛,味苦。发病主要原因是带病薯块入窖,灭菌不彻底,薯堆温度长时间高于13℃,致使病菌繁殖蔓延。
预防办法:精选无病薯块入窖,规范使用高温处理或药剂灭菌,控制窖温在10-13℃。

10薯块首部先腐烂
原因是收刨晚,露出地面部分易受冻。
预防办法:在地温下降到10℃以前收获结束。
11薯块尾中部先腐烂
原因是收刨前遇雨涝水浸所致。
预防办法:在甘薯生长中后期,遇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时防止涝害薯块入窖。
12褐色凹陷斑点薯块
一般出现在靠近窗口的薯堆处,有褐色凹陷斑点的薯块,原因是气温下降后盖窖口晚,或窖口未盖严。
预防办法:是窖温低于10℃时,及时关闭窖口、气眼或门窗。

13薯堆薯皮太湿
原因是低温、高湿,通气不良,窖内外温差大等。
预防办法:是窖内建立过渡间,适当通风换气,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入窖内。
14薯堆上层局部腐烂
原因多是平顶窖窖顶上的水珠长时间滴在薯堆上,造成湿害。
预防办法:薯窖避免使用光滑的平顶结构,湿度过大时注意通风散湿。
15薯堆中间零星腐烂
1.原因是窖内渗水或底部积水。
预防办法:选择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建窖,若往薯堆上泼水增湿时,水要适量。
2.原因是收刨运输时机械造成的受伤感病。
预防办法:挑选好薯块,轻装、轻运。

16井窖薯堆下层腐烂
原因是窖内渗水或底部积水。
预防办法:选择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建窖,若往薯堆上泼水增湿时,水要适量。
17黑斑病
一般高温处理窖藏薯堆下层黑斑病多,原因是高温处理时,下层温度低,没有调节上下层温差。
预防办法:高温处理时要调节薯堆下层温度至35~38℃保持4昼夜。
红薯即将收获,窖藏方式很重要,同时也要把握收获时机,以免红薯入窖之前受到冻伤,影响储藏。
相关知识
又到了红薯收获的季节,常见储藏问题详解!
红薯收获时间及注意问题
红薯收获时间及注意问题(红薯几月份收获最好)
红薯成熟季节大揭秘(什么时候是红薯的收获季节?红薯成熟期、品种及栽培技巧全解析)
红薯什么时候收获?红薯收获时间的注意事项
红薯什么时候收获好?红薯收获有哪些注意事项?
人参收获季节详解(种植人参)
红薯什么时候收获最好?收获后怎么储存?
红薯到了收获的季节,如何搞好红薯的收获工作?这样做才正确
红薯什么季节收获
网址: 又到了红薯收获的季节,常见储藏问题详解!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42002.html
| 上一篇: 窖红薯的最好方法 |
下一篇: 红薯简易的储藏技术.docx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