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棉花苗期虫害及防治技术
棉花苗期虫害及防治技术
一、棉苗期病害的种类
棉苗期病害有10余种,其中能引起烂种、烂芽、茎基腐和根腐的主要有立枯病,以危害根部为主因他们能造成大量的死苗,引起缺苗断垄,对生产造成大量的影响。
二、苗期综合发病原因
1、低温高湿是导致苗期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
棉种由播种到出苗,经常受到多种病原菌的包围,当外界条件有利于棉苗的生长发育时,虽有病菌的存在,棉苗仍可正常生长;相反,当外界条件不利于棉苗生长而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时,就会造成烂籽、烂芽、病苗和死苗。总的来说,低温高湿不利于棉苗的正常生长而有利于病菌的为害。一些早播棉田,在春寒阴雨条件下幼根容易造成病原浸染,造成烂种、烂芽。即使有些棉苗受浸染未腐烂,但出土时棉苗生长势弱,抗病力降低;易造成大量的病苗和死苗。在棉花播种出苗期间如遇到低温阴雨,特别是温度先高然后骤然降低时,苗病发生一定严重。
各种病原菌对温度的要求范围大体相同,而其发病适温各有差别。一般而言在10℃-30℃ 的范围内是多种病原菌滋生较适宜的温度。立枯病甚至在5-33℃ 的温度条件都能生长。
2、苗病感染与苗龄密切相关
刚发芽时很少感病,自种壳脱落、子叶平展开始染病,在两片子叶完全张开到开始生长侧根和出真叶时染病最重。随着苗龄的增长,棉苗茎部木质化(3片真叶),增强了抗病能力,病情减轻。在幼苗阶段,棉苗生长主要靠种子内贮存的养料,开始出真叶时,种子贮存的养料消耗殆尽,而根系尚未发育完善,此时棉苗的抗逆力最弱,因而最易感病。以后,随着侧根和真叶的生长,棉苗已能制造足够的养料,抗病力亦随之增强。尽管炭疽病和立枯病在10-30℃ 的范围内都可致病,但田间死苗的高峰期常出现于棉苗出土后的第15天左右,即第一片真叶期前后,待到出真叶后苗病便显著减少。
3、耕作栽培措施
连作棉田土中病菌积累多,较间作、轮作棉田易发病。连作年数越长发病越重。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棉田,土壤湿度高,地温底,通气性差,棉苗根系发育不好,棉病害就严重。
整地或播种粗放,土坷拉多,或播种覆土过厚,均影响苗出土,发病严重。过早播种,在低温情况下,棉苗出土延缓,并能造成大量的棉苗受侵。因此,应精耕细作,平整好土地,创造棉苗出土快、苗全苗壮的条件,能减轻苗病的发生。
三、苗病综合防治方法
苗期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决定于棉苗长势的强弱、病菌数量的多少及播种后的环境条件。防治措施要点就是用人为的方法,减少病菌的数量,并采用各种农业技术,造成有利于棉苗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菌滋生的繁殖环境条件,从而保证苗全苗壮。由于病菌种类多,发身情况复杂,发病的轻重与棉田土质、当年气候、茬口、耕作管理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在防治上要强调预防为主,采用农业栽培技术与化学药剂保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合理轮作。
②秋季深耕翻地。
③合理施肥。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
④适时播种。以5厘米土温达到15℃ ,莫土壤高湿播种。
⑤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早间苗、勤中耕,尤其是雨后及时中耕,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温度,培育壮苗。
2、栽培防病:
①精选良种。
②播前晒种。提高种子抗病能力,缩短出苗时间,降低风险。
③提倡冬灌。春灌降低地温,有利于发病。
④播前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可使幼苗能顺利出苗。
⑤ 两片子叶展开后,及时进行中耕,在苗期进行中耕3次。
来源:农业技术
来源: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知识
【棉花管理】棉花苗期虫害防治技术!
如何防治棉花苗期虫害有诀窍!
棉花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棉花苗期管理技术
浅析棉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棉花苗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虫害及防治
花生苗期虫害防治.pptx
棉花苗期病虫害有哪些 如何防治 方法技巧
2024年棉花苗期田管技术要点
网址: 【栽培技术】棉花苗期虫害及防治技术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9923.html
| 上一篇: 花卉蔬菜育苗期病虫害防治 |
下一篇: 植物上的蚜虫如何防治,7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