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在咏花词的词句中的真性情
摘要:李清照一直用词抒写属于自己的情怀,用情感融入景象,反映出她坎坷的人生。李清照词中的花的意象已经上升为此人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寄托,我们从“花”的意象中感受着李清照率直的情感。同时李清照笔下的花也不同于男性文人对花的描摹和情感寄托,而是表现为一种女性的人生历程,花即是词人的化身。
关键词:李清照,咏花词,情感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个名字。不仅仅是因为她以诗、词、文并长的文学成就,更是因为她以傲人的才华跻身于当时以男性为主导的封建文学领地,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奠定了她一定的文学地位。在她所有的创作之中,以词的成就最高,她所创作的词在词史上占的地位得到了她所生活过的南宋时代普遍的文人大夫的认同,在后来的明清以来的词学批评中,更是进一步被推崇为“词之正宗”。
我仰慕她卓尔不群的才华,但更不得不钦佩她敢于在词中表露真性情,并能勇敢的公诸于众。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很地下,大部分情况下只是当作男子的附庸,言行举止都受到封建道德、礼教的约束,社会上更是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无论女子心中的感情多么的汹涌澎湃都不能宣之于口。但是李清照不一样,她不仅作词,而且在词中真是的反映了作为女性的自我,并自然的流露出了女性自我的意识和情感。她作了大量的咏花词,用自己的词句描绘了一个独特的女性眼中的百花王国。花是她少女时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她少妇愁肠,寄托相思之物,更是她晚年孤苦,历经创伤的体现。在李清照的笔下,花不再仅仅是赏玩之物,更是她真性情的写照。
一、天真活泼的少女时期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中,父亲是散文家,母亲也颇有学问,能诗文,家中文学坏境很好。李清照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上自身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在少女时期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创作才能,在《怨王孙》中她写道: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以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浩渺的波浪扩展了他的视野,大自然的景色让她赏心悦目。明明是自己对水光山色怀有深厚的感情,却说是“水光山色与人亲”;明明自己舍不得离开鸥鹭,却说是“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这些词句巧妙的表现了李清照的天真活泼,感情充沛,热爱生活。而且可也看出,词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于闺房之中,而是经常走进大自然,以拓展胸襟,陶冶情操……
李清照的词中总是充满着强烈的生活气息,从生活的小片段中塑造活灵活现的人物。比如在《点绛唇》中: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描绘了活泼好动的少女打完秋千,回避客人的画面,尽情打完秋千之后感到慵懒到连手也不想去擦,“见客入来”对于少女来说羞得慌忙避开,但是却不能放下心中的好奇“倚门回首”,假装嗅青梅来掩饰自己。没有大家闺秀的架子,反而向世人展现了待字闺中的的少女的内心世界。作者用她独特的女性笔触巧妙的把生活中有特征意义的动作和情态,生动形象的塑造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
二、幽怨相思的少妇时期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赵明诚,婚后两个人志趣相投,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十分舒心惬意,但是随着丈夫赵明诚的出仕,夫妻离别,生活出现了暂时缺憾。李清照甜蜜的生活于是泛出了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幽怨的望夫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这首词写的是思妇离情,一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尽课相思的缠绵。“红藕残香”的秋色,“玉簟秋”的清冷,“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孤独,“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望穿秋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遐想,一层层的剖析了词人思念丈夫,渴望家书的心理,将词人望夫早归,望眼欲穿的心境展现于读者眼前。
李清照所期望的爱情是长相厮守,然而,离别总在所难免的,离愁别绪便成为她词的主题,词句缠绵悲切,但离别中又有甜美的回忆,对重逢的期待。就如《一剪梅》中写的那样,一种离愁,有两人分担,似乎别苦也减轻了不少,而且时时有锦书传相思来聊表慰籍,苦涩中又有夫妻彼此眷恋的幸福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词中所写的虽然不外乎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微小的波澜,但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缠绵婉转,将自己藏于内心的感情展露出来,让读者体会到在朴素的文字背后表达的无比深沉热烈的情感。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将人与黄花比,西风中,满含愁苦,无力摇摆的菊花,正式被思念煎熬得骨瘦肌削的女词人。总之使得相思刻骨,“瘦”字更是直言词人的相思。
三、凄凉悲苦的晚年时期
靖康之变以后,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先是金兵入关,汴京陷落,李清照也加入到逃难的人群中,两年后,丈夫突然病故,从此李清照更是失去了依靠和寄托,过着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生活。自此,词人在作品中反复抒写着人生失落的凋零憔悴和凄惶寂寞。在《声声慢》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整首词都写出了难以排遣的愁绪,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那无目的的寻觅,是无意识的一种行动,可是结果仍然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想寻觅的可能是那个失落的世界,是去的人伦之乐。
李清照的作品是真性情的流露,真实生活的写照。他的情感,生活和作品合为一体,具有浓烈的女性创作色彩。王昌龄的“闺中少妇不知愁”等许多客观镜头,缺少词人的主观感情,所谓闺怨,是男性创作主体的越俎代庖,始终隔了一层,与李清照真情实感的作品存在着区别。
相关知识
寄托在咏花词的词句中的真性情
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
诗文 ▏浅析李清照的“咏花词”
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辛弃疾咏花词艺术风格与审美价值分析.docx
花意象与欧阳修词的情感表达
赏析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
论苏轼词中的花卉意象
花间词派起源于哪里?花间词派的特点是什么?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咏花词所蕴含的生命情思
网址: 寄托在咏花词的词句中的真性情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6684.html
| 上一篇: 梅花:文人情怀的独特象征与千年传 |
下一篇: #花花盛开的中国春意...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