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四川80后扶贫书记:4年跑下近百个项目、9千万元资金

四川80后扶贫书记:4年跑下近百个项目、9千万元资金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7 00:58
封面新闻

2020-08-10 14:51 ·封面新闻官方网易号

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

四川马边县地处大小凉山腹地,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而马边的鱼仓山村,是省定的贫困村。

2015年当脱贫攻坚任务拉开序幕,县财政局80后干部肖雄下派到村里担任驻村扶贫书记。到2019年这4年间,肖雄前前后后为鱼仓山村跑下了近百个项目,9千余万元项目资金,涉及了住房建设、道路交通、产业发展等等诸多领域,变成了乡亲们眼中“最可爱的人”。

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产业 首批村民不到两年增收10多万元

鱼仓山村土地广阔,气候条件优越,生态资源得天独厚,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但受限于生产资金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等种种原因,村里难发展起规模化的支柱性产业。

如何发展合适的产业,为村民找到致富门路?为了找准项目,肖雄和村支书李德平拿着土壤去市上化验,因地制宜推广了猕猴桃等几种经济价值高的果树,并结合扶贫政策有针对性地给予农户种植补助。以猕猴桃种植为例,新发展1亩一般户补助3000元,贫困户补助5000元。为此,肖雄协调多方筹措资金,安排了120万奖补资金,专项保障该方案顺利实施。

可二人却迎来了一盆冷水。动员大会开完一个星期过去了,来申请项目的寥寥无几。两人入户去问,才知道了村民的顾虑。“担心果苗品种不好、种出来的水果卖不上价,瞎忙活,还有人担心拿不到奖补资金。”肖雄哭笑不得道。

两人再次动员,村干部带头试种,项目终于能够顺利推进了。不到两年,第一批种植的村民陈光明就增收10多万元。短短三年间,鱼仓山村的猕猴桃产业从最初的1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亩连片大基地。

2017年,鱼仓山村已顺利完成整村脱贫目标,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超出当年脱贫标准近4300元。

村书记为村里跑下近百个新项目 项目资金达9千余万元

产业基地建起来了,但通村道路又成了拦路虎,鱼仓山的村道始建于2008年,路面宽度3.5米,随着村农产品产量越来越大,村道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了,产业路更是需要亟待解决。肖雄和李德平一合计,将村道建设提上了日程。

借助脱贫攻坚政策的大机遇,肖雄多方协调,争取到了资金项目共计560余万元,村道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建设。不仅如此,脱贫攻坚相关的增减挂钩集中点、破旧房改造、连户路、高效节水灌溉以及蓄水池建设等等建设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加速推进。

看着宽阔的水泥路面和延伸到田间地头的产业路,感受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村民们脸上都笑开了花。现如今,鱼仓山村的猕猴桃已经在市场上闯出了名气,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集种养殖产业、乡村旅游、农家乐、采摘体验、历史古迹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已经初具雏形。到了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再增3000元左右。

随着鱼仓山村的果蔬产业越做越大,肖雄又把目光盯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在肖雄积极协调下,存量300吨的气调库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为鱼仓山村乃至下溪镇的猕猴桃远销新加坡等地提供了保障。

到2019年,第一书记肖雄前前后后为鱼仓山村跑下了近百个项目,项目资金达9千余万元,涉及了住房建设、道路交通、产业发展等等诸多领域,变成了乡亲们眼中“最可爱的人”。

相关知识

池州市贵池区:产业扶贫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第一书记产业扶贫】武城:大棚蔬菜大棚花,产业扶贫人人夸
【方志四川•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刘群英 ‖ 菊芋金海改板沟
“精准扶贫资金使用令”具有多重意义
编制农村电商扶贫运营中心项目项目计划书的公司
百名书记亮项目 百个项目惠民生
金阳首批产业扶贫奖补资金发放到户
扶贫驻村工作日记4篇
四川中烟:“宽窄花园”产业扶贫种出“幸福花”
考察|精准扶贫 项目扶贫——记安国中药材种植项目考察

网址: 四川80后扶贫书记:4年跑下近百个项目、9千万元资金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663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苍溪县2022年猕猴桃产业发展奖
下一篇: 彭州市2022年度猕猴桃生长季主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