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蓝花鸢尾

蓝花鸢尾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6 23:38

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围有老叶残留的膜质叶鞘及纤维。根状茎粗壮,二歧分枝,直径约1厘米,斜伸;须根较细而短。叶基生,黄绿色,稍弯曲,中部略宽,宽剑形,长15-50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鞘状,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花茎光滑,高20-40厘米,顶部常有l-2个短侧枝,中、下部有1-2枚茎生叶;苞片2-3枚,绿色,草质,边缘膜质,色淡,披针形或长卵圆形,长5-7.5厘米,宽2-2.5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内包含有1-2朵花;花蓝紫色,直径约10厘米;花梗甚短;花被管细长,长约3厘米,上端膨大成喇叭形,外花被裂片圆形或宽卵形,长5-6厘米,宽约 4厘米,顶端微凹,爪部狭楔形,中脉上有不规则的鸡冠状附属物,成不整齐的繸状裂,内花被裂片椭圆形,长4.5-5厘米,宽约3厘米,花盛开时向外平展,爪部突然变细;雄蕊长约2.5厘米,花药鲜黄色,花丝细长,白色;花柱分枝扁平,淡蓝色,长约3.5厘米,顶端裂片近四方形,有疏齿,子房纺锤状圆柱形,长1.8-2厘米。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厘米,直径2-2.5厘米,有6条明显的肋,成熟时自上而下3瓣裂;种子黑褐色,梨形,无附属物。花期4-5月,果期6-8月[2]。

生于向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

产山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模式标本采自日本[2]。

生物学特性喜向阳,耐半荫,对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各种土壤均能适应。春季旺盛期需湿润。栽培技术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宜于花后休眠期内即新根萌发前进行,于9月初将一、二年生根茎横切成段,每段带2-3个芽,株距25-30cm,栽时根要压紧,不宜过深,根茎的上部宜暴露于上表以获得充足的阳光。生育期要注意供应充足的水分,4月开花前和6月花凋后各施1次追肥,但花凋后地下部休眠时应暂停浇水。种子繁殖:春、秋均可,于露地冷床中播种,4-6星期出苗,种子发芽不整齐,需细致管理。幼苗4-5片叶带土移栽。

白花鸢尾

本变型花白色,外花被裂片爪部带有浅黄色斑纹,其他性状与原变型相同[2]。

产浙江(杭州下天竺)。各地庭园中常见栽培[2]。

【化学成份】叶含大量维生素(belamcandaquinone),鸢尾烯(iristectorene)A-H,鸢尾酮(iristectorone)A-H及单环三萜酯类化合物。挥发油含十四酸甲酯(irisquinone),射干醌(belamcandaquinone),鸢尾烯(tetradecanoicacid),5-庚基二氢-2(3H)-呋喃酮[5-heptyldihydro-2(3H)-furanone],6-庚基四氢-2H-吡喃-2-酮(6-heptyltetrahydro-2H-pyran-2-one),二十一烷(heneicosane),3-羟基-苯甲醛肟(3-hydroxyl-benfromoxine)。

根状茎治关节炎、跌打损伤、食积、肝炎等症。对氟化物敏感,可用以鉴测环境污染[2]。

【药理作用】

1、消炎作用:鸢尾黄酮甙,在试管中有抗透明质酸酶的作用,而且不为半胱氨酸所阻断,它还能抑制大鼠的透明质酸性的浮肿而不抑制角叉菜胶性浮肿,对鼠因腹腔注射氮芥引起的腹水渗出亦有抑制作用。

2、其他作用:鸢尾黄酮甙,能促进家兔唾液分泌,注射较口服的作用更快而强。

【性味】辛;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主咽喉肿痛;肝炎;肝肿大;膀胱炎;风湿痛;跌打肿痛;疮疖;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绞汁,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体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破症瘕积聚,去水,下三虫。

2、《名医别录》:疗头眩。

3、《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臌胀病。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疗痔疮及狂犬病。

5、《中国药植图鉴》:敷肿毒。

6、江西《中草药学》:通便泄热,活血祛瘀。

【摘录】《中华本草》

7词条图册

相关知识

「蓝花鸢尾」最新蓝花鸢尾
[蓝花鸢尾]蓝花鸢尾花期
蓝花鸢尾种子
蓝花鸢尾怎么栽培?蓝花鸢尾栽培管理技巧
「蓝蝴蝶鸢尾」最新蓝蝴蝶鸢尾
紫花鸢尾、红花鸢尾、蓝花鸢尾、粉花鸢尾、黄花鸢尾
供应鸢尾 德国鸢尾,大花鸢尾 蓝花鸢尾 水生鸢尾
技术共享 蓝花鸢尾怎么栽培?蓝花鸢尾栽培管理技巧
【沭阳大量供应优质蓝花鸢尾 蓝花鸢尾种植基地 批发低价供应商
河北蓝花水生鸢尾选购

网址: 蓝花鸢尾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63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牛樟精油有何功效 警惕使用的8个
下一篇: 凯德·璟高府:香樟树打造诗意生态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