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来到了昆明,很早就知道昆明筇竹寺附近出产三叶虫化石,这次带孩子先到筇竹寺参观著名的五百罗汉彩塑后,直奔大墨雨村开始化石发掘之旅。(这里先为昆明旅游点赞,昆明很多公园都免费,包括筇竹寺这样的名寺,而且里面一份米线才8元,真得很亲民!)

筇竹寺梵音阁,内部陈列五百罗汉栩栩如生,神态无一雷同,阁外是一株150年的山玉兰树
大墨雨村是昆明著名的最美网红村落之一,这是一个被群山环抱,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彝族村,现在成为文艺范十足的新时代山村。土坯泥墙,不再是落后的专属,而是艺术家个性的挥洒。

土坯房曾经代表贫困与落后
漫步山村,村里小径曲折,每一个转角,每一扇门窗,几乎都是一个风景,让人流连,几乎要忘记此行的目的——化石。

现在是艺术家的天堂

冬日盛开的山茶花,证明这里是云南
好了,终于决定上山,开启三叶虫化石之旅。
沿着山路一路向上,路旁有很多露头的页岩,页岩是记录化石的书本,想来应该不虚此行。沿途不时人在敲敲打打,多是带孩子来体验化石挖掘的。问了几人,都说没有找到化石,想来还没有到化石的富集区域,继续登山。
在近乎山顶的位置,终于看到有人挖到了三叶虫。我和孩子也开始动手,陆续敲打出一些三叶虫的头甲,让我们有了信心。一个多小时后,随手捡起一块前人抛弃的小三角形石块,很小的石头,对它能否出化石完全不抱希望,只是觉得它还有点厚度,习惯性地敲开,却收货了今天最精美的礼物。
两只美丽的三叶虫,在黑暗的地底度过漫长的5亿年之后,终于再次见到阳光,出现在我的眼前。他们结构清晰,色彩迥异,一只清灰,一只则是鲜艳铁红色。更有意思的同一石面上两只虫体分别呈现正反模两种形态,这在以往见过的化石中也算鲜见。

两只可爱的三叶虫
稍微有些遗憾的是,上面铁红色的三叶虫缺失了头部和左侧甲,尾部也不完整。下方的虫体略有些错位,但还算比较完整,只有尾部不知道是缺失还是因为卷曲藏在石头中。
下面这只估计是兰氏古油栉虫,上面那只缺失较多,难以辨认了,在同一层面,如此颜色迥异,应该是另外一个品种的三叶虫吧。
旁边一位朋友也有斩获,他找到一个近乎长5厘米的大个三叶虫,很是漂亮,拍了照片,供大家一起欣赏了。

照片难以体现这个三叶虫的大小,真实的它长5厘米左右,完整,清晰,美丽。
#春节去哪里##化石##三叶虫##最美乡村##云南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