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矿山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doc全文

矿山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doc全文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4 02:15

矿山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doc

矿山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摘要: 从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入手,阐述了植物对矿山废弃地修复机理, 得知现有的研究方向及成果主要集中在修复机制研究、植被物种的选择和化学、微生物、遗传工程技术在植物修复技术中的应用,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关键字:植物修复;矿山废弃地;植物修复;发展趋势 1 引言 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矿产资源开发同时也是迄今人类最大规模改变地球表面景观和破坏地表生态系统的有组织的人类活动。据资料统计,我国采矿业破坏的土地面积约140~200万hm2,且每年仍以4万hm2的速度递增,全国每年矿山开发占用耕地面积为98.6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4%,而全国受矿业影响的土地复垦率却仅13.3%,其中主要以煤矿山为主,金属矿山的复垦率相对较低,这与发达国家75%的复垦率有较大差距。因此,生态修复在矿山开采过程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1],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植物修复技术在矿山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2 研究方向及成果 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成为我国研究热点,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刘秀梅[]等对某铅锌矿区附近生长的6种植物筛选,发现羽叶鬼针草和酸对Pb有很好的耐性,且S/R值大于0.5;[3]。 2.1 修复机制研究 不同植物对矿山的修复机理有所不同,目前已发现有4种主要的修复机制: 1)植物转化。植物从土壤及地下水中吸收、累积并转化污染物成为低害或无害的代谢物,或被植物体利用,或被释放至环境中; 2)滞留和固着。通过植物的生命活动使污染物失去生物和化学活性,结合于土壤或植物体内; 3)根际生物修复。植物根系分泌和释放酚酸类等有机物质或富集根际微生物以降解、沉淀污染物,或使之发生变化而易于被植物吸收; 4)根系过滤。即植物根系从地下水或流过根系的水流中富集和吸收重金属元素或污染物,使之沉淀于土壤深层,或被固定于植物体内。 2.2 植被物种的选择 从1977自Brooks提出超富集植物的概念,到1983年Chaney提出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想法以来,科学家逐渐将目光集中到了矿山及周边地区的自然植物,并从中发现了很多超富集植物。目前,世界上共发现超富集植物有500多种,涉及植物45个科,但这些植物通常只能对一种重金属元素表现出富集能力,仅少部分可超富集吸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金属。 [4]有效性机理是植被抵抗径流侵蚀动态过程及土壤侵蚀。植物根系增加了水稳性团粒及有机质含量,稳定土层尤其是表土层结构,创造抗冲性强的土体构型。 3.2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机理 1)植物稳定修复。通过耐性植物根系分泌物质来积累和沉淀根际圈污染物质,使其失去生物有效性,以减少污染物质的毒害作用,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植物叫做固化植物。固化植物在污染场地的生长能对污染物起到稳定作用,防止污染物向周围环境扩散造成二次污染。如利用植物根系分泌物将毒性较大的Cr6+转化为毒性较小的Cr3+,将生物活性很高的铅通过螯合和沉淀作用形成铅盐,成为难溶性化合物,很难为植物所利用。 2)植物提取修复。利用超积累植物重污染土壤或水体中超量吸收、积累一种或几种重金属元素,之后将植物整体(包括部分根)移走,然后再重复种植、移走植物最终使污染环境中重金属含量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如布氏香芥对Ni的富集作用,天蓝芥、蓝菜对Zn和Cr的富集提取作用等。 3)植物挥发。植物挥发是利用植物的吸收、积累和挥发功能而减少土壤中一些挥发性污染物,即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减轻土壤污染。许多植物可以从污染的土壤中吸收易挥发的元素Se和Hg。 4 植物修复技术在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4.1 植物修复的优势 与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有自身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植物修复技术相对简单、费用较低,可以对大面积的污染区域进行治理。2)利用植物的提取修复作用可以永久性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3)不仅不破坏场地结构,还可以修复受损土壤,逐步改善土壤环境。4)经过植物修复作用的土壤可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2 植物修复的局限性 植物修复技术有一定的范围,只是针对表层土壤及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对于污染程度过于严重或污染物分布为植物根系达不到的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效果不明显。对于复合型污染土壤和水体需要采用几种修复植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且植物修复周期较长,难以满足快速修复环境的要求。 5 其他技术在植物修复技术中的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点是设施简便、投资较少和对环境干扰小[5]。但仍存在周期较长、见效慢、不太适合重污染地区等缺点。超累积植物通常植株矮小、生物量低、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被植物摄取的重金属由于大多集中在根部,容易重返土壤,对污染不太重的土壤特别

相关知识

矿山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doc全文
矿山生态修复方法与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重庆市石灰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植物的筛选与应用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发展趋势探索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
矿山修复技术魅力几何?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的新思路
干旱复水对几种矿山生态修复植物群落构建的影响
绿色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

网址: 矿山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doc全文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24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污染环境的化学修复原理
下一篇: 植物伤口修复剂的制作方法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