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锈病简介和识别.docx

锈病简介和识别.docx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3 20:26

锈病:小麦、梨、苹果、大豆、海棠锈病编辑词条B添加义项由4,000种以上真菌引致的几千种重要经济植物和杂草的病害。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锈病外文名称rustdisease类型植物病害病源锈菌危害范围叶、茎、果实由4,000种以上真菌引致的几千种重要经济植物和杂草的病害。由真菌中的锈菌寄生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危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抱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抱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锈病分布广且危害性大,多见于禾谷类作物、豆科植物和梨等。不少作物的锈病是世界性的,有些有大区流行的特点,产量损失常以万吨计。中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小麦叶锈病(Pucc/门/力reconditavar.tritici)曾大面积流行;小麦条锈病(P.striiformiS等也常有为害。锈菌具有形态上的多型性、生理上的专化性和变异性等特点,并有转主寄生、夏抱子远距离传播等现象,其生活史在真菌中是最为复杂的。锈菌的多型性指锈菌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抱子。典型的产生5种,即性抱子、锈抱子、夏抱子、冬抱子和担抱子。由它们引起植物受害部产生的小疱点,有的为黄色至铁锈色(夏抱子堆),有的为黑色(冬抱子堆),有的为白色或黄色(性抱子器),有的则为黄色的疱状、杯状或毛状物(锈抱子器)。这5种抱子发生在同一寄主植物上的称同宗寄主,如菜豆锈病菌。5种抱子发生在分类地位极不相近的两种植物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称转主寄主,如小麦秆锈病菌夏抱子和冬抱子发生在小麦上,性抱子和锈抱子发生在小檗上。不典型的锈菌生活史内缺少一二种类型的孢子,但也有同宗寄主与转主寄主之别,如梨锈病菌无夏抱子,冬抱子发生在桧柏上,性抱子及锈抱子发生在梨上。锈菌的专化性和变异性表现在同一种锈菌对不同属的植物有不同的致病性,并可因此而分为不同的专化型。如为害禾谷类作物的禾柄锈菌至少有9个专化型;为害小麦的是其中一个专化型。各种专化型又根据对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的致病性,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为害小麦的禾柄锈菌已经鉴定出300多个生理小种。有些锈菌的夏抱子可借气流远距离传播,这在锈病循环上有重要作用。通常锈菌以冬抱子越冬,初次侵染来源是担抱子或夏抱子,而后以锈抱子或夏抱子在作物生长期间靠气流传播继续为害。在亚热带和热带,不少锈菌不产生冬抱子,靠夏抱子或由病菌直接在自生苗或冬季作物上越冬。在有些地区,转主寄主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如中国东北的阿穆耳小檗

展叶期的气候不适宜小麦秆锈病菌冬抱子的萌发,而夏抱子虽在当地不能越冬,都可由东南沿海地区借气流长距离从南向北吹来成为初次侵染源。此外,有些锈菌侵染循环中的主要问题不是越冬而是越夏,如小麦条锈病菌不耐高温,须在高寒地区的自生麦苗和不同生育期的麦株上越夏。菜豆锈病

大豆锈病编辑词条添加义项病原分类地位病原中文名主要危害作物中文学名拉丁学名病害类型梨锈病大豆锈病,该病主要靠夏抱子进行传播蔓延,至于冬抱子的作用尚不清楚。基本信息担子菌亚门豆薯层锈叶片、叶柄和茎大豆锈病PhakopsorapachyrhiziSydow真菌大豆锈病编辑词条添加义项病原分类地位病原中文名主要危害作物中文学名拉丁学名病害类型梨锈病大豆锈病,该病主要靠夏抱子进行传播蔓延,至于冬抱子的作用尚不清楚。基本信息担子菌亚门豆薯层锈叶片、叶柄和茎大豆锈病PhakopsorapachyrhiziSydow为害症状中国两广、福建、台湾等地流行猖獗。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两面均可发病,一般情况下,叶片背面病斑多余叶片正面,初生黄褐色斑,病斑扩展后叶背面稍隆起,即病菌夏抱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棕褐色粉末,即夏抱子,

致叶片早枯。生育后期,在夏抱子堆四周形成黑褐色多角形稍隆起的冬抱子堆。叶柄和茎染病产生症状与叶片相似。病原特性特征PhakopsorapachyrhiziSydow称豆薯层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抱子堆生在表皮下,稍隆起,浅红褐色。夏抱子近球形至卵形,单细胞,黄褐色,表面密生细刺,具4~5个不明显的萌芽孔,大小22.4〜35.2x14.4〜25.6®m)。冬抱子堆埋生在组织里,由2~4层冬抱子组成。冬抱子黑褐色,长椭圆形,膜厚平滑,大小13~25x8~12®m)。冬抱子在适宜条件下能萌发形成担子和担抱子,一个担子形成1~3个担子梗,顶生担抱子。担抱子单胞无色,卵圆形。该菌夏抱子萌发温限8~28°C,适温15~26°C,夏抱子在13~24°C能存活61天,在田间8.7~29.8°C能存活27天,pH5~6萌发率最高,阳光直射时夏抱子不萌发。我国已初步明确该菌有A、B、C、D4个生理小种。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降雨量大、降雨日数多、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南方秋大豆播种早时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鼓粒期受害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如缙云豆、包罗豆、兰溪花皮青豆、中黄2~4号、九丰3号、长农7号、三明的雁鹅包、南雄黄豆等。(2)注意开沟排水,采用高畦或垄作,防止湿气滞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植株抗病力。(3)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BAS一3170F1000倍液、10%抑多威乳油3000倍液,每667m喷对好的药液40L,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上述杀菌剂不能奏效时,可喷洒15%三

相关知识

兰花褐锈病的识别和防治
怎样识别花生锈病?
小麦锈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小麦锈病防治技术指南.docx
豆角锈病的识别与科学用药
怎样识别油菜自锈病?
如何识别与防治兰花锈病
如何识别和防治大白菜白粉病、白锈病、白斑病
盆栽兰花锈病如何识别与防治?
《园林植物保护》6.3.2玫瑰锈病的识别及防治.ppt

网址: 锈病简介和识别.docx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3153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园林植物保护 园林植物常病害综合
下一篇: 菊花常见病害及防治—锈病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