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核心阅读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等发布,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去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近年来,我国统筹安排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推动海洋事业发展,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6月8日,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0%。
自然资源部在活动现场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等。
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广东发展“海上绿电”“海上装备”,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同比增长8.3%;浙江推动海域立体分层利用,累计审批海域立体设权项目180个、面积约16.5万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海洋资源增值与海洋生态保护“三赢”;山东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成立现代海洋产才融合发展创新联盟,激发海洋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各地加大探索,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部在活动现场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这是对2024年度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量化评估,涵盖发展规模与效益、结构优化与升级、资源节约与利用、对外经济与贸易、民生保障与改善5个领域。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值设定为100。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指数为125.2,比上年增长2.3%,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0%。
分领域看,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在海洋经济中占比不断提升。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超三成。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数智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活动当天,“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正式运行。海南省海洋厅厅长李东屿介绍,近年来,海南海洋生产总值从2022年的2009.3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2707亿元,年均增速16.1%。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海南正努力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
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典型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稳中向好
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组织编制的《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同日发布。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自然资源部联合沿海省份在14条近海标准断面、1621个近海监测站位开展生态趋势性监测,对136个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域和350个典型海岛开展调查监测,对赤潮、浒苔绿潮等生态问题开展预警监测。
监测公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典型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稳中向好。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盐度、酸碱度、化学需氧量和底层溶解氧浓度无明显变化趋势,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下降。近岸海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总体保持稳定。重点监测的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海藻场、牡蛎礁、河口、海湾、海岛生态状况基本稳定。
珍稀濒危生物方面,辽河口斑海豹春季最大日上岸量达352头。广西中华白海豚数量总体稳定。北部湾海域布氏鲸和中国鲎幼鲎数量有所增加。350个典型海岛中,58.8%的监测海岛状况为优良,周边海域水质达到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岛比例超过52%。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优良比例达60%以上。
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监测公报显示,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6毫米,海岸侵蚀在局部区域较重,夏季近海表层水温较常年偏高1.2摄氏度,处于有观测记录以来同期最高位。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较近10年平均值有所增加,浒苔绿潮、局地性生物暴发、河口低氧等生态灾害和生态问题仍然存在。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防范化解海洋生态受损重大风险、守住海洋生态安全边界,自然资源部将从3个方面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一是优化海洋国土空间布局。加强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空间规划管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明确海洋生态空间和海洋开发利用空间布局;二是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深化拓展监测布局,全面加强监测能力,加快建设监测网络,提升卫星、无人机、原位在线等新型监测手段应用水平,研发和集成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强化评价预警成果应用,支撑海洋空间优化布局和精准管控;三是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强化自然岸线、无居民海岛、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海洋生态廊道,以及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加强互花米草、浒苔绿潮等联防联治。强化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完善生态修复多元化投入机制。
活动当天,第十五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活动启动。海洋文化与文学系列活动、海洋主题图片展、全国净滩公益活动暨“美丽岸滩”青春先行活动、自然保护公益沙龙等配套活动同期开展。
相关知识
提升生态环境 守护美丽海湾——东营市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海湾生态修复工程让宁波“水清滩净、人海和谐”
深化蓝色协作,共促海洋可持续发展
懿能水生植物:共筑绿色水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美好家园!
水电基础局中标广西北海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和互花米...
学校参加2024年教育部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展示
日照:向海图强,统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人与自然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玉第10号建议答复的函
平潭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湿地新篇章
网址: 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29874.html
上一篇: 珍稀生物繁育成果系列之海中之花绽 |
下一篇: 辽宁省自然保护区名录(截至201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