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税收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 撬动区域经济神经末梢
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达州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牢牢牵住“产业振兴”这一乡村振兴的“牛鼻子”,通过精准落实税收政策、精细服务市场主体、精心支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依法依规经营,全方位防范涉税风险,助力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共同书写了乡村振兴与税收共治的生动实践。
税惠精准滴灌:助力集体经济扩产促收
在达川区百节镇肖家村,被誉为“中国乌梅第一村”的乌梅产业正焕发勃勃生机,因其乌梅中枸橼酸含量高达29.4%而居全国前列,每年都会吸引许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达川乌梅如今已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今年光照好,乌梅品质好,收成更是没的说,平均每亩增产了30%,盛产期亩产7000斤左右。种乌梅我在行,但开发票、税费申报这些涉税事项可把我难住了,而且近期想买台烘干机来保证产品质量,有没有合适的税收优惠政策?”乌梅种植大户老肖攥着一沓销售单据求助,驻村税务干部李晓峰接过手机,点开“四川税务”APP,一边演示开票流程一边解释:“您看,点这里选择‘自产农产品免税开票’,系统自动识别合作社信息。1分钟就能开好,开完票还能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客户。”“小型农机购置可按成本抵扣所得税,另外合作社吸纳脱贫户就业,每人每年还能享受6000元的税额减免……”
在宣汉县下八镇云观村,驻村税务干部则联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宣汉县分公司连续开展3场公益直播助农活动,通过“销售+寄递+政策”的一站式服务,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为当地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通过提供政策解读、风险预警等“套餐式”服务,帮助合作社掌握涉税实务及合规经营相关知识。
“直播间让翠冠梨的流量有了显著增长,原来发愁的‘滞销’问题迎刃而解,20多天内留存产品全部售卖一空,实现销售收入7.6万余元,创造了近几年销售收入的新高!”宣汉县云文种植家庭农场向以强欣喜地说。
从落实税惠政策的“幕后”到走进直播间的“台前”,达州税务不断拓宽服务的边界与内涵——无论是传统的种植产业,还是化身主播的“为民吆喝”,税务人的初心始终不变: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乡村振兴最需要的地方。
主动靠前服务:赋能特色产业延链增效
近年来,开江县依托立体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珍珠蚌静水养殖,目前全县珍珠蚌养殖面积达1.7万亩,年产30.8吨,占全国同类产量两成以上;珍珠蚌养殖规模、产量居西部首位,珠宝级珍珠占比最高达6%,远超行业平均。
产业发展也成为带农共富的新路径。据了解,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机制,珍珠产业园已带动超千名群众就近参与养殖、加工、旅游等环节。农户除获得每亩700元的土地流转金外,经培训掌握珍珠蚌插片技术后,月收入可超万元。务工工资和产业分红“三重收益”,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最近,我们开始通过电商直播、‘开蚌取珠’体验活动等新型销售方式打开销路,但我们对新业态的税收政策把握不准、计税方式也容易混淆。好在有园区‘税费服务站’就近指导,还有税务干部线上线下答疑,给我们提供了很大便利。”开江政远珍珠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宗平说。
从生态养殖到规划中的精深加工,从技术创新到品牌打造,开江珍珠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升级。一颗小小的珍珠,正串起一条越来越完整的产业链,而税务部门也紧盯县域珍珠产业园落地建设、建成投产、培育壮大等重要环节,主动靠前服务,全力支持珍珠产业发展。据了解,针对珠宝首饰企业涉税需求,开江县税务局采取“税务管家”服务模式,将企业“想学、想听、想了解”的税费政策融入税收宣传中,主动问需于企业,在提供“点对点”“一对一”贴心服务的同时,为企业送上定制的“税企服务直联卡”,提供涉税个性化“全流程”服务,帮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税收优惠。
走进生产一线:激活非遗传承内生活力
通川区碑庙镇石笋村,600平方米的米豆腐作坊里蒸汽氤氲,本地特色籼型新米与零添加草木灰经浸泡、磨浆、蒸煮而成的米豆腐呈诱人的金黄色,搭配秘制的红油,便成为当地人餐桌上最地道的风味。
2023年4月,碑庙镇米豆腐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石笋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并于2024年新建600平方米的现代化米豆腐制作工坊,实现标准化生产。
产量提升后,合作社却面临拓宽市场的问题,当产品想进入城区学校食堂时,因开票流程不熟悉卡了壳。了解到该合作社的需求,通川区税务局选派税务干部深入石笋村,对相关人员开展“一对一”纳税服务辅导,手把手指导财务人员操作电子税务局,确保发票开具“零延误”,助力作坊拿下本地30余所学校的长期订单。
目前,凭借“线下订单+电商直播+展会销售”的模式,石笋村的米豆腐不仅走进了本地商超和学校食堂,还拓宽了网络销售渠道,更凭借四川非遗年货购物节打响名气,创下单日销售2800斤的记录。“2024年合作社集体收入达到95万元,2025年上半年米豆腐收入达40万元。”石笋村党支部书记王治剑表示,“税务干部对涉税难点、痛点的讲解十分细致,更接地气,解决了后顾之忧,也使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从种植基地到个体商铺,从集体经济到特色产业,税收政策正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税收杠杆正撬动着区域经济的神经末梢。接下来,达州市税务局将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服务矩阵,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电商发展、传统技艺传承等领域精准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坚实力量。(张东雁)
(责编:罗昱、高红霞)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知识
倒计时5天 | 2024区域经济与百亿产业发展论坛大幕即起
中医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
【走进乡村看振兴】新泰市特色产业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
九寨沟县七里村:小樱桃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小水果”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四川雅安竹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发挥中医药特有优势?
成武:产业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花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自贡花香田园农业主题公园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网址: 达州:税收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 撬动区域经济神经末梢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29236.html
上一篇: 三甲镇千亩紫斑牡丹结出“致富籽” |
下一篇: 人工种植五味子的经济效益分析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