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系统分类 之一】维管植物大排名

【系统分类 之一】维管植物大排名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22 16:30

现生的维管植物(vascular plants)包含四大类:石松类(lycophytes)、蕨类(ferns,或称真蕨类)、裸子植物(gymnosperms)和被子植物(angiosperms),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面的几张饼图和条形图,主要依据PPG I系统(2016)和APG IV系统(2016)的范畴对各科的属种数进行了排名。其中每个科的属种数目都参考了相关类群的最新文献,以尽量保持均衡为原则,综合整理而成。蕨类植物相比PPG I承认了新近独立的两个科(爬树蕨科Arthropteridaceae和牙蕨科Pteridryaceae);被子植物相比APG IV承认了新近独立的盾药花科Peltantheraceae,檀香目Santalales未采取广义铁青树科概念,而是依照Nickrent, 2010的处理,紫草目Boraginales取广义的紫草科概念,未采用紫草目工作小组(BWG, 2016)的小科概念。有关这些分分合合和恩恩怨怨,以后有机会再细说。

首先是四大类群科属种的排名,详见下表和饼图。


石松类植物

3

18

1350

蕨类植物

50

358

10185

裸子植物

12

87

1056

被子植物

424

13930

294836

石松类和裸子植物的种类最少,其次为蕨类,大头当然是现今最繁盛的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科占86%以上,属种均占96%左右,蕨类约占3%,石松类和裸子植物加起来的占比还不到1%。 

由于传统上常把石松类和蕨类归为一个类群看待(尽管不是单系),我们把它们合在一起进行排名。前5名分别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凤尾蕨科、铁角蕨科,属于石松类的卷柏科位居第六。前20名的科涵盖了95%的种类,其余33个科仅占不到5%。有4个单种科,分别是花楸蕨科、翼囊蕨科(我国有产)、半网蕨科和伞序蕨科。 

裸子植物在地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但现存的裸子植物种类并不多,只有1000种左右。前5名的松科、泽米铁科、罗汉松科、柏科和苏铁科瓜分了80%以上的种类(当然泽米铁和苏铁科的数字有点虚高);排名最后的银杏科、金松科和百岁兰科为单种科,其中银杏科是裸子植物里唯一的中国特有科。

被子植物的三巨头菊科、兰科和豆科,地位从未动摇过。当然也有人认为兰科的种类与菊科相当,甚至超过了菊科,因为菊科有大量的无融合生殖种类(如蒲公英属Taraxacum、山柳菊属Hieracium等)不应承认为独立的种,但仔细推敲之后发现,假设菊科拿掉4000个“不成立的种”(4000已经是个很大的数字了,被子植物超过4000种的科也只有14个),仍然比兰科要多或者持平,所以我们还是让菊科做头把交椅。茜草科和禾本科均未有准确统计数字,它们都在11000种以上,茜草科的数字要虚高一些,我们暂且认为它们并列第4名。

唇形科由于吞并了原马鞭草科的大部分类群,达到7000余种,一跃成为第6名;传统的广义大戟科有8000种,本来是第6名,但由于它被拆出去了几个小科(如叶下珠科、苦皮桐科、核果木科等),跌至第7名,不过仍有6000种之多;桃金娘科和野牡丹科都是泛热带分布的大科,莎草科则是泛球分布的大科,它们也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一般认为均在5000种以上,占据第8、9、10名;夹竹桃科由于合并了萝藦科而达到4500种,跃居第11名;锦葵科和杜鹃花科都成了大科,锦葵科合并了梧桐科、木棉科和椴科,杜鹃花科也是广义概念,包含了曾经分立的鹿蹄草科、水晶兰科、澳石南科和越橘科,连同泛热带分布的爵床科,这3个科均有4000种以上的种类,占据第12、13、14名;十字花科、伞形科、苦苣苔科、天南星科和樟科都是广布科,均有3500种以上,它们可以说是并列第15名;凤梨科、胡椒科、蔷薇科和紫草科都在3000种左右,排名20、21、22、23;再往后的各科均不足3000种,就不一一介绍了。

从菊科至天门冬科,前30名的科占了66%以上的种类,剩余394个科仅占33%。排名最后的30个科是单种科,其中杜仲科是被子植物里唯一的中国特有科。

相关知识

《植物系统分类》课件
维管植物
维管(束)植物
植物系统分类部分.doc
维管植物包括哪三大类
大别山主要维管植物图鉴
植物系统分类第8章苔藓植物课件.ppt
维管植物组成
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
维管植物形态学定义

网址: 【系统分类 之一】维管植物大排名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2771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冷水花属
下一篇: 维管植物包括哪几类植物?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