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野外实践教程
1、札记内容野外实践的准备与实施1 野外生存2野外实践的观察与记录3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4野生动物的识别与鉴定5一、准备与实施1、目的与任务 完成技术训练。 掌握标本采集、制作、识别、鉴定的基本技能; 掌握野外生存和开展动物生态研究所必经的技能。 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掌握野外调查和研究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锻炼意志,磨练品质,提升精神境界。 2、考察地点3、业务准备知识习学备准掌握常见动物种类外部形态,便于野外识别观察根据所处地理和生境,利用文献初步查看并拟订动物名录。实习地的自然地理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等),都与动物的居住和生活条件,种类、数量有密切关系。野外实习时将理论知识
2、付诸实践的行动,充分的知识准备是考察成功的前提。了解考察地的自然地理状况了解考察地的自然地理状况了解其动物分布情况了解其动物分布情况熟悉标本图谱熟悉标本图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标本采集及盛放工具。不同的观察对象,准备合适的工具。2.维护及维修工具。虎钳、螺丝刀等等,用以维护其他工具。3.记录工具。记录本、带橡皮头的铅笔、各种标签,及统计记录的表格等。 4.标本处理用具。甲醛、酒精、乙醚,注射器,解剖器等。 5.观察设备。望远镜、照相机、显微镜、放大镜等。 6.测量仪器。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PH试纸、卷尺、皮尺等。 7.定位通讯设备。手持GPS仪,指北针、对讲机、手机(两部多卡)等。物质
3、准备其他用品其他用品实习指导参考资料动物图谱检索表地图.个人与集体用品生活准备个人与集体用品规划有当,行程轻便,便于管理。1.背包、防水袋、雨衣。2.水壶,饭盒及餐具。3.统一轻便着装(长袖长裤、长筒胶鞋,颜色灰、蓝、草绿等),为了安全和便于观察。4.卫生用品。洗漱用具、卫生纸、消毒水(片)等个人卫生用品,及唇膏、防晒霜、针线包等自用品。5.应急用品。应急手电、地图、考察规划书、身份证、保单证明、刀具、救生盒等。6.药物。各类感冒药,肠胃药,抗过敏药,驱蚊虫药,及跌打扭伤药物等。7.文体用具。防患于未然安全信息准备1.准备地图,了解当地水文地理、植被道路等,标注危险。2.了解潜在安全隐患。询问
4、当地疾病、危险区域,及其他潜在危险(猎人下套,铁夹、陷阱等圈套)。3.了解参加实习人员基本情况。人身保险,防病疫苗,过敏史,病史等。4.预设安全预案。行走、考察、露营等线路设定。必要准备1.购买保险,打疫苗等。2.制作考察计划书,行程表,通讯簿等。考察路线、考察小组、进度安排等设定,及联络地联系方式。3.考察装备和用品登记表。安全准备4、注意事项二、野外生存危险?安全?还是危险?.避险与急救:收听天气预报,野外雷雨避险,防迷路,偶遇猛兽,掌握求救信号(sos,烟火,灯光,声音等)。行走技巧:不单独行动,省力行走,心情平稳愉悦。露营技巧:离水源近,方便取水。尽量不要在棱脊或山顶,干枯河床上扎营。
5、饮水与食物:利用水源指示物(鸟类、昆虫,植物)找水;氺处理(过滤,煮沸)。野外生存技巧1234三、野外实践的观察与记录观察是野外实习重要内容,是完成野外工作任务的基本方法。动物生态观察栖息环境活动规律食性种群密度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动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野外实习观察的重要内容。1、个体生态学研究活动规律活动规律季节性活动季节性活动 不同动物由于对不同气候的适应能力不同,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不同的活动规律,可按月份或节气分别观察。昼夜活动规律昼夜活动规律 动物受昼夜光周期变化的影响。变温动物还受昼夜温度变化影响,其活动有一定规律,所以观察时,要记录天气变化,生境内温度,巢穴温,光照强度及动物的体温
6、。个体生态观察动物食性的分析:采食时间采食行为采食范围食物组成食性食性食性时间:时间:白昼/夜间/昼夜觅食。行为:行为:“坐等”/“追击”。范围:范围:最适采食场。食物组成和食量:食物组成和食量:其随季节变化而异,可按季节进行食性研究。初步观察可通过直接观察法,剖胃法,挤胃发,排泄物收集法等。个体生态观察繁殖领域和巢穴 动物的活动区和繁殖育仔场所,是研究动物不同繁殖特性的依据。性别和性比 动物种群的重要特性,它与种群的繁殖力和数量增长有密切关系。2、种群生态观察种群年龄组成 不不仅是种群重要特征之一,而且还影响着该动物种群的繁殖力。要掌握观察不同的动物年龄的鉴别方法。比如,鱼类鳞片年轮,兽类牙
7、齿生长状况等。繁殖的季节性求偶炫耀和筑巢活动 动物求偶行为的观察,求偶的过程、配偶如何形成,以及形成配偶后的一系列行为,还有配偶保持时间,在生殖期间配偶关系的变化等。 筑巢观察。筑巢位置,筑巢期天数,及筑巢动物的性别等。测定繁殖率 动物哺乳怀孕率,产卵量,每年繁殖次数等观察与测定。种群数量统计警惕会议成本种群密度通常以个体数目或生物量来表示。有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之分。绝对密度的测定方法:1.总数量调查。对某地段某些大型脊椎动物可直接调查。2.取样调查。只计数种群小部分,用以估计种群整体。如样方法,样线法(线路统计法)。3.标志重捕法。N=(M*n)/m。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1.捕捉估计。利用捕
8、鼠夹等陷阱搜集估计其密度。2.间接估计。以动物的粪堆、洞穴、鸣叫,及毛皮收购量等来间接估计生物量。种群密度的测定群落生态分析 物种多样性的两层含义 1.物种丰富性。即群落所含有 的 物种数的多寡。 2.群落异质性。指群落中各个物种的相对密度。 物种多样性的表示指标 1.香农-威纳指数: a.多样性指数。 S 种数. pi 样品中属于第i中的个体比。 H值越大说明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高。 b.均匀性指数。 ( ) E越接近1,群落中各物种分布越均匀。 2.辛普森指数: 由概率论导出。 3、野外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数据的记录与处理记录的原则与方法1在野外观察时,不放过任何机会,要以敏锐的
9、观察力去审视周围一切,并作详细记录。2.记录一般以天为单位。记录日期、地点、天气、气温及周围观察到的内容。3.记录时最好使用笔记本和带橡皮头铅笔,必要时辅以绘图、录音、录像。数据的统计与整理1.数据类型分类。序列数据(如动物群内等级序位),定性数据(如动物眼睛和颜色),连续性数据(如体重、体长),离散型数据(如个数,胎数,鸟巢数)。2.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审核。剔除原始数据中不可靠部分和人为因素的误差。3.数据的归纳、分组与标准化。将杂乱无章的数据归类、分组,可以清楚发现数据变化的规则。而将单位、小数点后有效数字等进行标准化,有助于最后的统计计算与分析结果。最后,利用这些有效数据,通过特定方式方法
10、,对生态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及预测。四.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要注意采集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以及采集方法。比如两栖类采集,既要选择大环境,也要考虑小环境。根据两栖类的活动规律,春夏季里气候闷热无风或雨后的傍晚和夜间,是采集两栖类的最适时间。1.标本的采集青蛙蟾蜍 2.标本的制作1 1动物液寖标本制作方法大体可分为:整体液寖标本,整体解剖液寖标本,器官、系统解剖液寖标本,个体发育液寖标本液寖标本制作液寖标本制作2.标本的制作2 2干制标本制作干制标本制作2.标本的制作3 3剥制标本制作剥制标本制作五:野生动物的识别与鉴定大体上分为:识别依据一,根据地理分布识别动物 在动物地理界中,我国拥有古北界和东洋界两个动物地理界,其下又分为7个区19个亚区。每个区均有各自的地理景观特点,各有其特有种类,各有其一定的野生动物区系。古北界古北界东洋界东洋界识别依据二,根据季节性变化识别 由于一些动物有迁徙习性,所以不同季节动物区系组成变化很大。因而,在做野外调查之前,应当查阅有关文献,对调查地区动物区系的组成,有个
相关知识
动物学野外实践教程
野外实践活动
2023野外实习——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天目山动物学实习纪实
野外实践活动 | 标本制作篇
2019年野外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三:标本制作篇
秭归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践
生态学野外实习
“引领实践育人创新、培育生物优秀人才” ——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动植物野外实习活动
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模板16篇)
野外实践感悟植物.docx
网址: 动物学野外实践教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21769.html
上一篇: 蚯蚓的野外采集、标本制作和群落分 |
下一篇: 植物学户外观察植物实践报告.do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