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专栏】精品课例:木棉花开:一场科学与诗意的校园漫游——七下 《学习借景抒情》
张娟精品课例:木棉花开:一场科学与诗意的校园漫游
——七下“青春语文五看法”借景抒情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感官沉浸式观察(视觉、触觉、嗅觉),掌握科学记录与描述自然事物的方法,掌握木棉在自然生态中的实用价值及文化象征意义(如“英雄树”的意象)。
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抒情手法,将科学观察转化为诗意语言。
教学重难点:
在“以树喻人”的活动中,感悟木棉“热烈绽放、静默坚守”的生命态度和精神价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青春语文五看法、情境渗透法、观察五觉法、模拟写作法、分析思辨法等。
教学准备:
任务单、学生课前观察、检拾木棉花、视频。
课程特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灵感,并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木棉花开:一场科学与诗意的校园漫游
——七下 《学习借景抒情》
一、设计思路:以木棉为桥,联结自然与心灵
校园里的木棉树,不仅是植物,更是情感的载体、文化的符号。本课程以“沉浸式观察”为起点,引导学生从食堂与操场边的两株木棉出发,开启一场多维度探索之旅:**从科学认知到诗意表达,从生活叙事到文化共鸣,最终抵达生命哲思**。课程遵循“观察—联想—创造”的认知逻辑,融合生物、文学、艺术等多学科视角,让木棉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钥匙”——既解剖花的物理结构,也解构美的精神内核。
二、设计特色:多感官触发,跨学科共生
1. 沉浸式观察,激活五感
学生通过触摸木棉的粗糙树皮、嗅闻花朵的淡香、捡拾花瓣制作标本,建立与自然的真实联结。动态四季图景与实物解剖实验,让抽象知识化为具象体验,如观察“管状雄蕊”时,科学原理与“金色卫兵”的文学比喻无缝衔接。
2. 文化叙事与个体记忆交织
从“木棉枕头”的实用价值到“英雄树”的地域精神,从诗词吟诵到《致橡树》续写,课程将文化符号嵌入学生生活场景:食堂外的落花、操场边的阅读身影、生物课的拾花趣事……木棉成为校园记忆的容器,学生借其诉说成长故事。
3. 以树喻人,思维破界
“木棉辩论赛”与“跨时空书信”打破传统写作范式:学生化身木棉,在“热闹操场”与“静谧食堂”的选择中思辨环境与自我的关系;在《给十年后的木棉》中,少年与树木对话,将个人成长投射于年轮,让作业成为“时间胶囊”。
三、课程效果:让学习可见,让成长有痕
1.提高学科素养:学生既能精准描述木棉的生物学特征(如“圆锥形皮刺”“棉絮结构”),也能以“红硕花朵像燃烧的火炬”等诗句传递情感,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2.深化认同:通过诗词里的木棉英雄意象的解读,从抽象概念化为可触可感的生命体。
3.心灵成长可视:班级墙面的“木棉花开”海报记录观察笔记与创作金句,书信与辩论录音成为情感档案。如:一名学生写道:“木棉凋落时像流星,哪怕坠落也要留下光痕——这大概就是青春的答案。”
总之,这不仅仅是一堂植物观察课,更是一场“立体的生命教育”:当学生抚摸木棉的纹理,他们触摸的是自然的密码;当他们在树下辩论、写信,木棉便成了青春的见证者。课程结束时,科学数据、诗句、照片、书信共同拼贴出一棵“精神的木棉树”——它的根扎进土地,花伸向天空,而树下站立的,是正与万物对话的少年。
四、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感官沉浸式观察(视觉、触觉、嗅觉),掌握科学记录与描述自然事物的方法,掌握木棉在自然生态中的实用价值及文化象征意义(如“英雄树”的意象)。
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抒情手法,将科学观察转化为诗意语言。
教学重难点:
在“以树喻人”的活动中,感悟木棉“热烈绽放、静默坚守”的生命态度和精神价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情境渗透法、观察五觉法、模拟写作法、分析思辨法等。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检拾木棉花、视频。
课前沉浸式观察记录:校园里的两株木棉的花朵(一株在食堂外,一株在操场边),视觉体验、触觉轻抚、嗅觉香气、捡拾夹在书中。
准备班级共享墙面:将拍摄的照片打印粘贴,标注需要填写的部分,形成《木棉花开》图文展示墙。
第一部分宏观概说特征:从科学到诗意的跨越
师播放木棉花的科学解剖图和四季诗意视频
师:你们从视频了解到了木棉花的哪些特点?
【屏显】概说外形特征:枝干树叶外形花瓣 果实
【屏显】运用一些常见的抒情手法,对这些特征进行描摹:拟人、比喻、对比、象征、借景抒情、感官描写“五觉法”等。
课文例句:《井冈翠竹》《紫藤萝瀑布》片段
描写木棉花例句:
【屏显】三色图片
师介绍:广州的市花多为红色,海南有黄色变种。我们校园的主要两色:橙红、艳红。
【成果展示】投影:木棉的枝干花,的优美句子
师:我们把优秀的句子贴在班级木棉树海报上。选出“最美三句”,作者将获得“木棉小诗人”称号。
师总结: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候,运用修辞或描写,不仅增添了文采,赋予了人的情感或动作,突出抒情底色,这就像画板,将抽象的美转化可触摸的视觉形象。
第二部分中观情境联想:情感嫁接与文化共鸣
【生活小剧场你来放映】
师:结合木棉与校园生活场景,聊聊在木棉花下的情景。
师:木棉花下的活动:如做操的时候在木棉花下,看见大朵大朵落下,很吃惊;吃饭的时候路过,同学在打扫;傍晚,在树下阅读……
预设生:
那日生物老师说,木棉花很好吃,几个人去拾来吃。还教我们认识了花瓣、华蕊。
奶奶在家晒了一些,说烧肉吃,我那天也捡了几朵。
捡花送给老师。
那个男孩总在黄昏时靠着树读书。
播放视频:木棉花又叫英雄树,及其精神价值。
【屏显】实用意义和文化意义
种子实用意义:包裹于白色棉絮中,果实裂开时棉絮随风飘散,木棉絮可用作枕头填充物。
文化意义:因其挺拔不屈的形态与艳丽花朵,常被喻为“英雄树”,在华南地区是城市景观与精神文化的双重象征。
师:你还知道木棉花的哪些价值和意义?
师:诗词里也有意义。
【屏显】诗词里的木棉花
坐忘一树无青地,疑是霜林叶尽红。
千灯一坐放光明,帝网交罗互不争。
奇花烂漫半天中,天上云霞相映红。
……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诗歌?
第三部分微观思维拓展——以树喻人的深度对话
【屏显】辩论“如果你是一棵木棉花,更愿意长在哪个地方?热闹的操场边,还是安静的食堂外?为什么”
(考虑因素:操场与青春活力相伴,食堂边木棉环境静谧)
预设:
“操场边的老木棉像一位威严的将军”,“食堂旁的木棉却像早熟的孩子,向往明天的自由。”
【屏显】《致橡树》片段
橡树说:我有我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木棉说: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生齐读。
【屏显】以木棉视角的回应橡树:
“你说你有铜枝铁干,像刀剑般锋利;______”
师总结:《紫藤萝瀑布》里说,“我要开花,我要开花”,现在你是木棉,模拟说。
师:这就是直接抒情,还有那些景物描写的句子,就是间接抒情,它们共同组成了对事物的爱。
朗诵家读老师的下水文。
【屏显】例文:《木棉花开》
二月的风还带着凉意,操场边、食堂外那两棵苍劲的木棉树焕然一新了。灰白色的树干前段时间紧紧蜷缩的蒴果,这几天完全炸裂,它把陈年的积蓄都化作了头顶的绯红。
我不时站在窗边,目光流连处。那些鎏金般的花瓣,让我想问:是谁把这些红玛瑙雕成了铃铛,是春风的召唤,亦是……
今天我们在操场上跑完操,和小伙伴在操场边的树下徘徊。偶尔有花瓣坠落,打着旋儿扑向塑胶道,画坛和草地,我们情不自禁张开手臂,去迎接。
空中划出红艳的弧线,像极了燃烧的流星。此刻我已经懂得:为什么人们说木棉是"英雄花"?哦,即使凋零,化作尘与埃,也要以最浓烈的姿态告别。
此刻,食堂边的那株橙红里,已经布满浓荫,有的悄悄结出青果。细细密密筛下阳光,初三的学生抱着课本在树下排队。等到白絮飘飞的六月,他们也就迈向远方了吧。
而木棉还在,你一直在。在忠诚地守护这片教育的净土,把斑驳的年轮藏进岁月,一年一年盛放处热烈和永不疲倦,我相信十年后的春天,你在这里,依然会热烈地点燃枝桠间的火种。
作业:跨界对话《木棉花开》200字,要求使用至少两种抒情手法,并完成墙上的画报。
相关知识
【胡林琳专栏】木棉花开,愿爱归来
南航推出“木棉盛开”系列主题航班 打造诗意空中之旅
民航联盟:南航推出“木棉盛开”系列主题航班 打造诗意空中之旅
木棉花开对《美丽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笔记(2)
在锡城校园,遇见一场花开的烂漫~
校园总体规划与生态化景观绿化设计——以西安文理学院总体规划与生态化景观绿化设计为例
第3698季【杨静专栏】精品课例:《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心花怒放,光芒万丈
【丁香花开】丁香芬芳 诗意校园:第15届“丁香花开”中国诗词文化节异彩缤纷
木棉花开作文(通用10篇)
木棉花开时,来虎门执信历史文化街区领略诗意画卷
网址: 【张娟专栏】精品课例:木棉花开:一场科学与诗意的校园漫游——七下 《学习借景抒情》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20068.html
上一篇: 【CDA干货】鸢尾花判别分析:机 |
下一篇: Spark MLlib机器学习算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