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文殊、普贤菩萨如何表现智慧与理智?

文殊、普贤菩萨如何表现智慧与理智?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18 05:15

文殊和普贤菩萨,均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中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文殊菩萨乘狮子侍释迦佛之左侧,普贤菩萨乘白象侍右侧,合称为“释迦三尊”。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略称文殊,意为“妙德”、“妙吉祥”等。在佛教诸菩萨中,无论智慧还是辩才皆为第一,专门职常智德、证德,象征般若,般若即佛之智慧,因此有“大智文殊”之美名。

2-3-1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头戴宝冠,天衣斜挎,璎珞披体,半结跏趺坐青狮背上,左手抚膝,右手结印。仪态庄严,为敦煌极具代表性的主尊式文殊像。

盛唐 莫高窟148窟 北壁东侧

普贤(梵名Samantabhadra),又称遍吉菩萨。在佛教中专门职掌理德、行德,象征三昧,三昧即佛之理念,又有“大行普贤”之美名。在佛教经典中,文殊和普贤的成立是各自独立的,文殊是般若经典和《华严经》中记载的菩萨,普贤是《法华经》和《华严经》中所说的菩萨。文殊和普贤为释迦佛之胁侍,文殊菩萨显智、慧、证;普贤菩萨显理、定、行,共诠本尊释迦佛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因此,文殊和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

敦煌尊像画中的文殊、普贤菩萨像始绘于初唐时,唐前期有7幅,多绘于洞窟正壁佛龛外两侧壁上部,其形象特征是,文殊菩萨骑乘狮子,头戴宝冠,身饰璎珞,手持莲花或琉璃花盆,周围有天人眷属相随;普贤菩萨骑乘六牙白象,头戴宝冠,身饰璎珞,手持青莲花或玉如意,有天人眷属相伴。文殊乘狮,是表示智慧的勇猛无畏,普贤乘象,则出自《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的记载。

唐后期壁画中的文殊、普贤像有6幅,其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式,一种是画图上菩萨的天人眷属队伍不断壮大,背景描绘日益丰富,发展成为独立成铺的文殊变和普贤变,数量庞大。另一种构图简约的尊像式文殊、普贤菩萨像继续绘制,数量较少,均绘于正壁龛外侧壁上,造型特征无变化。

五代、宋时期,文殊、普贤菩萨像有13幅,造型多与唐代相同。五代时由于受于阗佛教的影响,出现一种“新样文殊像”,文殊菩萨像独立绘出,别具一格。

沙州回鹘和西夏时期,尊像式的文殊、普贤菩萨像有7幅,多绘于洞窟前室壁上。

敦煌壁画中体现出的对文殊、普贤菩萨的信仰,不仅有30余幅尊像式的文殊、普贤像,更多的是多达130余铺的文殊变和普贤变,以及表现在70余铺的维摩诘经变问疾品中文殊菩萨,在唐宋时期风行一时。特别是在文殊变和普贤变中,还出现表现文殊道场五台山★的景观,这些内容的出现,更多是中国佛教徒附会佛经记载而成的。显示出对文殊、普贤菩萨经久不衰的信仰热潮,在诸菩萨中仅次于观音。体现在尊像画中,文殊骑狮和普贤乘象的造型,除了仪轨的意义外,其蕴含的象征意义即表示为驯服恰如猛兽般的罪恶和欲望的力量,以无限的智慧和理念的力量与精神,摧伏任何猛兽与恶魔,使世人得以净化,世间得以安宁。

2-3-2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双手持莲花枝,半跏舒坐白象背上,六牙白象足踏莲花,缓缓而行。

盛唐 莫高窟148窟 南壁

2-3-3 普贤图

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偕眷属悠然行进。莲花座下的昆仑奴,则举杖驱赶白象,与遏制雄狮的文殊驭者一放一收,一进一退,从而取得变化统一、生动和谐的效果。

中唐 榆林窟25窟 主室西壁

2-3-4 文殊图

文殊菩萨手执如意,结跏趺坐莲花座上。座下青狮昂首大吼,司驾御的昆仑奴紧拉缰绳,其紧张的神态与意态闲适的菩萨形成对照。

中唐 榆林窟25窟 主室西壁

2-3-5 托珠文殊

文殊菩萨头戴七宝冠,身饰璎珞,左手托宝珠,右手持长茎莲花,舒坐莲台上,下承青狮。青狮口衔莲花,踏彩云缓行,其缓慢前行中的动态,显示出动态的韵律感。

中唐 莫高窟205窟 西壁

2-3-6 持莲普贤

普贤菩萨舒坐白象背上,宝冠天衣,身饰璎珞,双手共持长茎红莲花,有菩萨牵象缓步前行。构图简练,线描圆润流畅,设色素雅,清新明洁。

中唐 莫高窟205窟 西壁

2-3-7 普贤图

普贤菩萨手托玻璃花钵,游戏坐于象背上,昆仑奴执杖驱赶六牙白象。在帝释天及天龙八部、眷属圣众簇拥下,缓缓前行。中唐吐蕃时期的文殊、普,昆仑奴执杖驱赶六牙白象。在帝释天及天龙八部、眷属圣众簇拥下,缓缓前行。中唐吐蕃时期的文殊、普贤图人物众多,画面宏大。此为敦煌极具代表性的部众式普贤图。

中唐 莫高窟159窟 西壁龛外

2-3-8 文殊图

文殊菩萨手持如意,结跏趺坐于青狮背上,青狮大吼,周围眷属、梵天及天龙八部护卫,天人奏乐引路。由于吐蕃时期对文殊的信仰,曾派使者到中原唐王朝求取五台山图。

中唐 莫高窟159窟 西壁龛外

2-3-9 新样文殊

文殊菩萨手执如意,端坐青狮宝座,牵狮人为于阗国王,头戴金梁红锦风帽,高鼻虬髯,身穿红色圆领袍衫,长靿毡靴,手持五彩缰绳。榜题“普劝受持供养大圣感得于阗国……时”。另有题记:“大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后唐)……敬画新样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一躯。”

五代 莫高窟220窟 甬道北壁

2-3-10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头戴宝珠花冠,手执如意,半跏趺坐于六牙白象上,两旁各有一持花菩萨。从华盖、圆光、宝冠、佩饰、莲座到象顶上的彩铃装饰均精心绘制,可惜下部已磨蚀不清,但仍显其宏伟威严的气慨。

宋 榆林窟6窟 二层前室东壁

2-3-11 普贤图

普贤菩萨手持梵箧,半跏趺坐于莲座上,座下六牙白象踏莲花前行,象奴紧拽缰绳。周围梵天、天王、菩萨、罗汉等护从。人物的冠带、衣裙,随风飘动,脚下白云翻滚,使圣众在半空疾行的动势跃然壁上。

西夏 榆林窟3窟 西壁

2-3-12 文殊图

文殊菩萨手持如意,半跏趺坐在青狮背莲座上,形象坚毅、沉静。象征智慧威猛的青狮足踏红莲,步伐劲健,狮奴用力拉着缰绳。周围帝释、天王、菩萨、罗汉、童子等圣众,在云端汇成了渡海的行列。

西夏 榆林窟3窟 西壁

知识库

★峨嵋山

位于四川峨嵋,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传说为普贤菩萨道场。因山势连绵逶迤,俊美艳丽如蛾眉,故名。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重岩叠翠,气势磅礴,素有“峨嵋天下秀”之誉。唐宋时建寺,宝刹佛窟遍及山峦,著名的有万年寺、报国寺、千佛庵等。

★五台山

位于山西五台,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传说为文殊菩萨道场。因有五座山峰环抱,峰顶又平坦如台,故名。东台称望海峰,西台称挂月峰,南台称锦绣峰,北台称叶斗峰,中台称翠岩峰。北台海拔3058米,盛夏时节依然凉爽宜人,故别名“清凉山”。东汉时创建佛寺,经历代增建,名刹有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等,成为中国保存寺院最多而又最完整的佛教名山。

本平台旨在传播佛的正能量,从佛教的事物、僧人传记、佛经等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中国千年佛教文化。此文出自《解读敦煌●佛国尊像》。

感谢您阅读此文,阿弥陀佛!关注微信公众号“儒释道手札”,可以有更多的精彩。

相关知识

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分别掌管着什么?
释迦牟尼、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
属龙的本命佛是普贤菩萨,佛祖四大护法菩萨是哪些,都对应哪些属相?
文殊菩萨开智慧
归法释言:文殊菩萨
四大菩萨中,代表智慧的是()。
文殊菩萨圣诞|走进文殊菩萨的故事,一起来祈福吧!
十二生肖的前世身份,生肖菩萨本命佛
农历四月初四 恭迎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圣诞纪念日
佛教四大菩萨,分别代表什么?你求对菩萨了吗?大家重新认识一下

网址: 文殊、普贤菩萨如何表现智慧与理智?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185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冰飘花普贤菩萨吊坠:精致工艺与深
下一篇: 【白花樱花树普贤象供应商】批发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