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织金:绿色发展点亮乡村振兴路

织金:绿色发展点亮乡村振兴路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17 15:26
图片

近年来,织金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推动一批生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探索出了“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的乡村振兴路径。

图片荒山披绿  “桃经济”甜了百姓心图片

黑土镇龙洞村冬桃种植基地上,套着黄色袋子的冬桃挂满枝头,在秋阳下格外喜人。基地内,油蟠桃、毛蟠桃、水蜜桃、冬桃等品种应有尽有,种植面积达100余亩,林下还套种着50亩南瓜。

基地采用有机施肥与物理防虫等绿色种植方式,确保果品生态安全。据负责人介绍,当地气候适宜、管理科学,所产桃子皮薄肉厚、口感脆甜,亩产可达千余斤,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销售,产品供不应求。基地在管护、采摘、打包等环节吸纳当地群众务工,高峰期每日用工10余人,日工资约100元,有效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目前,黑土镇冬桃种植规模已扩大至500亩,成为夯实乡村产业基础的有力支撑。

图片“核核”美美  小核桃成致富“金果”图片

在鸡场乡大坡头村核桃种植基地,核桃挂满枝头,农户正忙着采收核桃。分拣、装筐、搬运的身影穿梭不停,现场洋溢着丰收的繁忙气氛。村民杨忠文表示,今年雨水均匀、光照充足,产量比去年增加一成,优质果率超过八成。

图片

该基地依托2016年成立的核桃产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提供技术、种苗与农资,推动标准化生产,并通过高接换优等技术提升果园效益。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0.2元/斤的价格收购核桃,并与3家外地经销商签订20万斤订单,有效解决销售难题。采收期还带动30余名村民务工,日工资150元。

下一步,鸡场乡将完善基础设施,探索发展核桃深加工与乡村旅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甜蜜”产业  特色种植促振兴图片

以那镇箐口村的八月瓜陆续成熟,果实清甜饱满,深受市场欢迎。种植户李发军介绍,其种植的八月瓜引自广西,每年批发至吉林、黑龙江等地。

“听说这里的八月瓜品质好、适合泡酒,专程前来购买。”驱车前来的顾客王世军说。李发军透露,自家十多亩地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年收入超过五万元。

图片

八月瓜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为果酱、果酒,根、茎、叶等亦可入药。以那镇积极推动农旅融合,通过举办采摘节、开发旅游线路等方式吸引游客,提升产品附加值。八月瓜作为以那镇的一大特色产业,不仅为村民铺就了增收致富路,更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当地通过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农户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品质量。

图片采访手记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织金县实践表明,生态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通过发展生态特色产业,不仅实现了荒山披绿、水土保持,更带动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同时,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无论是绿色种植,还是科学管理,或是生态价值开发,都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此外,创新模式激活发展动能是一大特色。织金县探索出的“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难题。通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销售渠道,降低了农户种植成本,提高了产业效益;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更是一举多得,既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又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发展最终要惠及百姓,促农增收是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基地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总之,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让乡村振兴画卷越来越壮美。在织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走生态路、发绿色财”正从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来源:织金发布

图片总监制:潘应琴

监   制:汪定芬

编   审:杨云盛

编   辑:吕耀阳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织金:绿色发展点亮乡村振兴路
湖南农大实践团助力红星村乡村振兴:薰衣草基地点亮绿色发展之路
中药材“点亮”乡村振兴路
乡村振兴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织金凹河首届“浪漫樱花雨 活力乌江门”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
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乡村振兴
专家建议加快绿色农业发展促乡村振兴
织金微爱社工中心开展“乡村振兴促生态”义务植树活动
东方:一株花、一颗果、一条乡村振兴路!
辽宁盘锦:发展特色产业 拓宽乡村振兴路

网址: 织金:绿色发展点亮乡村振兴路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1642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巾帼农业示范基地
下一篇: 掌握核桃树环剥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方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