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我们学校有座山

我们学校有座山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16 14:03

  我们学校有座山

  平潭三中师生在元帽山上研学。

  □融媒体记者 冯荣 文/摄

  平潭三中是一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校,它静静地依偎在绿意盎然的元帽山下,与这座山共同编织着一段段动人的岚岛教育故事。

  自1960年新校舍启用以来,平潭三中便与元帽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学校的发展轨迹与元帽山的四季更迭、风雨变换紧密相连。每一片树叶、每一滴雨露,都见证着学校从简陋到现代、从平凡到卓越的蜕变历程。

  最近,平潭三中还围绕元帽山做文章,不仅将元帽山元素融入新校标设计,还利用元帽山的自然资源创建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本周,让我们一同走进平潭三中,聆听这所乡村中学与“元帽山”之间的故事。

  我们学校有座山

  平潭三中师生在元帽山上研学。

  我们学校有座山

  平潭三中学生在元帽山上清理垃圾。

  一座山就是一本立体生态教科书

  一座元帽山就是一本立体的生态教科书。它不高,但总在不同的季节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小小元帽山成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重要载体,给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安静读书、辛勤劳作的好去处。

  春日的暖风轻拂着平潭三中的校园,七里香的芬芳在空气中弥漫。沿着校园小径深入,隐藏于深处的元帽山逐渐露出其苍翠的模样。走进元帽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各类植物郁郁葱葱,海桐、栀子花、火龙果和桑葚等树木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在这里,一场特别的森林课堂正在进行。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棵相思树有什么作用吗?过去每到冬季,平潭都会饱受东北季风的折磨,加上海岸前沿风力更大,极易形成飞沙和流动沙丘,对生态环境和百姓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相思树种适应性强,耐盐渍、耐瘠薄、抗干旱,具有防风固沙功能,是我们沿海防护林的重要树种之一。”地理教师林孔仁和生物教研组组长苏楷星带领学生们漫步基地内,每走到一株植物前,他们就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植物的特性、生长环境以及其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每次来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都能学到很多课外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劳作,不仅感到非常快乐,还缓解了学习压力。”高二(3)班的学生林丹婷兴奋地分享感受。

  从昔日的垃圾场到如今的绿色天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每一块石阶、每一条路、每一个栅栏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智慧。

  “5个月前,我们就开始一起打磨石头、铺设石阶,虽然过程辛苦,但看见如今元帽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初具雏形,内心充满成就感和动力,接下来,将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善元帽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林孔仁说。

  据平潭三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吴小敏介绍,元帽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通过深入挖掘这一资源,将自然之美与教育之韵完美融合,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打造党员、团员志愿活动平台。“目前我们规划了元帽山西园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而东园则保持其原始自然风貌。”吴小敏说。

  花草树木里有学问,飞鸟鱼虫里有知识。每当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师生们都会迎着山间清风,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不仅学到了剪枝、拔草、浇水和施肥等技能,获得了自然科学的宝贵知识,还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

  谈及未来规划,吴小敏表示,学校计划建设种植区、园艺区、养殖区、手工区等多个区域,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同时,将继续完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邀请农业、手工艺等领域的专家来校指导,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知识的力量,实现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有座山

  平潭三中旧校标

  我们学校有座山

  平潭三中新校标

  “山帽”元素融入新校标设计

  谁人想到,以前的元帽山貌不惊人,因其酷似“状元帽”的形状而得名。长久以来,元帽山虽被树木和杂草掩盖,但其朴实敦厚的品质,被学校老师们赋予了新生命,成为师生们的世外桃源。在学校的校标、校旗等校园文化中,都能发现元帽山的踪影,这座山见证着一座乡村学校的沧桑巨变。

  把新旧校标一起对比,可以发现其中的变化与传承。据平潭三中党支部副书记魏金豪介绍,旧校标设计简洁明了,上部印有“平潭三中”的校名,下部则是学校开办时间“1957”,数字的上方一双手托举着书籍。而新校标为圆形结构,设计既融入了元帽山元素,又保留旧校标的学校开办时间、书籍元素,整体体现了“修学正行积礼尊道”的校训,突出了“传承积淀、守正创新”的传统,努力实践着“卓尔不群 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

  从过去简陋的教学环境到后来崭新的菁菁校园,这枚旧校标一直没变过,直到今年年初,平潭三中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决定对旧校标进行修改。作为新校标设计工作小组的一员,美术组老师蔡颖自告奋勇。

  其实在去年11月初,当学校提出开展元帽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时,参与建设的蔡颖就被元帽山主峰的状元冠形状深深吸引,于是,她以“山帽”为灵感,用简笔画勾勒出特殊的形状。“我们不断探讨,几易其稿,确定了图案,并在校务会议上展示,得到大家一致肯定。新校标核心元素的确定,意味着新校标的雏形开始形成。”蔡颖说。

  而后的几个月,吴小敏与蔡颖、林孔仁两位老师废寝忘食,每天见面就是讨论校标设计,对校标形状、图案、颜色等细节进行了无数次打磨,最终在今年的3月18日凌晨,新校标样式敲定。

  “新校标的主版本整体以蓝色为主基调,深邃而宁静,与实验区主打的‘平潭蓝’相契合。整体设计融合了传统与创新,我们希望通过新校标的启用,能够激励全校师生不断前进、追求卓越。”吴小敏说。

  目前平潭三中新校标已正式启用,并广泛运用到办公室门牌、校旗等学校各种场景中。“新校标既好看又有好寓意,我们非常期待能够穿上带有新校标的校服,共同展示学校的崭新形象。”高二(3)班学生薛榕辉说。

  链接

  解读平潭三中新校标

  平潭第三中学新校标为圆形结构,分为蓝色版本与红色版本,蓝色版本为主,红色版本为辅,运用在不同场景中。主版本整体以蓝色为主基调,深邃而宁静,与实验区主打的“平潭蓝”相契合。外圈顶部为“行书体”校名,外圈底部为“隶书体”8字新校训,外圈两侧是双手托举着书籍,这“元素”来自旧校标,既充分体现平潭三中的活力和朝气,也明确表达了平潭三中的发展,源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

  内圈上部是“山丘轮廓”,元素来自校园内的元帽山主峰的形状,形似古时状元冠,由三中拼音首字母“S”“Z”构成,状元帽中间的“点”,既是元帽山的写实,又如状元帽子上的玉佩,寓意为“君子如玉,温润而泽”。

  内圈下部数字“1957”,是平潭三中开办的时间,数字的上方,形似波浪,又如打开的书,构图设计,底为“海”,状如“浪”,“书”是帆,寓意全体师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也象征着全体师生必定激流勇进,一帆风顺。在内圈底部构图的衬托下,元帽山的形状,如旭日东升,是明天,也是希望。

  特写

  种下栀子树,共筑母校美好回忆

  在元帽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深处,一棵新生的小栀子树静静矗立,枝头绽放着花蕊,洁白如雪,与周围的绿意形成鲜明对比。微风吹过,花蕊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树上挂着一块精致可爱的树牌,上面详细标注了栀子树的品种、别名、花语等内容。

  一个月前,高二(3)班的学生林佳滢、凌涵馨、李玟怡,带着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与美好愿景,亲手在这块土地上种下了这棵栀子树。自此以后,她们时常相约而至,与这棵小树苗交流心声,细心地为其浇水、除草,呵护它茁壮成长。

  谈及种树的初衷,李玟怡眼中闪烁着光芒,她说:“栀子花的芬芳和洁白,总是能给人一种纯净而美好的感觉。我们都很喜欢它,所以当学校组织劳动课时,我们便决定在母校种下一棵栀子树,留下属于我们的独特记忆。”

  如今,她们还为这棵小栀子树取名为“乐栀”,寓意着快乐成长。“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乐栀’将继续在元帽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内茁壮成长。当以后的学弟学妹走过这里,看到这棵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栀子树时,他们或许会停下脚步,轻抚树干,感受那份来自学长学姐们的深情与祝福。而‘乐栀’也将成为母校的一份珍贵回忆,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与蜕变。”

相关知识

我们的学校作文300字(通用30篇)
山西有座2800年的古城,古县衙被称为皇宫的缩影,距今600多年
【澜汇花艺培训学校】澜汇花艺培训学校电话,澜汇花艺培训学校地址
我们学校的花坛作文250字
我们学校的印度榕400字作文
我们眼中的花坛,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乐园
我们学校里的花坛作文500字
美哉,我们学校的花卉架
雨燕座和花月夜有什么区别(雨燕座和猎户座的区别)
人活在世上就有经历,有珍藏,有记忆……我们经历了阳光,经历了花季;经历了坎坷,经历了顺利;经历了痛苦,经历了磨砺……我们长大,我们成熟,我们心中珍藏了多少美好的记忆,我们总想高歌一曲 请拿起你的笔,驰骋在“生活”的大道上,以“     ,成为我的黄金记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言之有事”,“言之有情”。 平顶山市华英学校2013

网址: 我们学校有座山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1336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火龙果种植技术》(怎样种植火龙
下一篇: 霸王花是不是就是火龙果的花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