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07:40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伍银 通讯员 易洪
近日,记者从常德市园林绿化研究所获悉,该所近年来针对传统绿化植物品种单一、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潜心攻关,通过系统性引种驯化工作,从累计引种的200多种潜在优良植物中筛选出40余个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的新优植物品种推广应用。
“这绝非简单‘搬运’植物,而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从资源评估到逐步驯化,确保植物能适应本地环境。”常德市园林绿化研究所植物研究室负责人易洪介绍,筛选出的40余个新优植物品种涵盖色叶乔木、花灌木、特色地被等类别,在耐瘠薄、抗旱节水及净化空气等方面表现突出,精准契合节约型、生态型园林的建设需求。
如今,这些来自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已转化为市民身边的风景,在常德多个公园、主干道及街区的推广应用面积超万平方米,生态与景观效益显著。其中,精心选育的花期一致、花量繁密、抗性强的日本晚樱优良品系,造就了高山街“樱花路”城市IP;驯化后的墨西哥鼠尾草、翠芦莉、银姬小蜡等,在沾天湖环道、桃花源路、屈原公园、滨湖公园等地绽放,形成繁花似锦的景观;科研团队成功攻克狐尾天门冬越冬难题后,该植物成为花境搭配中的常绿亮点。
这些新优植物不仅丰富了城市绿化色彩,还在调节微气候、涵养水源、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桃花源里的城市”的生态内涵。
终审: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