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福建日报头条】仙游乡村振兴:“沉睡地”变身“致富田”! — 新京报

【福建日报头条】仙游乡村振兴:“沉睡地”变身“致富田”! — 新京报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15 02:44

仙游盘活闲置用地,推动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项目建设

“沉睡地”变身“致富田”

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郑志忠

近日,在仙游县度尾镇度峰社区恒隆园艺标准化大棚内,一垄垄朱顶红植株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人正熟练地采收成熟的朱顶红种球。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去年种植的朱顶红已达到采收标准。

恒隆园艺大棚内,一垄垄朱顶红植株郁郁葱葱、长势喜人。(陈盛钟 摄)

原产于南美洲的朱顶红是一种多年生的球根草本花卉,以其硕大的鳞茎以及绚丽多彩的花朵著称。“朱顶红常被视作喜庆吉祥的象征,是很多人喜欢的花卉之一。”恒隆园艺负责人刘德龙说,朱顶红最适合在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仙游的气候特征,为朱顶红的生产栽培提供了有利条件。

恒隆园艺是一家省级花卉龙头企业,总部位于漳州龙海。去年8月,该公司落户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引进多个朱顶红品种。眼下,这里栽种了300亩、约260万株朱顶红,成为全省最大的朱顶红培育基地,今年种植规模有望扩大至500亩。

佳沃莓好拾光蓝莓种植基地。(陈盛钟 摄)

据了解,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已完成1600亩土地租赁,吸引恒隆园艺、众志成花卉、佳沃莓好拾光等9家花卉种源生产企业及果蔬种植大户入驻,成为莆田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

很难想象,一年前,这座颇有人气的农业园区还是一片荒废的田地。

在度峰社区,提起利农蔬菜基地几乎无人不晓。2023年,该基地因经营不善倒闭。那一年,因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基地内近四成大棚设施遭到破坏,由于没有资金修复,上千亩田地逐渐荒废。

因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基地内大棚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到这里考察时,眼前大棚倒伏、荒草丛生,让人惋惜。”福建省溪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亚平说。不过,他从中发现了商机:基地内农田集中连片,田间道路宽敞平坦,一旁就是木兰溪河道,水源充沣、风光旖旎,正是建设农文旅园区的理想之所。

去年7月,福建省溪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划投资1.33亿元,推动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涵盖花卉交易中心、球根花卉种源扩繁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打造集品种研发、生态种植、科普教育、文旅开发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体。

空中俯瞰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项目一角。(受访者供图)

“基地推行稻花轮作模式,不仅改善了土壤肥力,降低了稻田病虫害率,也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陈亚平说,土地流转后,度峰社区每年土地租金收入就有180万元,比之前翻了一番。基地目前固定用工120人,每人每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另有100名左右临时工,每月可增收千元以上。

7月5日,2025年“需求+”三下乡行动暨第十二届夏雨雨人夏令营在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启动。来自全国30所高校的226名青年学子齐聚于此,共赴一场理论与实践交织的乡村振兴之约。为期19天的夏令营还将开展乡村美化改造、助农直播带货、生态农业服务、民宿提升、乡土文创设计、“三农”培训与支教等多个实践项目。

第十二届夏雨雨人夏令营在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启动。(受访者供图)

本月初,溪畔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建成投用,这是该基地接待的首个夏令营活动。科普教育基地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约60亩,建有露营地、会场、宿舍、食堂等功能区域,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住宿。陈亚平介绍,基地刚投用不久,他们就接到3个夏令营、4个企业团建活动预约,总人数超过400人。

参加夏令营的青年学子正在打饭。(陈盛钟 摄)

帐篷、投影仪、烧烤野餐、儿童游乐场……在科普教育基地的露营地内,各式各样的休闲场景,将这里打造成家门口的“诗和远方”。陈亚平说,基地将开辟户外种植场地用于研学劳动实践,同时开设花卉科普、插花培训等课程。

孩子们在露营地内玩耍。(受访者供图)

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度尾镇“柚相邻”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示范片区的度峰社区、洋坂村、剑山村、中岳村、帽山村5个村(居),集体投资入股溪畔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板块,以“年化保底收益8%+绩效分红”模式,共享发展红利。

科普教育基地内的露营地。(陈盛钟 摄)

“我们依托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整合周边田园风光、农事体验、特色餐饮、民俗表演等,打造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及以花卉、乡野美食、乡村文化、特色民宿为主题的全新农文旅融合品牌。”度尾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蔡金坤说。

来源:福建日报莆田观察

编辑:林晓媛

一审:朱贞凡

二审:陈立杭

终审:吴建辉

相关知识

玉门:花卉制种扮靓乡村美景 点亮致富“钱”景
民勤:种植羊肚菌 “冬闲田”变“致富田”
新京报
高标准农田改造结硕果 宜昌枝江千亩油菜花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盐城盐都:小草莓变身“致富果”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小黄花发展大产业 变身乡村振兴“致富花”
缙云“稻药轮作”变冬闲田为“致富田”
绿色金融故事翻新上演:钢铁中心变身“花果山”走出乡村振兴样本
广州农商银行:唤醒农村沉睡资源,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沃土
打开思想解放“总开关” 铺展乡村振兴“新画卷”

网址: 【福建日报头条】仙游乡村振兴:“沉睡地”变身“致富田”! — 新京报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1066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龙须树养殖 *** 怎么做,龙须
下一篇: 龙须树的养殖需要注意什么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