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10-12 12:47

#中国地道风物#

不论是种粮食作物还是种植果树作物,不论是种植瓜果蔬菜还是种植花卉苗木,也不论是种植大田露地作物还是搞温室大棚作物种植——在作物遇到苗株长势不良、根系生长受抑、开花结果异常、孕穗灌浆困难的时候,在作物遇到高温、低温、干旱、水涝、连续阴雨雪天、光照连续不足的时候,在作物需要增强长势、控旺抑长、扦插生根、保花促果、无籽化处理的时候,在作物需要膨大果实、促进上色、增加甜度、促进早熟、抗寒抗旱、预防早衰的时候,以及在作物需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单重、改善外观卖相、提升口感品质的时候,除了田间各类常规管理以外,大家会想到什么?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如果农技小背篓没猜错的话,我相信很多人的脑子里第一时间就会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说,在当下气候寒冷的冬季,特别是遇到冰雨、大雪、寒流、冷空气以及倒春寒等大幅降温天气侵袭的时候,估计很多农民朋友(有经验都懂)都会通过提前对作物喷打植物生长调剂的方法,以此来增强作物的抗寒防冻能力、避免作物发生低比较严重的低温冻害而减产。

今天这篇文章,农技小背篓就想重点给大家说一说市面上的常见性植物防冻剂种类,说一说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功能作用,说一说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当如何正确挑选与如何科学使用,说一说大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错误认识,说一说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上经常犯的一些错误,说一说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害特征及补救防治办法(分本篇和下一篇两篇文章)。因为农技小背篓发现——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这把“双刃剑”,很多农民虽然知道、虽然常用但经常用不对、用不好(选对用对了效果显著且使用起来事半功倍,选错用错了对作物危害大或使用后多花人力财力而事倍功半)。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这篇文章介绍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文章的篇幅也会比较长,但大家只要认真看完了就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下面先从正确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始讲起。

一、分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不同作用

从目前登记销售的所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上来看,我们可以从总体上把植物生长调节剂划分为以下三大分类:

第一类:植物内源激素类

这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作物自身分泌产生的,作物本身就有这些激素,我们一般把它叫做植物激素、植物内源激素、植物天然激素。植物内源激素主要包括六大类,既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素类、脱落酸类、乙烯类、油菜素甾醇类(这每一大类中又含有多种小类)。

正常情况下,植物激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很低的用量下就有效果:株体低浓度含量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会促进作物的生长、加快作物生长速度,但在株体内部含量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又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延缓作物的生长速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第二类: 植物外源激素类

这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不由作物自身分泌产生的,作物体内本身没有这些激素,而是由人工提取或淬炼合成的,我们一般把它叫做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外源激素、植物化学激素(我们平时常说常用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是这种),虽然这些植物外源激素是人工合成的,但它们使用到作物上的效果大体上是与植物内源激素差不多的,不同用量浓度会作物生长发育起到不同的作用。植物外源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非常多,像大家常用的复硝酚钠、萘乙酸、吲哚乙酸、2,4-D、烯效唑、多效唑、矮壮素、助壮素、防落素、激动素、青鲜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利、三十烷醇、苄基氨基嘌呤、氯吡脲、PBO等,都属于人工合成的植物外源激素。

注意:不同种类的植物外源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具有不同的作用,常见的主要功能作用如: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茎叶生长、促进发芽生根、促长控长、促进花芽分化与抑制花芽分化、促进新稍停长老熟、提高开花坐果率、延长花期、诱导雌雄花转变、促花促果、保花保果保叶、疏花疏果疏叶、果实无籽化处理、防寒防冻、抗旱耐热、促进果实着色增甜、改善表光卖相、增加单重提高产量、促进早熟成熟、延缓苗株衰老时间、瓜果蔬菜保鲜延长耐储期等等。(后面会具体给大家介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功能作用与使用方法)。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第三类:植物生物刺激类

这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指的是含有生物成分或有益微生物(如通过添加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这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作物体内没有且由人工合成制造的(如通过发酵、分离、提取、合成等化学方式),我们经常把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叫做植物生长刺激素、植物活性剂、植物助长剂、生物活性剂、土壤改良剂等。

这类植物生长刺激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所使用的主要对象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土壤(一般使用在作物根部周围土壤中,少数也可以使用在作物茎叶上),它的主要功能作用是从作物播种到成熟整个生育期帮助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提高水肥养分吸收利用率、增强作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如抗病虫害、抗寒抗旱、保护根系等)、抗逆,以及帮助作物有个更加健康适宜的根际土壤环境、帮助作物能够更好的实现增产增收。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这种植物生长刺激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常见的种类主要有腐殖酸类、氨基酸类、海藻酸类、鱼蛋白类、壳聚糖类、微生物菌类等及含有上述成分的物质。这类植物生物刺激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前农技小背篓给大家分别都介绍过了,这篇文章里就不再具体介绍了。

以目前来说,我国农业上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非常多(多达数百种),但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普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里面的主要有效成分相同)、大部分都属于化学合成的物质(易残留、易药害、易破坏环境)。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二、正确认识对待植物生长调节剂,既不可过度夸大、过度依赖,更不可能盲目排斥、过度敌视

第一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合理使用作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近些年发展的比较快,市场上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层出不穷,在作物遇到不良天气环境情况(如干旱、严寒、连阴、寡照、低温、高温等)、遇到根际土壤环境不良时(如酸、碱、盐、板等)、遇到生长发育不良情况(如难发芽、难生根、难开花、难坐果、难保果、易落花、易落果、上色差、甜度低、不长苗、不灌浆、不膨果),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正确挑选对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且科学合理的去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干预与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就可以帮助作物更好的抵抗不良天气环境、更健康茁壮的生长发育、更好的长苗开花结果、更多的增加产量、更优质的改善品质。

而且只要大家植物生长调节剂选的对、用的巧、用量刚刚好,植物生长调节剂用到作物上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花钱投入少、回报收益高”的突出效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从这一点上来说,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农业生产与作物种植管理上不可或缺的东西,科学合理的使用它能帮助作物更好的正常健康生长、能够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种植收益。但这个前提是你必须真懂、真会选、真会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二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盲目不合理使用作物生长发育具有负面的危害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很多农民朋友不会用啊,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弄不明白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功能作用、搞不清楚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哪种作物上或作物哪个生长阶段或作物哪个部位使用最合适,弄不明白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在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具体用量与浓度,搞不清楚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如何复配使用、搞不清楚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与其他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如何复配使用,由此很多农民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长经常因为盲目跟风使用、凭经验盲目乱用乱配、随意增加或减少实际用量浓度、经常选错种类、用错时间、打错作物、喷错部位等原因,进导致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而导致作物发生了药害或者导致作物使用后没效果。(盲目追求使用效果而盲目用量过大、浓度过高、残留超标等是常见性问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那么,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会作物带来哪些具体药害症状呢?农技小背篓下面简单给大家举几个离子:

比如说控旺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过大发生药害,会造成作物出现苗株矮小不长、叶片变的小/厚/脆/畸形/、地下根茎块变小、顶部小芽新叶丛生、下部老叶提前黄枯脱落等。比如说桃树、西瓜等作物不适合使用复硝酚钠。比如说2,4-D用量过大或发生药害会造成叶柄变软叶片下垂、心叶翻卷畸形、顶部生长点萎缩枯死、空洞果/畸形果/开裂果大量增多、严重者整棵苗株萎枯死亡。

比如说赤霉素用量过大或发生药害会造成作物发生幼果僵果、果面开裂、果味发涩以及作物贪青旺长成熟期推迟。比如说复硝酚钠用量过大或发生药害会造成作物生长停滞、苗株萎焉发黄、大量落花落果、小果/畸形果/空心果增多以及作物中后期容易早衰拉秧。比如说防落素用量过大发生药害会造成作物矮小、叶片向上内卷、开花量和坐果率下降、落花落果量增多等。比如说膨大素用量过大发生药害会造成瓜果导致畸形果、裂口果、早掉果大量增多以及植株早衰枯死、肉质口感风味变差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第三点: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万能”的、不能盲目乱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可以帮助作物健康生长、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但咱们农民朋友千万不要把它当做“万能”的药物去使用,它需要配合水肥等各项田间管理才能获得更好的增产提质效果,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两个字上——调节作物生长状态、调节作物发育进程,从而以“调节”的作用调控作物实现更好的长势、更高的产量、更优的品质。

在这一点上,大家一定要明白几个道理:①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万能”的,它既不能直接替代其他肥药,它不是任何作物、任何生长期可以使用的;②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万能”的,它使用后的见效速度比较慢、不能达到前面使用后面见效的立竿见影效果(甚至有时使用后它已经发挥出了效果而你在作物表面上看不出来),盲目见效快是不对的;③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万能”的,它的使用次数、使用间隔、使用频率、使用量、使用浓度以及使用方法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盲目使用、随意乱用彻底不行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第四点: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畏之如虎”、“谈之色变”

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药物范畴,科学合理的使用它(适时、适量、按需使用,懂原理、懂药效、懂用量、懂用法)可以帮助作物调整长势、提高亩产、改善品质和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收益,但由于过去很多农民过度使用或盲目不合理使用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由此导致社会上很多人对植物生长条调节剂存在很大的误解和疑虑,甚至还有很多人对它十分排斥而“谈之色变”。

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属于药物,但国内外绝大部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低毒性或微毒性的,而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量都是非常小的(大部分单次使用量只有寥寥几毫升、几克或一二十毫升、克),只要大家不是过频、过多、过量的去使用它(过度使用会造成作物发生药害而降低产量和品质,一般农民也不会过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到作物上的残留量都非常低(作物自身就会逐步降解吸收到体内的药物),即使有农民偶尔错误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发了作物药害,这一般也只会影响作物的长势、产量、口感、卖相、成熟期等方面,而不会影响到我们广大食用者的身体安全。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所以,咱们农民要学会科学合理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控作物健康长势、促进作物实现高产优收,咱们广大民众也没必要过度担心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身体的危害而片面性直接将其“拒之千里”,比如过去社会上流传的那些“黄瓜带花是使用了激素或避孕药”等类的传言,最后证实都是以讹传讹的谣传。

下一篇给大家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6种常见使用方法、8大常见使用误区,以及常见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20种主要功能作用、10种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害特征及药害后补救方法。

相关知识

教你全面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
这样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小心“费力不讨好”!
植物生长调节剂怎么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5大使用误区!
植物生长调节剂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莫入误区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误区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分为以下6大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简述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网址: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三大分类要分清,正反两面效果认识不能偏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0344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生长调节剂完全手册!
下一篇: 天然芸苔素+生物刺激剂花粉多糖,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