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活动的习性.doc
PAGE PAGE 1 蜈蚣活动的习性 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开始活动觅食。 蜈蚣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岩石和土地的缝隙大多能通过或栖息。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多时,可引起互相厮杀而死亡。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及饮水充足时也可以几十条在一起共居。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昆虫类。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 蜈蚣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较大,所以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活动习性,现将蜈蚣活动的习性分享如下: 1、季节性活动特点 蜈蚣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很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晚春或初夏,蜈蚣蛰伏结束后,起蛰开始活动。当温度超过10℃时,蜈蚣从地下爬出,向上运动,并开始外出觅食,这时蜈蚣喜欢到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吸收太阳的热量,以恢复身体的机能。 初夏至初秋,这一段时间温度很高,蜈蚣的活动也最活跃,充满活力。蜈蚣在夏季里经常外出觅食,并出窝爬行,在感到温度较低时,出来活动更频繁,感到温度高、光线强烈时就躲在光线较暗、阴凉的地方。 到了秋天,随着气温的降低,活动逐渐减少,活力减弱,行动开始迟缓,不爱活动,且取食频率降低。在野外很少见到蜈蚣爬行。 冬季来临,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蜈蚣已不在外面活动,开始钻入土中冬眠,为适应冬眠而把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到最低水平,一直到来年春天再缓缓爬出地面。 2、昼伏夜出的特性 在夏季活动旺盛的季节里,可以观察到蜈蚣昼伏夜出的特性。在白天,尽管也在窝内活动,但往往不离开窝到外面去采食,而到了晚上,蜈蚣常常爬出窝去捕获昆虫作食物。这是蜈蚣适应自然的结果,因为在夏天昆虫夜里静止的多、活动的少,容易捕捉。再者晚上活动相对比较容易避开天敌的攻击和人的干扰。夜间活动时,上半夜比较活跃,下半夜就回窝静止,因为下半夜气温已经降低。
相关知识
蜈蚣活动的习性
蜈蚣的活动特点 蜈蚣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蜈蚣的生活习性
蜈蚣的生存环境及习性
蜈蚣的习性及食物
花露水招蜈蚣还是驱蜈蚣 蜈蚣的生活习性
蜈蚣的养殖条件及生活习性 蜈蚣
防治蜈蚣
野生蜈蚣的活跃时间和习性揭秘
蜈蚣的生物学特征.doc
网址: 蜈蚣活动的习性.doc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400821.html
上一篇: 关于养殖蜈蚣的时候,需要知道它的 |
下一篇: 蜈蚣:神奇的多足药用生物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