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法则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管理定律 AL续 安慰剂效应卢维斯定理 阿尔巴德定理蓝斯登定律 暗箱模式蓝斯登原则 阿尔布莱特法则垃圾桶理论 阿姆斯特朗法则蓝柏格定理 阿什法则雷鲍夫法则 艾奇布恩定理懒蚂蚁效应 阿罗的不可能定理牢骚效应 艾德华定理洛克忠告 艾科卡用人法则拉图尔定律 阿伦森效应鲁尼恩定律 暗示效应拉锯效应 安泰效应M 氨基酸组合效应木桶原理 B墨菲定律 彼得原理蘑菇管理定律 不值得定律马太效应 贝尔效应名片效应 保龄球效应米格—25效应 布里特定理马蝇效应 比伦定律末位淘汰法则 柏林定律麦克莱兰定律 巴菲特定律目标置换效应 彼得斯定律梅考克法则 白德巴定理摩斯科定理 布利丹效应美即好效应 波特定律马斯洛理论 布利斯定理曼狄诺定律 波特法则冒进现象 布朗定律毛毛虫效应 伯恩斯定律摩尔定律 布利斯原则木桶歪论 名人效应 拜伦法则N 冰淇淋哲学鲶鱼效应 比林定律南风法则 邦尼人力定律尼伦伯格原则 玻璃天花板效应凝聚效应 巴纳姆效应纳尔逊原则 半途效应希尔十七项成功原则 贝尔纳效应鸟笼效应 贝勃规律O 边际效应奥卡姆剃刀定律 菠菜法则奥格威法则 标签效应奥狄思法则 杯子理论奥美原则 弼马瘟效应欧弗斯托原则 搬铁块试验P C螃蟹效应 长尾理论帕累托法则 刺猬法则帕金森定律 长鞭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磁石法则破窗效应 磁力法则皮尔斯定律 蔡戈尼效应皮京顿定理 从众效应皮尔·卡丹定理 权威效应披头士法则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攀比效应 超限效应Q 全球化链条定律群体压力 传染效应乔布斯法则 参与定律犬獒效应 成事定理青蛙法则 拆屋效应乔治定理 出丑效应秋尾法则 D强手法则 多米诺骨牌效应齐加尼克效应 达维多定律情绪效应 倒金字塔管理法R 定位法则热炉法则 大荣法则柔性管理法则 杜利奥定理儒佛尔定律 杜根定律洛克定律 迪斯忠告人性定理 灯塔效应|锐化效应 达维多夫定律S 德尼摩定律三强鼎立法则 杜嘉法则手表定律 杜邦定律水坝式经营法 登门槛效应首因效应 叠补丁效应生态位法则 等待效应 德西效应 狄伦多定律 多看效应 E生鱼片理论 250定律隧道视野效应 恶魔效应 F500强企业经典管理法则 反暗示效应 弗洛斯特法则双木桶理论 辐射效应失真效应 适才适所法则 飞轮效应史坦普定理 弗里施法则史华兹论断 肥皂水效应舍恩定理 凡勃伦效应史提尔定律 法约尔原则斯坦纳定理 费斯诺定理矢泽定律 费斯法则“4+2”法则 复壮效应思维的定势效应 反馈效应社会惰化效应 反木桶原理苏东坡效应 弗洛伊德口误森林效应 峰终定律 G圣人理论 声誉磁场 光环效应T 格雷欣法则同仁法则 身体语言 古狄逊定理跳蚤效应 沟通的位差效应特雷默定律 管理沟通论踢猫效应 沟通无限论托利得定理 古德曼定理特里法则 古德定律铁钉效应 格利定理蜕皮效应 孤峰原理汤水效应 果子效应托伊论断 过度理由效应投射效应 过度学习效应同群效应 功能固着心理头鱼理论 感觉剥夺实验鸵鸟政策 铁锹试验 态度改变—糖果实验W 感情效应王永庆法则 共生效应韦特莱法则 箍桶理论威尔逊法则 乌兹纳泽定律 H威尔德定理 花盆效应翁格玛丽效应 花生试验 环境蓄势 黑洞效应 蝴蝶效应沃尔森法则 霍桑效应沃尔顿法则 华盛顿合作定律沃森定律 猴子理论王安论断 互惠关系定律韦尔奇原则 杰亨利法则温德定律 海潮效应无折扣法则 横山法则沃特曼定律 海恩法则武器效应 猴子大象法则X 赫勒法则新木桶定律 信心获得咸鸭蛋理论 怀特定律斜坡球体定律 哈默定律夏皮罗法则 坏苹果法则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霍布森选择效应希望效应 海因里希法则虚荣效应 和谐定理Y 哈罗效应羊群效应理论 亚佛斯德原则 J“100-1=0”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鱼缸理论 激励倍增法则影响世界的100个定律 金鱼缸效应蚁群效应 吉格勒定理雅格布斯定理 吉尔伯特定律印刻效应 吉格定理150定律 吉德林法则Yerkes-Dodson法则 竞争优势效应约翰逊效应 监狱角色模拟实验野鸭精神 棘轮效应邮票效应 近因效应优先效应 经验的逻辑推理效应优势富集效应 金属切削试验延迟满足实验 K因果定律 苛希纳定律异性心理 快鱼法则雁阵效应 异性效应 酝酿效应 拥有效应 坎特法则Z 卡贝定律智猪博弈理论 克里奇定理坠机理论 柯维定理自来水哲学 卡尔岑定理煮蛙效应 刻板效应自吃幼崽效应 L自我参照效应 雷尼尔效应自我选择效应 零和博弈帐篷理论 柯维定理最高气温效应 卡尔岑定理詹森效应 雷尼尔效应责任分散效应 蟑螂效应 座椅舒适感 [编辑]生态位法则也称“格乌司原理”、“价值链法则”
目录
[隐藏]
1 什么是生态位法则 2 生态位法则的来源 3 生态位法则的启示 4 生态位法则的案例[2] 5 参考文献生态位法则原指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
后来,企业经营管理学借鉴了这条原理,用以解释随着市场份额的相对缩小,竞争的日趋激烈,提供同质产品或相似服务的企业中,只有不断强壮自身或者开拓其他生存技能的那部分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1]应用在企业经营上就是,同质产品或相似的服务,在同一市场区间竞争难以同时生存。
以我国近十几年来高速发展的IT行业为例,联想、腾讯等都是在自己的生态位里不断演练技能、淘汰弱者之后的优秀企业。
俄罗斯人格乌司,将一种叫双小核草履虫和一种叫大草履虫的生物,分别放在两个相同浓度的细菌培养基中,几天后,这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都呈s形曲线增长,然后,他又把它们放入同一环境中培养,并控制一定的食物。l6天后,双小核草履虫仍自由地活着,而大草履虫却已消逝得无影无踪。经过观察,并未发现两种虫子互相攻击的现象,两种虫子也未分泌有害物质。只是双小核草履虫在与大草履虫竞争同一食物时增长比较快,大草履虫被赶出了培养基。
接着,格乌司又做了相反的一种试验,他把大草履虫与另一种袋状草履虫放在同一环境中进行培养,结果两者都能存活下来,并且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水平。这两种虫子虽然竞争同一食物,但袋状草履虫占用的是不被大草履虫所需要的那一部分食物。
大自然中,凡存在者就有自己的“生态位”,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若同时在一个区域必有空间分割,即使弱者与强者共处于同一生存空间,但弱者仍然能够容易地生存,所以鹰击长空,鱼翔潜底,没有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在食物依赖上也完全不同,有吃肉的就必有吃草的,吃肉吃草的分时供应,狮子白天显威,老虎傍晚横行,狼深夜觅食。这是一种“生态位”现象。人们把格乌司的这种发现称为“格乌司原理”。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因为生物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人类都具有。
每个人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即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经验、行业趋势、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位置。人们在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时,往往喜欢从资金、产品、市场来寻找原因,很少有老板是从生态位的角度来寻找原因的。这里所说的“生态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一是自己所需要的生态环境。所谓“生态位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社会环境为文化、观念、道德、政策等。生态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又对人的创业有直接影响。
同时, “生态位法则”,对我们今天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竞争谋略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按格乌司原理,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生态位,但并不排斥其他物种的侵占,如一山不容二虎,并不是说A山的老虎不能到B山,老虎饿了哪里都能去,不过去了就会发生一场生死搏斗,这种现象在商界叫市场竞争。企业的产品在刚开始进入某个特定市场时,往往没有竞争对手,形成原始生态位或竞争前生态位或虚生态位。但是,只要市场是开放的,均衡的,很快就会有其他竞争者大举进入该市场,形成生态位的部分重叠。如果市场容量极大,大家尚能暂时相安无事,但随着市场份额的相对缩小,竞争就会日趋激烈。企业无论大小强弱,都要像狮子与羚羊一样训练快速奔跑,否则你就会被吃掉。
可以这么说,吃老鼠的猫即使成了老虎,充其量也只能吃狼吃狗,决不能吃狮子吞大象,这就是“生态位现象”。一个企业的成败的原因有很多,“生态位”应该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它要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好企业并不是一年能赚几个亿或几十个亿的企业,而是长盛不衰的企业。自然界检验一个物种成功的尺度,是看这个物种是否能延缓下去,而检验一个企业的成功尺度是看这个企业能否生存下来,能否长久生存下来。做企业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赛跑。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不是强大,而是生存,能生存就是最好的企业,偏离自己的生态位去做强者的企业,非垮不可。世界上的好企业都是百年不衰的企业。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120年)、可口可乐公司(115年)、吉列安全剃刀公司(100年)、法国的人头马白兰地酒业公司(241年)等。而这些百年不衰的公司往往都是选准了自己的生态位。这些企业既是强者又是适者。强者与适者的结合,是对自己“生态位”的高度发挥。在动物界,老虎是强者,但因为人们的开发,老虎在慢性饥饿中减少,而被视为弱者的老鼠,人们虽然天天灭,然而还是到处都有,因为老鼠的生态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它可以避开老鼠药和人们的棍棒生存。因此,谁适应大自然创造的法则就可以生存下来,否则就灭亡。
诞生于2006年的“I Do全球婚戒典范”,是恒信(HIERSUN)钻石机构旗下一个专门经营婚戒的品牌,当恒信企业的品牌经营模式在珠宝市场被其他品牌效仿的时候,他们则看准了婚戒市场的市场缺口,成功打造了一个定位精准、品质精良的“I Do全球婚戒典范”品牌。经过四年的市场考验,“I Do”以不断递增的市场份额证明了它不凡的品牌魅力和成功的商业模式。如果解析一下“I Do”的品牌定位,就不难发现它所选择的市场突破缺口注定了其成功的必然性。
“I Do”的成功必然性之一,是其精准细分的市场定位。据中国时尚品牌网的分析显示,在美国,超过30%消费者购买钻石是因为结婚;而在中国,超过76%的消费者购买钻石是因为结婚。基于消费者所构成的这种固有文化背景下,结婚时购买钻石饰品自然成为了一个必要环节。即便是经济危机席卷,不会举办奢华的婚礼,但对于钻戒的需求仍然不会改变。因此,这就是“I Do全球婚戒典范”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取决的一个先决条件。
“I Do”的成功必然性之二,是其高品质的品牌文化。产品设计理念延续的是浓厚的欧洲婚姻文化气息,以及频频突破传统的创意,“I Do”这种注重设计,注重文化理念的产品定位,也是注定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I Do”的成功必然性之三,是其完善的差异化营销策略体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珠宝行业,已经逐渐形成以品牌形象和价值为核心的品牌竞争,“I Do”除了具备一般商品的属性之外,它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最大特征就是投资保值以及情感传递的诉求。它以其独特的体验式营销定位,将情感诉求渗透在品牌推广的每一个环节,从本质上与其他珠宝品牌有所区分。因此,“I Do”正是放眼于独具创意的品牌传播和大量的广告投放,才使得品牌在短时期内让大家熟悉并赢得广大准婚族的认可。
综上所述,在中国这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既竞争残酷又市场广阔的珠宝海域中,“I Do全球婚戒典范”正是找准了市场缺口,弥补了珠宝生态环境下市场细分中的那部分空白,并凭借企业品牌精准的市场定位、高品质的品牌文化以及近乎完美的差异化竞争策略选择,才闪烁着如此夺人眼球的光彩,同时也令消费者找到了购买珠宝最初的情感诉求。根据“生态位法则”的原理,各珠宝企业若要更好的生存,就应该像恒信(HIERSUN)钻石机构那样不断根据市场细分中的缝隙找到适合企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形成品牌优势,只有如此才能在珠宝市场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下争取到市场份额。因此,当前国内外珠宝产业的市场竞争,已经逐渐由以品牌形象和价值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取代了价格竞争、产品竞争,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和走势。
↑ 生态位法则[J]. 时事报告, 2010(6):66-67. ↑ 谢瑾, 张荣红, 郭文瑞. "生态位法则"视角下的珠宝企业品牌差异化竞争策略探析[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1(09):57-59.相关知识
生态位法则
85-什么是生态位法则
生态位(关于生态位介绍)
生态位
生态位是什么
C037 什么叫生态位?怎样卡生态位?
什么是生态位
“生态位”的概念辨析
生物的生态位与生态需求.pptx
植物的生态适应与生态位.pptx
网址: 生态位法则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95066.html
上一篇: 不同叶幕类型对‘摩尔多瓦’葡萄果 |
下一篇: 严重可危及生命!这个水果出现“红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