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中国古生物学家大戟科花粉形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古生物学家大戟科花粉形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28 23:59

  图为研究标本列表、采集地区与关键结果(大戟科花粉类型多样性)。南古所 供图

  中新网南京10月23日电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3日消息,该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山大学等机构合作研究了中国南方地区大戟科花粉形态类型,为化石花粉分析补充了重要的参考与现代对比资料。

  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Palynology。

  科研人员介绍,广义的大戟科植物具有丰富多样的类群(6亚科300多属),物种数量多(8000多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生活型与生境差异显著,有高大的热带树木到藤本、灌木,有一年生到多年生草本,也有多肉类型到水生植物类型。

  在中国,大戟科有75属约400多种,但目前仅有约40属60多种植物的花粉得到形态学研究与描述,有些属的花粉形态类型又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因此,现代花粉形态研究的不足制约了化石花粉的准确鉴定与归类,从而导致了基于花粉分析的古植被、古生态与古气候解释的偏差甚至错误。

  为了提高研究地史期间大戟科植物类群的系统分类与演化、古植物地理环境与古气候解释的精度,科研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大戟科的花粉形态的补充研究。

  为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毛礼米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杨士雄副研究员、中山大学郑卓教授等合作研究了中国南方地区大戟科(4亚科21属34种)花粉形态类型。

  据科研团队介绍,本研究取材于中国南方地区野外现生标本与标本馆的蜡叶标本,进行了详细的光学显微形态学观察,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显微图像。研究系统描述了34种花粉形态特征,总结了主要亚科的花粉形态类型与鉴别特征。

  研究发现,4个亚科的花粉形态在形态与大小上均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形态上从球形、扁球形和长椭球形等;根据萌发孔与沟的形态特征,可见“窄十字型”与“宽十字型”,还有其它亚类型;花粉大小差异明显,粒径从13.5μm(微米)到75μm,但大部分花粉均小于30μm;花粉外壁纹饰结构多样,有疣状构成的网状排列模式、不同网眼大小与纹饰组成的网状结构、颗粒-模糊的网状结构等。

  针对这些形态学特征,该研究详细讨论了部分亚科的属间和种间花粉类型鉴别的可能性局限性,为地层的化石花粉鉴定,特别是第四纪的大戟科花粉类型鉴定与归类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热点推荐

相关知识

南京古生物所等对侏罗纪柏科植物化石重建取得新进展
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中柏科植物化石——刺苞澳洲杉木研究取得新进展
被子植物花粉性状演化系列研究在唇形分支中取得新进展
世界十大生物学家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目前已知最早单子叶植物化石
枣品种花粉形态学研究
关于建立“中国植物与花粉形态数据库”
被子植物单子叶分支花粉性状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蔷薇分支I非固氮支系花粉性状演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王红研究组在被子植物单子叶分支花粉性状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网址: 中国古生物学家大戟科花粉形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856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蝗虫能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下一篇: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我国部分地区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