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这句话所治愈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此句出自清代诗人袁枚《苔》一诗,全篇为:“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随园老人,钱塘人氏,乾隆年间进士,官至江宁知县。四十岁辞官后,他隐居金陵小仓山,筑随园以寄情山水,诗文崇尚性灵,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这首诗作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时值袁枚为恩师尹继善贺寿而作,借苔藓之微小喻示生命平等之理,暗含对师长“处逆境而有所成”的赞颂。
首句“白日不到处”以环境之阴翳暗喻人生困境。苔藓多生于背阴潮湿之地,阳光难以触及,恰似世人常遇之冷遇与局限。然次句“青春恰自来”陡然转折,揭示生命本真的力量——无需外力催发,苔藓自能萌发绿意,此“青春”非指季节,而是生命内在的蓬勃生机。后两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形成强烈对照:苔花虽仅米粒般微小,却效仿国色天香的牡丹绽放姿态。此处“学”字尤为精妙,非简单模仿,而是精神层面的主动选择,暗含对传统价值体系的突破。
诗中颠覆了“以体量论价值”的世俗观念。牡丹虽艳冠群芳,却需沃土滋养;苔花虽卑,却能在瘠薄处自立。这种对比暗合庄子“道在屎溺”的哲学,揭示生命价值不依附于外在条件,而源于存在本身。如同《诗经》中“隰有荷华”与“山有扶苏”的并置,袁枚以植物喻人,宣示每个生命皆有绽放的权利。
“也学”二字蕴含双重张力:既是苔花对牡丹的致敬,更是对自身局限的超越。这种“学”不是攀附,而是以渺小之躯践行伟大之志。恰如王阳明龙场悟道时所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苔花之开,正是对“境由心造”的生动诠释。在物质匮乏处构建精神丰碑,恰是中华文化中“穷且益坚”的现代回响。
若将牡丹视为“既定成功范式”,苔花则象征着突破路径依赖的勇气。袁枚笔下的苔藓,恰似当代社会中那些不被看好的“逆袭者”——他们或许起点卑微,却以持续精进实现自我迭代。这种“学”的过程,暗合现代心理学中的“成长型思维”,强调能力可通过努力拓展,而非宿命所限。
乾隆二十九年的政治语境为这首诗注入特殊意蕴。当时袁枚恩师尹继善以汉臣身份获乾隆重用,打破满汉藩篱。诗中“苔花学牡丹”的隐喻,既是对恩师仕途突破的礼赞,亦是自我心境的投射。袁枚辞官后筑随园,以“不仕无义”的姿态践行儒家精神,恰如苔藓在阴影中构建自己的光合世界。这种“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的情怀,使《苔》超越了单纯的咏物诗,成为知识分子精神自况的寓言。
在当今社会,此诗衍生出三重解读维度:
教育公平的隐喻:苔花如寒门学子,牡丹似精英教育,诗句呼吁打破资源垄断,让每个生命获得绽放机会。
职场生存的启示:提醒管理者重视“边缘创新”,那些看似微小的尝试,可能孕育突破性成果。
个体存在的确证:在消费主义裹挟下,诗句成为对抗“存在焦虑”的良方——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是否活出本真。
袁枚或许未曾料想,这首二十字的小诗会在两个半世纪后引发共鸣。当我们在钢筋森林中偶遇砖缝间的苔藓,不妨驻足细观:那些米粒般的蓓蕾,正以沉默的倔强,续写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东方叙事。从随园到元宇宙,苔花精神始终提醒着我们:真正的高贵,不在于模仿他人,而在于以自己的方式,在生命的画布上留下独一无二的痕迹。
相关知识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文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什么意思啊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科学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不是最好的选择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的“苔”是指()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全诗赏析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广西川苔草科植物寻踪
2024届高考作文专题训练: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网址: “今天被这句话所治愈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82268.html
上一篇: 手相图解大全 |
下一篇: 一本全面介绍塔罗历史的书籍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