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 小麦小花育性的遗传调控机制
小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小麦的花序类型为穗状花序并由许多小穗组成。每个小穗都会产生小花附在小穗轴上,小花的育性决定了每个小穗的穗粒数【1-2】。最近的研究表明,穗粒数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大于粒度变化的影响。在白色花药阶段(white anther stage),小麦的小穗通常可以产生多达12个小花原基,但是70%的小花在发育过程中中止【3-4】。小花育性对穗粒数及最终的作物产量潜力有很大影响,但是目前对其在小麦中的潜在遗传机制仍不清楚。
近日,日本National Institute of Agrobiological Sciences的Shun Sakuma, Takao Komatsuda以及德国Leibniz Institute of Plant Genetics and Crop Plant Research的Thorsten Schnurbusch 等在PNAS 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Unleashing floret fertility in wheat through the mutation of a homeobox gene 的研究论文,鉴定了一个影响小花育性和穗粒数的基因并探讨了其进化轨迹。
为了揭示小穗中可育小花数量形成的遗传基础,该研究首先对重组近交系小麦(硬粒小麦品种LDN和DIC-2A株系)的群体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DIC-2A中每个小穗平均产生2个籽粒,而LDN产生大概2.4个颗粒,LDN中小穗粒数的增加主要由于穗基部和中部籽粒数量增加导致。该研究发现LOD(log10 odds,优势对数计分法,遗传连锁的一种计算,定义为连锁基因的可能性数据与非连锁基因的可能性数据之比率的log10)得分最高的单个主要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定位于染色体2AL(占表型变异的61%)。进一步的回交重组系群体结果将小花育性的变化归因于基因Grain Number Increase 1-A (GNI-A1),其包含26个推定基因,其中一个可以编码HD-Zip I(homeodomain leucine zipper class I)转录因子。该研究使用RNA干扰(RNAi)沉默GNI-A1后,发现小麦每小穗产生的小花和谷粒数量显著增加,这表明GNI-A1对小麦小花的发育具有抑制作用。该研究还研究了小麦科植物中GNI1的进化,发现小花育性与倍性水平呈正相关,GNI1是由小麦科植物的基因复制进化而来,而有利于增加谷物产量的突变小麦进化过程中被选择。
The genes responsible for increasing grain number per spikelet.
参考文献
【1】Sakuma S, Salomon B, Komatsuda T (2011) The domestication syndrome genes re-sponsible for the major changes in plant form in the Triticeae crops. Plant Cell Physiol 52:738–749.
【2】Sreenivasulu N, Schnurbusch T (2012) A genetic playground for enhancing grain number in cereals. Trends Plant Sci 17:91–101.
【3】Guo Z, Slafer GA, Schnurbusch T (2016) Genotypic variation in spike fertility traits and ovary size as determinants of floret and grain survival rate in wheat. J Exp Bot 67: 4221–4230.
【4】Feng F, et al. (2018) The effect of grain position on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number and thousand grain weight in winter wheat in North China. Front Plant Sci 9: 129.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2/20/1815465116
相关知识
中国农业大学张英华课题组探索小麦整穗可育小花形成的动态调控基因网络机制
小麦小花发育差异性的生理基础及栽培措施调控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何跃辉/牛德—季节性因素调控小麦开花时间的分子与表观遗传机制
钟晋顺/孔凡江团队综述:禾本科和豆科复合型花序结构遗传调控机制的新观点
小麦小花发育差异性的生理基础及栽培措施调控研究的开题报告
遗传发育所在花的干细胞活性调控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PNAS】华中农业大学揭示柑橘雄性不育的遗传基础和关键变异
紫粒小麦花青素合成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科所研究揭示小麦幼穗发育基因调控特点
2023年11月17日 马 红:花发育ABC模型关键调控基因的结构保守性和转录后调控机制研究
网址: PNAS | 小麦小花育性的遗传调控机制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78578.html
上一篇: 玉米性别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获重要 |
下一篇: 成都生物所定位新的小麦穗发育调控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