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耐药性

耐药性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26 20:29

耐药性

来自医学百科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生物(尤指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抗药性的产生使正常剂量的药物不再发挥应有的杀菌效果,甚至使药物完全无效,从而给疾病的治疗造成困难,并容易使疾病蔓延。目前,多认为抗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基因突变造成的。抗药性变异一旦产生,就可以传给后代,并可以转移给原来没有抗药性的敏感菌(参见”药物敏感试验”条),使抗药菌逐年增加。为防止和减少抗药菌的产生,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改进和研制新的抗生素;二是坚持合理用药。由于抗药性的产生往往与用药剂量不足、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等用药不当的作法有密切关系,所以合理用药是防止和减少抗药菌产生的重要一环。比如严格按照抗生素的抗菌谱选用药物,必要时应先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使体内药物始终维持在合理的浓度,以求彻底杀灭病原菌而又尽量减少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必要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检查;不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等等。

药剂学的解释是 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耐药性的机理

(1)产生灭活酶:灭活酶有两种,一是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该酶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某些酶的产生为体质性(组构酶);某些则可经诱导产生(诱导酶)。二是钝化酶又称合成酶,可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的OH基或NH2基上,使抗生素失活。多数对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质粒介导的钝化酶,如乙酰转移酶作用于NH2基上,磷酸转移酶及核苷转移酶作用于OH基上。上述酶位于胞浆膜外间隙,氨基甙类被上述酶钝化后,不易与细菌体内的核蛋白体结合,从而引起耐药性。

(2)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如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外膜对青霉素G等有天然屏障作用;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水孔,或外膜非特异性通道功能改变,引起细菌对一些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括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细菌对四环素耐药主要由于所带的耐药质粒可诱导产生三种新的蛋白,阻塞了细胞壁水孔,使药物无法进入;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基甙类耐药除前述产生钝化酶外,也可由于细胞壁水孔改变,使药物不易渗透至细菌体内。

(3)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链霉素耐药菌株的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上链霉素作用靶位P10蛋白质发生改变;林可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系细菌核蛋白体23s亚基上的靶位蛋白质发生改变,使药物不能与细菌结合所致。某些淋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苯青霉素耐药,乃因经突变引起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使药物不易与之结合。这种耐药菌株往往对其他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也都耐药。

(4)其它:细菌对磺胺类的耐药,可由对药物具拮抗作用的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也可能通过改变对代谢物的需要等途径。

抗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的发现始于一九二八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弗来明(Alexander Fleming)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培养皿遭霉菌污染,很特别的是在那一团霉菌的附近细菌都无法生长,由此推论那霉菌必然有杀菌的能力才能使细菌无法生长,经过研究才发现霉菌会制造一种成分来消灭细菌,这是不同生物间互相对抗以求生存的一种手段,这种由生物体(如霉菌)制造来对抗另一种生物(例如细菌)的物质就是“抗生素”,这第一个被发现的抗生素就是盘尼西林。随着时代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种抗生素发现,也有些抗生素是由原先自生物体的制造物再加以改良其化学结构以求增加疗效,这些抗生素救了许多得到病菌感染的患者,然而随着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抗药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发展

抗药性的存在并不是自抗生素大量使用后才开始的。他也是依照物种之间互相对抗求生存的法则,既然某霉菌能分泌抗生物如盘尼西林来消灭某细菌,那么该细菌若没有对抗之方法岂不就灭种了。所以该细菌自古以来便发展出对抗抗生素的方法,或是改变其细胞壁,或是产生抗生素分解?所以抗药性是物竞天择的结果,自古即有。然而自发现抗生素以后至今之大量使用抗生素,却使得只有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细菌能够存活下来,于是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就越来越多,人类用来对抗病菌的武器“抗生素”有效的也就愈来愈少。虽然仍有新药在研发,细菌发展抗药性的速度却不下于人们发明新药的速度。所以有人悲观的预期“后抗生素时代”--抗生素无效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我国早年因为传染病很普遍,所以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再加上药房销售及农牧业使用抗生素,如今我们同许多国家相比具有较高比例的抗药性病菌不能不说是以往种下的因而受此结果。所幸根据国外研究,在抗生素合理使用下,可以使一个医院、一个小区、乃至于一个国家的病菌对抗生素具抗药性的比例下降,使感染的患者得以有药可医。  

抗药性的预防

如今我国已重视这一问题,卫生署、乃至于健保局对于医师抗生素的使用都有严格规范,对于民众的建议则是以下的“三不政策”:

(一)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自己当医师,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二)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如果是感冒就医,有百分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立抗生素。

(三)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乖乖地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  

注意事项

抗生素抗药性对全民健康是一大威胁,需要医界及民众共同努力达成减量及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之目标,我们才能享受在有感染症时、有抗生素可以救命的善果。

央视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药品百科 - 抗菌药物

应用原则 - 副作用及其防治 - 分级管理 - 选择参考表

相关概念 半合成抗生素 耐药性 抗菌谱(广谱抗生素、窄谱抗生素) 感染 传染病 医院感染 细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 消炎抗生素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青霉素G 普鲁卡因青霉素 青霉素V 苄星青霉素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 氟氯西林 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美洛西林 阿洛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氨苄西林钠舒巴坦

头孢菌素类

头孢噻吩 头孢唑林 头孢硫脒 头孢氨苄 头孢羟氨苄 头孢拉定 头孢呋辛 头孢孟多 头孢替安 头孢尼西 头孢呋辛酯 头孢克洛 头孢丙烯 头孢噻肟 头孢他定 头孢哌酮 头孢唑肟 头孢曲松 头孢克肟 头孢地嗪 头孢甲肟 头孢特仑 头孢布烯 头孢地尼 头孢匹胺 头孢匹罗 头孢吡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非典型β-内酰胺类

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 头孢替坦 头孢米诺 头孢拉宗

单环β-内酰胺类

氨曲南 卡芦莫南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法罗培南 厄他培南 比阿培南 多尼培南

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 氟氧头孢

氨基糖苷类

依替米星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阿米卡星 妥布霉素 奈替米星 大观霉素 异帕米星 新霉素 巴龙霉素 春雷霉素 小诺霉素 西索米星 核糖霉素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泰利霉素 地红霉素 麦迪霉素 乙酰麦迪霉素 吉他霉素 乙酰吉他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螺旋霉素 竹桃霉素 泰乐霉素 交沙霉素 蔷薇霉素 琥乙红霉素 替米考星 北里霉素

多肽类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博来霉素 多粘菌素B 多粘菌素E 杆菌肽

林可酰胺类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

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四环素 金霉素 土霉素 地美环素 强力霉素 替加环素

酰胺醇类/
氯霉素类

氯霉素 甲砜霉素 棕榈氯霉素 琥珀氯霉素 氟苯尼考

利福霉素类

利福平 利福喷汀 利福布汀 利福霉素钠

其它抗生素

磷霉素 制霉菌素

化学合成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
吡酮酸类
吡啶酮酸类

萘啶酸 吡哌酸 诺氟沙星 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培氟沙星 依诺沙星 环丙沙星 洛美沙星 氟罗沙星 司帕沙星 恩诺沙星 加替沙星 莫昔沙星 帕珠沙星

磺胺类

磺胺异噁唑 磺胺嘧啶 磺胺脒 磺胺甲噁唑 磺胺对甲氧嘧啶 磺胺多辛 柳氮磺吡啶 磺胺嘧啶银 磺胺醋酰 磺胺二甲嘧啶 乙胺嘧啶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塞克硝唑

呋喃类

呋喃妥因 呋喃唑酮 呋喃西林

甲氧苄啶

复方磺胺甲噁唑

噁唑烷酮类

利奈唑胺

相关药物

抗真菌药物 抗结核病药物 抗麻风病药 抗病毒药物 抗肿瘤抗生素 消炎药

相关知识

耐药性是什么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机制
耐药性
耐药性=药不能停
抗药性和耐药性的区别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裸花紫珠分散片会有耐药性吗?
警惕!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你了解多少?
蚊子变“聪明”,耐药性增20倍
630份标本病原菌流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网址: 耐药性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777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抗药性和耐药性的区别
下一篇: 耐药菌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