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柑橘种植中常见病害识别及防治方法

柑橘种植中常见病害识别及防治方法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26 11:17

柑橘一直是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近些年由于种植追求产量和口感,不断的改良品种和化学农业的投入,导致果树抗性越来越差,病害越来越多。让很多种植者蒙受损失。针对这些问题,把几种常见病害图谱和防治方法列出,供参考 anxin927

一、溃疡病:

症状:叶片上先出现针头大小的浓黄色油渍状圆斑。随后病部中央破裂,木栓化,呈灰白色的火山口状,果实和枝梢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病斑的木栓化程度更为严重,病斑周围有油腻状外圈,但无黄色晕环。

发病规律:病原细菌在柑橘病部组织内越冬。翌年温度适宜、湿度高时,细菌从病斑中溢出,借风、雨、昆虫和枝叶交互接触作短距离传播。潜育期3~10天。

防治方法:选用无菌苗木,砧木等,种植过程中减少伤口的形成,可适当建立防风林,并且做好虫害的防控。喷药防治,苗木和未结果的幼龄树以保梢为主,在春、夏、秋梢萌发后20~30天各喷药1~2次。结果树以保果为主,在花谢后10天、30天、50天各喷药1-2次。梢果幼嫩期出现台风时,台风过后应立即进行防治。药剂可用:溃腐灵+大蒜油氯溴异氰尿酸等。并增施生物菌剂(如地力旺等)。

二、疮痂病:

症状:在叶片上初期为油渍状黄色小点,逐渐增大,颜色变为蜡黄色。果实开始为褐色小点,后期逐渐变为黄褐色木酸化突起。

发病规律:疮痂病菌在病患组织越冬。竖年春季,当气温回升到15度以上病菌开始复活。潜育期在10天左右。温度和湿度对疮痂病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发病温度范围为15-30度,最适为20-28度。

防治方法:药剂防治以防治幼果疮痂病为重点,谢花三分之二时喷药很重要,平时温度适宜,湿度大时可根据预报适当增加用药。可选药剂有,靓果安、大蒜油、氯溴异氰尿酸、领先等,用药时搭配营养沃丰素一起使用,好转更快。

三、树脂病:

症状:分为流胶和干枯(枝干上);沙皮和黑点(叶片和果实)如下图。枝干上会出现褐色的胶液,并有类似酒糟的气味。果实上在表面产生许多散生或密集的成片的黑褐色硬胶质小黑点。

防治方法:枝干上于春季彻底刮除病害组织,可以用溃腐灵原液直接涂刷树干,以起到防治和修复树皮的作用。果实和叶片上的病害可以结合疮痂病的防治使用溃腐灵、靓果安、大蒜油、地力旺等产品。

四、黄龙病:

症状:黄龙病顾名思义就是梢黄,新梢叶片有三种黄化类型:均匀黄化、斑驳黄化和缺素黄化,果实小或畸形,着色不均匀,橘类常表现“红肩”果,橙类表现果皮青绿无光泽的“青果”。

发病规律:本病通过嫁接传播。带病苗木或是接穗是远距离传病的主因,往往使无病的新区变成病区。另外,柑橘木虱是传播此病的最大害虫之一。

防治方法:1)严格检疫苗木,杜绝带病苗木流通;2)防治柑橘木虱;3)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病株周边及时用青枯立克+地力旺灌根,和用靓果安+沃丰素+锌+钙肥喷雾。能提高树势和抗病能力,有效防治果树染病。

五、炭疽病:

叶片症状: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浅灰褐色,边缘褐色,病健部分界清晰。

枝稍症状:多自叶柄基部的腋芽处开始,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大为梭形,灰白色,病健交界处有褐色边缘,其上有黑色小粒点。

果实症状:有干疤型、泪痕型和软腐型。一般为黄褐色或褐色,微下陷。

发病规律:炭疽病是一种弱寄生菌,健康组织一般不会发病。或早春地温潮湿,夏秋季高温多雨等,易发病。

防治方法:果园经常使用中药靓果安+沃丰素喷雾,提高叶片质量,增强光合作用,增强树势,能防住此病害。药剂防治:建议每次抽稍期及时喷药靓果安+大蒜油+沃丰素,能有效封闭伤口,健壮枝条,预防病害。另外可与氯溴异氰尿酸、代森锌等药剂交叉使用。

病害的防治一定要建立在果树健壮的基础之上的,针对弱势树,负载过多吃累的树,伤树等病害好转也难以防治。所以病害好转的过程中免不了要提高果树树势,推荐几款修复伤口,营养复壮的产品,可以使用奥农乐,地力旺和沃丰素等。

相关知识

柑橘病害防治方法
柑橘常见病害识别及防治方法
柑橘常见五种病害及防治方法
柑橘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香石竹切花栽培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柑橘病虫害防治策略:识别图谱.docx
石斛种植中常见病害鉴别与防治
柑橘类病害图谱用药(柑橘病害防治与用药)
大花蕙兰生产中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pdf
浅谈花卉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网址: 柑橘种植中常见病害识别及防治方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7576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柑橘常见的这六种病害你都知道吗?
下一篇: 柑橘最全病害高清图,快看看你的果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