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庄稼汉花300买老龟遭群嘲,三年后为全村创收300万

庄稼汉花300买老龟遭群嘲,三年后为全村创收300万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25 12:52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花300块买个破龟回来!你是不是脑子坏了?”

面对妻子的质问,王大田不知该如何反驳,他只觉得老龟看他的眼神很不一般。

就在他怀疑买下乌龟是否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时,它却给了王大田一笔意外的财富。

夏末的午后,骄阳似火,蝉鸣震耳。

王大田擦了把额头的汗,混着泥土的汗水在他皱纹密布的脸上划出几道沟壑。

五十多岁的王大田是个地道的庄稼人,从十几岁就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几十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早已让他的皮肤黝黑如炭,双手粗糙得像是树皮。

“唉,这天气,热得鬼都钻地缝去了。”

王大田叹了口气,把锄头往地上一插,直起腰来四处张望。

不远处几个村民也放下了手中的农具,找了片树荫坐下来歇息。

今年的收成依旧平平,尽管王大田起早贪黑地干活,用的肥料也不比别人少,可他那几亩地的庄稼就是长得不如邻村的好。

这让他心里总憋着一股劲,却又无处发泄。

集市日,王大田早早地起了床,揣上媳妇李巧心给的一百多块钱,准备去买点肥料和农药。

虽说家里条件不宽裕,但每到集市,王大田总要买些必需品回去。

集市上人头攒动,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

走着走着,王大田被一个卖水产的摊位吸引住了。

不是因为什么鱼虾蟹鳖,而是摊主摆在角落里的一只褐色乌龟。

这只乌龟长得并不起眼,甲壳上有些斑驳的痕迹,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

但奇怪的是,当王大田走近时,那只乌龟竟然抬起了头,一双黑亮的小眼睛定定地看着他,眼神中似乎透着一股灵气。

“这乌龟怎么卖啊?”

王大田随口问道。

“那不是卖的,那是我养着玩的。”

摊主头也不抬地回答。

王大田不知怎的,就是挪不开步子,盯着那只乌龟看。

乌龟似乎也对他特别有兴趣,居然从角落里慢慢爬到了桶边,继续打量着他。

“真的不卖啊?”

王大田又问。

摊主这才抬起头,看了看王大田,又看了看乌龟,眼珠一转:“你真想买啊?这可不是普通货色!河里少见这种,准是活了几十年的老龟。三百块,一分不少。”

“三百!”

王大田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他大半年的积蓄啊。

周围的村民听到了,忍不住插嘴:“大田,你莫不是被太阳晒糊涂了?三百块能买多少化肥啊!”

“就是,回家买个乌龟有啥用,又不能下蛋又不能拉磨。”

另一个村民也笑话道。

但王大田的目光依然没有离开那只乌龟。

就在这时,乌龟竟然朝他伸出了脑袋,王大田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指,乌龟轻轻蹭了蹭他的手指,动作轻柔得像是一个小小的问候。

“这乌龟真有灵性!”

王大田不由自主地赞叹。

那一刻,王大田心里突然涌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召唤他。

他咬了咬牙,从口袋里掏出了皱巴巴的钞票,数了三百块递给摊主。

“大兄弟,你可得好好待它啊,这龟有些年头了。”

摊主接过钱,把乌龟小心地装进了一个塑料袋,倒了些水在里面,递给王大田。

“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它的。”

王大田接过塑料袋,看着里面的乌龟,心里莫名踏实。

回家的路上,王大田走得很慢,生怕袋子里的水洒出来。

路过村口的小卖部,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进去买了两个塑料盆和一些小鱼干,这又花了他二十多块钱。

“大田,你这是买了啥宝贝回来啊?”

小卖部的老板娘好奇地问。

“一只乌龟,三百块。”

王大田老实回答。

“啥?三百?”

老板娘瞪大了眼睛,“你是不是被人骗了?就一只普通乌龟值那么多钱?”

王大田摇摇头,没有解释,只是拿着东西回家了。

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一只乌龟,但心里就是有个声音告诉他,这钱花得值。

回到家,李巧心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看到丈夫提着塑料袋回来,却没见买肥料和农药,她疑惑地问:“你钱呢?东西呢?”

王大田小心翼翼地把塑料袋放在地上,然后取出塑料盆,倒入清水,最后把乌龟放了进去。

“这…这是啥?”

李巧心走过来一看,顿时火冒三丈,“你把钱花在这玩意上了?三百块钱买个乌龟?家里田地都缺肥料钱,你倒好,买个龟回来!你是不是脑子坏了?”

说着,李巧心气得摔了手中的衣服,转身进了屋。

王大田低着头,默默地把乌龟安置在院子角落,然后开始挖一个小水池。

他知道媳妇生气是有道理的,但他就是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买下这只乌龟。

“爸,你真的花三百块买了只乌龟啊?”

儿子小强放学回来,听村里人说了这事,一脸不可思议。

“嗯。”

王大田点点头,继续挖他的水池。

“那钱本来可以添置农具的啊。”

小强叹了口气,“算了,买都买了,希望它能给咱家带来好运吧。”

小强的话让王大田心里好受了些。

是啊,买都买了,再后悔也没用,希望这只乌龟真能给家里带来点好运。

当天晚上,王大田就着煤油灯,仔细观察着那只乌龟。

乌龟在新挖的水池里游了一圈,似乎很满意这个新家,然后安静地趴在一块石头上,一动不动。

王大田试着喂了些小鱼干,乌龟却不为所动。

“你到底有什么特别呢?”

王大田自言自语道,但乌龟只是安静地看着他,没有任何反应。

带着疑惑,王大田躺在床上,听着媳妇的埋怨声渐渐入睡。

这一晚,他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那只乌龟在他的菜地里爬来爬去,所到之处,土地变得肥沃,庄稼长势喜人。

接下来的日子,王大田每天除了下地干活,就是观察那只乌龟。

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乌龟对水池似乎兴趣不大,总是爬出来在院子里游走,尤其喜欢往菜地里钻。

王大田本想把它抓回水池,转念一想:反正院子里也跑不出去,就随它去吧。

一天,王大田在地里干活,惊讶地发现那只乌龟不知何时也跟来了,正在他刚锄过的地里慢悠悠地爬行。

“你怎么跑这来了?”

王大田蹲下身,看着乌龟。

乌龟抬头看了他一眼,继续往前爬。

王大田注意到,它特别喜欢在长势不好的区域停留,有时还用爪子刨土,仿佛在检查什么。

“咦,你是在找吃的吗?”

王大田好奇地问。

但更奇怪的是,每当王大田在地里干活抱怨土壤板结或者虫害时,乌龟就会爬到问题区域,绕着圈子爬行。

“这地方土壤太硬了,种啥都不行。”

王大田一边锄地一边抱怨。

话音刚落,乌龟就爬到了他抱怨的那块地方,用爪子刨了刨土,然后在那里绕起了圈子。

“你该不会是听懂我说话了吧?”

王大田半开玩笑地问。

乌龟抬头看了他一眼,继续刨土。

这种奇怪的情况持续了几天,王大田渐渐习惯了乌龟的存在,甚至开始把它当成干活的伙伴。

每天早上下地,他都会把乌龟带上,让它在地里自由活动。

一周后的清晨,王大田惊讶地发现乌龟经常爬过的菜畦,植物明显比其他地方长得好——叶子更绿,茎更粗。

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特意拿了把尺子去量,发现确实有差别。

“不会这么邪门吧?”

王大田半信半疑。

半个月过去,差异更加明显,那些区域的蔬菜长势惊人,甚至提前结果。

这让王大田对乌龟的态度从好奇变成了敬畏。

“我说老伴,你看那只乌龟爬过的地方,菜是不是长得特别好?”

一天,王大田忍不住对李巧心说。

李巧心起初不信,但亲眼看到后也惊讶不已:“真的诶,你看这茄子,都比别的地方大一圈。”

“我就说这乌龟不一般吧!”

王大田得意地说。

“哼,我看是你最近肥料上得勤,跟乌龟有什么关系。”

李巧心嘴上不信,但心里也开始怀疑。

王大田半信半疑,开始有意识地让乌龟在其他区域也爬行,效果依然显著。

这一发现让他对乌龟格外爱护,每天变着法子喂它新鲜蔬果。

虽然心中疑惑,但他并未多想,只当是自己撞了运气。

不久,李巧心也接受了乌龟的存在,甚至开始喂它吃剩菜。

小强更是把它当成了宠物,每天放学回来就要找它玩一会儿。

“爸,我发现这乌龟真挺聪明的,我叫它的时候,它会看着我,好像能听懂我说话。”

小强告诉父亲。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

王大田点点头。

随着夏天的到来,王大田家的菜地迎来了丰收。

黄瓜、茄子、辣椒长势喜人,远超往年。

虽然面积不大,但产量却高得出奇。

李巧心每天都能摘一大篮子蔬菜,除了自家吃,还能拿去集市上卖一些。

然而,随着他家菜地的异常丰收,村里人开始注意到这一变化。



起初只是几个邻居好奇地询问,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

“大田,你家菜地用了啥肥料啊?咋长得这么好?”

“是啊,你这茄子比我家的足足大一倍,辣椒也又红又亮。”

面对村民的询问,王大田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好含糊其辞:“可能是今年天气好吧。”

但有人偷偷观察后,发现王大田家那只乌龟的异常行为,传出王大田养了只“神龟”的谣言。

“我亲眼看见那乌龟在菜地里爬,爬过的地方没几天就长得特别好!”

“是啊,我听说王大田花了三百块买的,当时还被人笑话,现在看来是买对了。”

“这龟八成是成了精,不然咋会这样?”

流言越传越离谱,有人说那是千年灵龟,有人说是龙王派来的使者,还有人说是某个得道高人的转世。

王大田家的乌龟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名人。

起初,王大田对这些传言并不在意,依旧按部就班地干着农活。

但随着传言的扩散,越来越多的人来他家参观,有的甚至要出高价买走那只乌龟。

“五百,不,一千!我出一千块买你那只龟!”

隔壁村的富户李老板找上门来。

“不卖。”

王大田果断拒绝。

“一千五百!”

李老板加价。

“真不卖。”

王大田态度坚决。

李老板见买不动,悻悻而去。

但这事很快传遍了周围几个村子,引来了更多的好奇者。

王大田家一时间门庭若市,每天都有人来参观那只“神龟”。

有的是纯粹好奇,有的则是抱着各种目的。

甚至有些迷信的老人专门来求“神龟”保佑,还带着鸡蛋、水果等供品。

这让王大田很是困扰,但他又不好意思拒绝乡亲们。

“大田,这么多人来看龟,耽误你干活不说,家里也不得安宁,要不咱把龟送人算了?”

李巧心提议。

“不行!”

王大田坚决反对,“这龟既然选择了我家,就是我家的福气,怎么能送人呢?”

李巧心见丈夫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多说。

但她心里隐隐担心,这只乌龟带来的不仅是福气,还可能有麻烦。

一个闷热的夜晚,天空中乌云密布,远处不时传来雷声。

王大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村里人对他养的“神龟”越来越关注,甚至有人提出高价要买,这让他既紧张又困惑。

突然,院子里传来一阵响动。

王大田悄悄起身,透过窗户看到几个黑影在院子里鬼鬼祟祟。

他急忙冲出去,只见几个年轻人正在水池边捣鼓什么。

“你们干什么!”

王大田怒喝一声。

几个年轻人转过头,脸上带着醉意,显然是喝了不少酒。

“王叔,我们就是来看看你那只神龟,听说它能让庄稼长得特别好。”

其中一个年轻人嬉皮笑脸地说。

“就是,我们家地里庄稼长得不好,想借你的神龟用用,保证明天就送回来。”

另一个年轻人说着,伸手就要去抓水池里的乌龟。

“住手!”

王大田上前阻止,“那是我家的龟,谁允许你们动了?”

“切,不就是只龟吗,借用一下怎么了?你这么小气?”

年轻人不满地说。

“就是,你藏着掖着的,是不是怕我们也种出好庄稼来?”

年轻人们七嘴八舌,言语中充满不满和嘲讽。

王大田试图解释,但醉酒的年轻人根本听不进去。

混乱中,一个年轻人抓住了乌龟,另一个则踩踏了院子里的蔬菜,水池也被打翻。

“放下它!”

王大田急了,上前争抢,却被推倒在地。

“爸!”

小强闻声赶来,看到父亲倒地,立刻扑上去帮忙。

这时,村里的几个老人也闻讯赶来,看到这一幕,纷纷呵斥那几个年轻人。

“你们这是干什么?酒后闹事,还欺负老实人?”

“赶紧把龟放下,向大田道歉!”

在村民们的劝阻下,年轻人们不得不放下乌龟,悻悻而去,临走还放下狠话:“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只破龟而已!改天再来拜访!”

王大田捡起乌龟,检查它有没有受伤,然后小心地放回水池残余的水中。

幸好乌龟看起来没什么大碍,只是受了点惊吓。

“大田,这事不能这么算了,得报官。”

一个老人说。

王大田摇摇头:“算了,都是村里人,闹大了不好。”

但他心里明白,事情不会就此结束。

如果不做点什么,那些人肯定会再来,而且下次可能不会这么容易被劝走。

当晚,雷雨交加,电闪雷鸣。

王大田躺在床上,惦记着白天的冲突,担心乌龟的安危。

迷迷糊糊中,他做了个奇怪的梦。

梦中他站在月光照耀的菜地里,突然听到一个温和的声音。

循声望去,竟是那只乌龟在说话。

“别害怕,大田叔。”

乌龟说道,“我能帮你改善土壤和庄稼,但这能力有限,而且已经引起了太多注意。想要保护我,也想要持续丰收,你需要按我说的做。”

王大田惊讶地问:“你真能说话?你是什么来头?”

乌龟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我只是个有些特殊能力的引路人。明天去老槐树下挖一挖,那里埋着能帮你的东西。如果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种地,不仅能获得更好的收成,也能保护我不被抢走。”

话音刚落,一道闪电再次划破天际,王大田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浑身是汗。

“做梦呢。”

他自嘲地笑了笑,但心里却记住了乌龟在梦中说的话。

第二天一早,雨过天晴,王大田早早起床,犹豫再三,还是拿上铁锹去了村头的老槐树下。

那棵槐树至少有百年历史,枝繁叶茂,是村里人乘凉聊天的好去处。

“真是疯了,居然相信梦里的话。”

王大田一边挖土一边自言自语。

但让他惊讶的是,挖了不到半米深,铁锹碰到了一个硬物。

清理周围的土后,他发现是一个用塑料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体。

拆开一看,居然是一本笔记本,上面详细记载了适合本地的科学种植技术——土壤改良、轮作方法、自然农药配方等等。

王大田翻开扉页,却没有看到任何署名。

他仔细阅读了几页,越看越觉得熟悉。

这些方法,这种字迹,让他想起了三年前来村里的那个年轻技术员。

“这不是那个叫什么的年轻人写的吗?那个来村里推广科学种植的大学生...”

王大田努力回忆着,“对了,李文!就是李文!”

这个名字一出现,往事立刻涌上心头。

三年前,一个叫李文的年轻人,自称是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来到村里推广科学种植技术。

他带着满腔热情,挨家挨户地讲解,教村民们如何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科学施肥。

可惜,当时的村民们不相信他。

“种地的事,祖祖辈辈都这么干,哪用得着你一个黄毛小子来教?”

“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成本那么高,能比得上撒化肥见效快?”

“读了几年书就来教我们种地?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面对村民们的嘲笑和不屑,李文没有气馁,依然坚持他的宣传工作。

但最终,他的努力仍是无果,村民们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有人故意刁难他,说他是骗子。

“大学生了不起啊?种地还不是要靠老天爷!”

“你那套理论忽悠别人去吧,我们不信!”

在一次村民大会上,李文被当众羞辱,几个村里的年轻人甚至推搡他,要他离开村子。

在众人的起哄下,李文黯然离去,临走时留下一句话:“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科学种植的好处。”

王大田记得,当时自己虽然没有参与羞辱李文,但也没有站出来帮他说话。

那天晚上,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后来听说李文的摩托车在返回县城的途中出了事故,人下落不明。

“原来是他留下的笔记啊...”

王大田喃喃自语,心中五味杂陈。

笔记内容详实,从土壤酸碱度调节到有机肥配方,从病虫害防治到农作物轮作,应有尽有。

更让他惊讶的是,笔记上的方法都很实用,用的都是农村常见的材料,不需要什么高科技设备。

王大田越看越激动,这不正是他现在需要的吗?

如果能按照笔记上的方法种地,不仅能获得更好的收成,还能证明乌龟不是什么“神物”,从而保护它不被觊觎。

回到家,王大田迫不及待地开始按照笔记上的方法改良土壤。

他按比例配制了有机肥,改进了灌溉方式,还采用了笔记上推荐的间作套种法。

这些方法比乌龟爬行带来的效果更明显,庄稼在整个村子里一枝独秀。

然而,随着王大田田地的异常丰收,村里人对他的怀疑反而更深了。

有人说他用了秘方,有人说乌龟有神力,更有甚者说他半夜在地里撒巫术。

眼看着流言越传越离谱,王大田坐不住了。

他必须做点什么,否则那些年轻人可能真的会再来抢乌龟。

李巧心也劝他:“大田,你看这都闹成什么样了?干脆把你知道的方法告诉大家,这样既能帮助乡亲们,也能消除误会。”

王大田点点头:“你说得对,但我怕他们不信啊。”

“那就拿出笔记给他们看呗,有真凭实据,谁还能说什么?”

李巧心建议道。

王大田想了想,还是决定在村委会召开分享会,把笔记本上的知识教给村民。

第二天,王大田找到村支书老李,说明了来意。

老李一听,立刻拍板同意,并通知全村人参加。

会议当天,村委会的大院里挤满了人,甚至连邻村的一些人也闻讯赶来。

王大田站在院子中央,紧张得手心冒汗。

“各位乡亲,”

他清了清嗓子,“感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分享会。最近有不少人问我,为什么我家的庄稼长得特别好。有人说是因为那只乌龟,有人说我用了什么秘方。其实都不是,我只是按照科学方法种地而已。”

说着,他拿出了那本笔记本,向大家展示。

“这是我在老槐树下发现的一本农技笔记。大家还记得三年前来咱们村宣传科学种植的那个李文吗?就是那个被我们赶走的大学生。这笔记应该是他留下的,我按照上面的方法种地,效果确实很好。”

村民们面面相觑,有人低声议论:“是有这么回事,那小伙子好像是遭了不少白眼。”

“我记得他走的那天下大雨,听说还出了车祸。”

“可惜咱们当时不信他啊。”

王大田继续说道:“我按照笔记上的方法种地,效果确实很好。今天,我想把这些知识分享给大家,也算是弥补当年对李文的误解。”

随后,王大田耐心地讲解笔记上的内容,从土壤改良说起,到农作物轮作,再到自然农药配方。

他说得通俗易懂,还拿自家的实例作证。

村支书老李在一旁帮腔:“大田说的这些方法,我去他家地里看过,确实在用。大家不妨试试,反正也不花什么钱,万一有效呢?”

一些村民开始动摇,毕竟王大田家的丰收是实打实的,而且他也拿出了真凭实据。

“那只乌龟呢?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

有人问。

王大田想了想,决定说出自己的猜测:“或许它就是引路人,引导我找到了这本笔记。至于它为什么这么做,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吧。”

这个解释虽然有些牵强,但比起什么“神龟”、“成精”的说法,倒显得更容易接受。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王大田并不气馁,他继续耐心地讲解,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服大家。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科学方法,不是什么歪门邪道。我们之前不信李文,可能是因为我们太固执了。现在既然有了实例,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村支书老李的支持起了关键作用。

他说:“我看过大田的地,确实比往年好多了。大家不妨跟着试试,看看效果再说。”

在老李的支持下,几个年轻人先试着按新方法种了一小片地。

起初,村民们持怀疑态度,认为王大田在隐瞒“真正的秘诀”,但见他家的丰收确实不同凡响,加上老李的背书,还是有人愿意尝试的。

正如笔记所言,科学方法确实见效。

一个月后,那几个年轻人的试验田明显比其他地方长得好。

这一成功案例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尝试,种植技术在村里传开。

“大田,我按你说的办了,地里的苞米真长得好,比往年强多了!”

“是啊,我家的辣椒也结得特别多,这回可有得卖了!”

村民们纷纷向王大田道谢,有人甚至送来了自家种的瓜果蔬菜表示感谢。

王大田内心欣慰,但总觉得这功劳不该记在自己身上。

“不用谢我,这些方法是李文写的,我只是个搬运工。”

他总是这么说。

“李文是谁啊?”

新来的村民好奇地问。

老村民叹了口气:“就是三年前那个被我们赶走的大学生,教我们科学种地的那个。”

“他后来怎么样了?”

“听说出了车祸,人就没了音信。”

这些对话每次都让王大田心里一阵难过。

他常常想,如果当初村民们能多给李文一些耐心和尊重,或许结局会不一样。

半年后,全村迎来了难得的丰收。

玉米、高粱、谷子长势喜人,蔬菜瓜果更是硕果累累。

村里人这才相信王大田分享的是真技术,不是什么“神龟法术”。

丰收的喜悦冲淡了之前的误会和矛盾,曾经那些怀疑王大田的人也纷纷向他道歉。

“大田,对不起,我们之前不该怀疑你。”

那几个闯入他家院子的年轻人羞愧地说。

王大田摆摆手:“没事,年轻人嘛,冲动点正常。重要的是现在大家都尝到了科学种植的好处。”

随着村子的丰收,周边的村庄也派人来取经,王大田把笔记本的内容复印了几份,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村里人亲切地称他为“农技王”,这个外号让王大田既自豪又不好意思。

“我只是个普通农民,懂的不多,只是刚好得到了这本笔记而已。”

王大田总是这么说。

丰收后的那个冬夜,北风呼啸,雪花飘落。

王大田躺在床上,回想着这一年来的变化,心里充满感慨。

就在他快要入睡时,他又梦见了乌龟说话。

这次乌龟告诉他:“我的使命完成了,明天我就会变成普通的乌龟。谢谢你信任我,把知识传播给大家。”

王大田不舍地问:“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帮我们?”

乌龟沉默片刻,最后说道:“临行前,我可以告诉你真相。我叫李文,曾是农业大学的学生,三年前回乡创业推广科学种植,却无人相信,失望离开时出了车祸。在生死边缘,我的意识不知怎么附在了这只乌龟身上,获得了一些特殊能力。感谢你买下我,给了我第二次完成心愿的机会。”

王大田惊醒后,发现天已微亮,院子里的积雪映射着晨光,格外晶莹剔透。

他起身来到水池边,发现乌龟的眼神已变得普通,不再有那种通人性的灵动。

他明白,那个叫李文的灵魂已经离开了。

“李文,谢谢你。”

王大田轻声说道,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化作这简单的一句话。

“大田,你在跟谁说话呢?”

李巧心端着热气腾腾的稀饭走到院子里。

“没谁,就是跟乌龟聊聊天。”

王大田笑了笑,不想让妻子担心。

李巧心撇撇嘴:“大冷天的,跟乌龟说什么话,快进来吃饭吧。”

王大田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水池里的乌龟,转身进屋。

从那天起,乌龟再也没有离开过水池,也不再去菜地里爬行,就像一只再普通不过的宠物乌龟。

王大田依然精心照料它,但不再抱有特殊的期待。

春去秋来,又过了半年。

这天,王大田从集市回来,路过村口的小卖部,听到几个村民在聊天。

“听说了吗?邻县人民医院有个昏迷三年的年轻人奇迹般醒来了,据说是名农业大学毕业生。”

“真的假的?昏迷三年能醒,这不跟电视剧一样吗?”

“千真万确,我表弟就在那医院上班,亲眼所见。那年轻人醒来第一句话就问今年收成怎么样,把医生护士都问懵了。”

王大田听到这消息,心头一震,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想听更多细节。

“那年轻人叫什么名字啊?”

他忍不住插嘴问道。

“好像姓李,具体叫什么我没打听。怎么,大田,你认识?”

王大田摇摇头:“不认识,就是好奇。”

虽然他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李文,会是笔记本上那个李文吗?

回家后,王大田没有把这事告诉任何人,包括李巧心。

他怕说出来会被人当成神经病,毕竟梦里的乌龟说话这种事,换谁听了都难以置信。

但他心里总惦记着这件事,时不时就想起那个叫李文的年轻人。

又过了两个月,村里来了一位年轻人,是县农业局派来的技术员,主动提出帮村民进一步改良种植技术。

他穿着简朴,说话温和有礼。

当他走进村委会时,许多老村民一眼就认出了他。

“这不是三年前那个李文吗?就是教我们科学种地那个大学生!”

一个老农民惊讶地说。

相关知识

男子花300万买破碗,被妻子大骂来鉴宝,结果如何?
《明星大侦探》谭松韵遭群嘲,玩儿不是最主要的,起码要态度端正
“臭”到被“群嘲”的石楠花 为何能“称霸”城市?
小学生寓言故事:庄稼汉与果树
《花少6》成塌房季?4人吃9人餐遭嘲,陈好吃剩饭恐成下个杨洋
为什么“树怕剥皮”? 树遭剥皮后为什么不死?
花300万!女子买别墅没屋顶?开发商:有屋顶就要算面积了……
山西男子花300万买日本锦鲤,四年后让日本亏损上亿元
羽绒服造假背后:花300万雇法人,2元买检验证,江浙白牌多假货 消费者信任危机加剧
石门橘农的丰收诀窍:“花草种三年,瘦田变肥田”

网址: 庄稼汉花300买老龟遭群嘲,三年后为全村创收300万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719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种子种苗销售,不论自产还是购进再
下一篇: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课后习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