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4-10-06 14:31

新闻公告

鹤山站科研人员揭示植物枝条支撑叶片面积的全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作者: 鹤山站 更新时间: 2024-09-29

      植物枝条所能支撑的叶片面积(AL/AS)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固存、群落组成以及服务功能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植物功能性状AL/AS是联结植物叶片经济学和植物水力学的重要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对森林植物响应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起关键作用。然而,AL/AS的全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尚不清楚。
      鹤山站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组的贺鹏程副研究员,通过测定大量的野外实地森林木本植物,并收集前人已发表文章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包含全球285个样地1137种木本植物(1612个观测值)的植物AL/AS数据库。研究发现,全球木本植物AL/AS的平均值为0.63 m2cm-2,其中热带雨林植物AL/AS最高,而沙漠植物的AL/AS最低;生长季的降水量解释了AL/AS变化的18%,土壤氮含量和有机碳含量越高,植物AL/AS越大,土壤pH则与AL/AS显著负相关,而表征植物竞争关系的植株密度解释了AL/AS变化的7%,研究中所包含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共同解释了植物AL/AS变化的45%。此外,研究还发现植物AL/AS与森林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显著正相关,暗示了随着全球降水格局的改变,如极端降雨事件增加、生长季的持续延长,植物AL/AS的变化将显著影响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综上,本研究揭示了生长季的降水、土壤pH以及植物木材密度对AL/AS变异的重要贡献,以及AL/AS的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机制,为深入理解植物叶片构建和水分利用策略的地理差异奠定了基础,从而有助于建立更加可靠的全球植被功能模型。相关研究结果以“Growing‐Season Precipitation Is a Key Driver of Plant Leaf Area to Sapwood Area Ratio at the Global Scale”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主流刊物Plant, Cell & Environment(IF5-year=7.6)。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1641;32371575)和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23B1212060046)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doi.org/10.1111/pce.15169。

不同降水条件下植物AL/AS变化的概念图。植物对水分选择的策略:耗水型植物选择生长在湿润地区,耐旱型植物则选择生长在干旱地区。生长在湿润地区的耗水型植物需要形成大的导管提高水分传输速率以维持高叶片蒸腾和固碳速率,而生长在干旱地区的耐旱型植物则选择小而密的导管减少水分消耗以增加水分运输的安全。表征植物竞争关系的植株密度也显著影响了植物的AL/AS。蓝色箭头和长柱部分分别表示水流量及导管大小。

相关知识

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苍山森林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苍山花甸坝挂牌
华南植物园揭示养分平衡调控土壤激发效应的微生物机制
“云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效应及机制”研究成果入选ChinaFlux十大科学进展
莫江明——森林生态学专家莫江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植物保护农业科学创新人物科技创新网
云南省自然生态监测网络站点
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简介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 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丛书出版

网址: 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717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善水花都 ” 广州花都公园景观
下一篇: 花卉养的多了对市内的空气有没有影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