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研人员揭示脑内嗅觉神经活动机制
日本科研人员揭示脑内嗅觉神经活动机制
日本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的科研团队对受试者闻到10种不同气味时的脑电波进行监测,并通过脑解码技术和表征相似性分析,揭示脑内嗅觉神经活动机制。该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题为:“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odor representations in the human brain revealed by EEG decoding”。 前期,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RI,fMRI)在嗅觉研究中的应用显示,以梨状皮层为代表的初级嗅觉区和眶额皮层、海马、岛叶等构成的次级嗅觉区为主的脑功能区与嗅觉相关,但是嗅觉神经活动是何时产生的以及不同气味激发的嗅觉神经活动是以何种顺序产生的,尚不明确。 本研究中,科研人员使用果香、腐臭等10种不同性质的测试气味,对22名受试者闻到10种不同气味时的......阅读全文
嗅觉神经母细胞瘤治疗
由于嗅觉神经母细胞瘤这种疾病的罕见性,观察性研究通常只有有限的患者数量。此外,疾病的自然病史需要长时间观察才能充分评估治疗效果。目前,关于嗅神经母细胞瘤的遗传和分子改变的信息不足以指导治疗决策。原发肿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RT)或化疗都已用于治疗原发性嗅神经母细胞瘤。观察性研究通常表明,与手术或单独
嗅觉神经元起源颠覆旧时理论
当我们闻到玫瑰的芳香或是健身房的汗味时,负责感知这些信息的是两类感觉神经元。科学家们对这些感觉神经元特别感兴趣,因为神经元中只有它们能在成年阶段再生。一旦这些嗅觉神经元死亡,马上就会有新生神经元来替代,不过发育生物学家们并不清楚这些神经元从何而来。 有些胚胎细胞会发育成为皮肤或中枢神经系统
拥有-“嗅觉”-的新神经算法芯片介绍
前言: 人类除视觉、听觉之外,在嗅觉研究上有新突破,带来新想象空间和应用空间,人类对大脑的认知以及类脑芯片、AI芯片又跨上新台阶,未来的芯片发展之路又有可能另辟蹊径。类似人类大脑的神经拟态芯片神经拟态计算一直被寄予厚望。就算摩尔定律终结,它仍能继续带领信息时代向前。神经拟态计算可以大幅度提升
嗅觉测试助诊神经退行性疾病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嗅觉受损。据《科学美国人》网站12日报道,发表在最新一期《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提出,神经递质功能障碍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嗅觉丧失的原因。 超过90%的帕金森病患者报告称有嗅觉功能障碍,而几乎所有中度或重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都存在气味
日本科研人员揭示脑内嗅觉神经活动机制
日本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的科研团队对受试者闻到10种不同气味时的脑电波进行监测,并通过脑解码技术和表征相似性分析,揭示脑内嗅觉神经活动机制。该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题为:“Spatiotemp
上海生科院在果蝇嗅觉神经环路研究上取得新成果
2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王佐仁研究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题为《果蝇中平行通路传递价值相反的嗅觉信息》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采用果蝇转基因操作、精密控制的光遗传学刺激、双色钙成像和在体电生理记录等技术,研究果蝇嗅觉信息从外周向高级中枢传递中的不同投射途径,揭
神经所发表果蝇兴奋性嗅觉中间神经元的功能研究成果
9月23日,《神经元》(Neuron)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王佐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果蝇触角叶内兴奋性中间神经元的功能性联系和选择性气味反应”。这项工作主要由博士研究生黄菊等在王佐仁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 兴奋性中间神经元(eLNs)对嗅
Science子刊:新冠后鼻子不灵,你的嗅觉神经被“吃了”
新冠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嗅觉丧失,是新冠广泛存在的症状,大部分患者通常会在几天或几周后逐渐恢复。然而,一些患者即使在其他症状消失后也没有完全恢复嗅觉,这一症
证据提示SARSCoV2感染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嗅觉丧失
大约两周前,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担任顾问的生物学家Alessandro Laurenzi正在他的花园里割草,一位朋友拦住他,说割草机里有股油臭味。他告诉《科学家》杂志,“我什么都闻不到。”那是早晨。几个小时后,他去吃了午饭,意识到他无法闻到他要吃的食物的味道,当他吃时,他也无法品尝食物的美味。几天后
武汉物数所在嗅觉神经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感觉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准确地把瞬息万变的环境信息提供给大脑,而大脑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内环境下,准确地感知外部世界。这样的正常功能,对于日常生活、生存以及高级脑功能如在适当的情形下做出正确的判断、计划以及最终决定等至关重要。然而,感觉系统如何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完成高保真的输入
生物物理所发现果蝇嗅觉学习记忆的去抑制神经环路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郭爱克、李岩课题组题为Suppression of GABAergic neurons through D2-like receptor secures efficient conditioning in Drosophila aversive olfactory lea
中国科学家发现果蝇嗅觉记忆中的去抑制神经环路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郭爱克、李岩课题组题为Suppression of GABAergic neurons through D2-like receptor secures efficient conditioning in Drosophila aversive olfactory lea
嗅觉障碍的病因
1.嗅觉的分子生物学尚不清楚。鼻黏膜、嗅球、嗅丝神经病变引起嗅觉功能下降或丧失;而中枢神经系统连接部损伤,通常不伴发任何可发觉的嗅觉丧失。 2.由于胚胎期嗅神经在发生上的异常出现嗅觉的缺失。 3.偶尔,颞叶病变伴随暂时或阵发性幻嗅。嗅觉丧失常合并味觉损害,这取决于食物和饮料中易挥发的物质。
嗅觉障碍的类型
临床尚无统一分类标准。常见类型有: (1)嗅觉减退:嗅觉损害常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敏锐性的减退。 (2)嗅觉丧失:后天的严重的嗅觉损害,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的反应丧失。 (3)嗅觉缺失:先天的嗅觉缺失,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的无反应。 (4)嗅觉倒错: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的错位反应,但不伴有嗅觉敏
嗅觉障碍的检查
1.脑脊液检查。 2.其他必要的有选择性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等。 3.颅底部摄片、头颅CT及MRI检查。 4.耳鼻喉科检查及嗅觉检查。 5.其他必要的有选择性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胸透、心电图等。
嗅觉障碍的表现
一般而言,嗅觉的障碍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单侧的嗅觉缺失,但是临床上这种单侧的嗅觉丧失,在早期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定位意义。 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由于鼻黏膜的充血与分泌物增加,出现暂时的嗅觉降低,导致呼吸性的嗅觉减退;病程进展若有嗅神经的损害,则产生神经性的嗅觉降退。但是对于刺激性
研究显示细菌也有“嗅觉”
嗅觉是动物的一个重要感官功能,而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细菌这种单细胞生物也有类似的“嗅觉”,它可以感知空气中的气味,并由此对周边环境做出判断。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16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利用土壤中常见的地衣杆菌和枯草杆菌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它们都能“嗅出”空气中氨气的气味,
嗅觉支配了你的体重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暂时消除成年小鼠嗅觉的方法,他们发现那些失去嗅觉的小鼠在高脂肪的饮食状态下,依旧保持正常的体重,而那些保留嗅觉功能的同龄小鼠却是其正常体重的两倍。此外,与正常小鼠相比,嗅觉功能灵敏的小鼠的体重更重。嗅觉障碍的小鼠会燃烧多余的脂肪而不是储存它,这表明嗅觉与新陈代谢之间有联系。
“嗅觉”敏锐的防护服
在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安全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实验员经常接触和使用一些仅需微量就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感应技术的智能安全防护手套,这种有着敏锐嗅觉的手套,能在感受到污染后改变颜色,从而更好地保证了实验室生产工作的安全性。 图1. 当防护手套的感应染料感
嗅觉障碍的病因及类型
病因 1.嗅觉的分子生物学尚不清楚。鼻黏膜、嗅球、嗅丝神经病变引起嗅觉功能下降或丧失;而中枢神经系统连接部损伤,通常不伴发任何可发觉的嗅觉丧失。 2.由于胚胎期嗅神经在发生上的异常出现嗅觉的缺失。 3.偶尔,颞叶病变伴随暂时或阵发性幻嗅。嗅觉丧失常合并味觉损害,这取决于食物和饮料中易挥发的
Y形嗅觉仪的特点
采用进口全透明加厚有机玻璃和特富龙材料制作,一次成型密封性能好,可定做多个抽气孔,或定做多个昆虫通道,专为研究昆虫嗅觉气味之用。
嗅觉障碍的表现及检查
表现 一般而言,嗅觉的障碍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单侧的嗅觉缺失,但是临床上这种单侧的嗅觉丧失,在早期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定位意义。 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由于鼻黏膜的充血与分泌物增加,出现暂时的嗅觉降低,导致呼吸性的嗅觉减退;病程进展若有嗅神经的损害,则产生神经性的嗅觉降退。但是对
嗅觉障碍的类型及表现
类型 临床尚无统一分类标准。常见类型有: (1)嗅觉减退:嗅觉损害常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敏锐性的减退。 (2)嗅觉丧失:后天的严重的嗅觉损害,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的反应丧失。 (3)嗅觉缺失:先天的嗅觉缺失,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的无反应。 (4)嗅觉倒错:表现为对嗅气味刺激的错位反应,但不伴
Y形嗅觉仪的原理
每种昆虫所喜欢各种气体味道不同,在各个通道端,连接上不同的气味源,昆虫会爬向喜欢的气味一端,从以知道各种昆虫的嗅觉性能。
Y型嗅觉仪工作原理
每种昆虫所喜欢各种气体味道不同,所以在活动室外做上不同的通道,放上不同的气味源,昆虫会爬向喜欢的气味一端,可以观察昆虫的活动行为。从而知道各种昆虫的嗅觉性能。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超级嗅觉鼠能探地雷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的研究人员培育出了超级嗅觉鼠,这些老鼠能探测出特殊气味。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细胞—通讯》期刊。这种基因改造鼠对气味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可以探测地雷或为新疾病传感器打下基础。 此外,实验采用的改变老鼠基因组的方法,也将为科学家提供研究人类气味感受器的方法。“嗅觉是5种基
黄粉甲触角转录组测序及嗅觉基因鉴定鞘翅目嗅觉基因
最新一期《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D: Genomics and Proteomics》(SCI收录,IF=2.823)杂志报导了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昆虫转录组测序方面的研究论文,该课题组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粉
黄粉甲触角转录组测序及嗅觉基因鉴定在鞘翅目嗅觉基...
黄粉甲触角转录组测序及嗅觉基因鉴定在鞘翅目嗅觉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最新一期《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D: Genomics and Proteomics》(SCI收录,IF=2.823)杂志报导了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的研究人员
信息素嗅觉仪的功能介绍
中文名称信息素嗅觉仪英文名称olfactometer of pheromone定 义测定昆虫对信息素嗅觉反应的仪器。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化学生态学(二级学科)
两个鼻孔各有独特嗅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181.shtm
相关知识
嗅觉刺激在认知及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家揭示蚊子识别气味的神经机制,嗅觉只能被人体气味激活
【科学普及】人生若只如初闻?——浅说嗅觉适应性的神经机制
嗅觉系统和嗅觉通.ppt
【学术前沿】 重磅综述!探究脑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奥秘
Nature:科学家揭示适应季节性光照变化的神经环路和神经递质再分布机制
科学家揭示优势地位下降导致抑郁的神经机制—论文—科学网
我国科研人员揭示过敏反应关键机制
深圳先进院揭示压力应激导致焦虑与代谢异常的神经机制
生科罗冬根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生物钟与光照同步化的神经机制
网址: 日本科研人员揭示脑内嗅觉神经活动机制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70207.html
| 上一篇: 生物体中的量子机制——嗅觉的振动 |
下一篇: 神奇的大自然,那些美丽的生物:妖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