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当“导演”,镜头里讲述自家故事 ——蒙阴县公家万村民影像展见证乡村文化振兴新活力
金秋九月,蜜桃飘香。9月23日上午10点半,在山东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公家万村村委会里,一场特殊的“电影节”热闹开场。说它特殊,是因为这里展映的5部影片,从策划到导演到摄影到剪辑,处处都有地地道道村民的参与,甚至有的作品还由村民亲自拍摄。
村民拿起摄像机,自己的故事自己讲
“以前只知道在电视上看别人拍的电影,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当'导演'!”村民公爱玲笑着说。在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赵鑫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公家万村的村民们第一次拿起了摄像机,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熟悉的乡土生活。
《远去的家祭》记录下了村里传统的“请家堂”仪式;《公氏》讲述了家族的根脉传承;《瀚林苑》展现了村庄的历史与文化;《在桃园》跟拍了村民种桃、卖桃的真实生活;《我和我的公家万》则是村民们对家乡最朴实的告白。
《瀚林苑》
这些影片没有华丽的特效,也没有明星大腕,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鲜活的生活气息。村民们用自己的视角,记录下了乡村最真实的模样。
从“被拍摄”到“主动拍”,文化自信在镜头中绽放
“过去总觉得咱农村没什么可拍的,现在才发现,咱们的生活处处都是故事。”参与拍摄《在桃园》的村民感慨道。这部短片不仅拍摄了蜜桃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还记录了村民通过直播带货销售蜜桃的新鲜事儿。
《在桃园》
从传统农业到电商直播,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在悄然改变,而这种变化,正是通过他们自己的镜头真实呈现出来的。
项目负责人介绍,这次“村民影像民族志工作坊”采用的是“共创”模式,从选题策划到后期制作,村民们全程深度参与。“我们不是简单地教村民拍摄技巧,而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美,用影像表达自己的文化创造。”
小镜头记录大变化,美好生活有了新表达
在现场交流环节,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己的“导演心得”。公衍余说,他想通过镜头记录下公氏家族的历史变迁,让子孙后代都能了解家族的根脉;公爱玲则希望拍摄更多关于村民互助的温暖故事,展现新时代农村的和谐氛围。
“以前想要记录生活,只能靠文字和照片,现在有了影像,感觉更生动了。”一位村民感慨地说,“看着自己拍的片子在大屏幕上播放,那种自豪感真是没法形容。”
乡村振兴有了新载体,文化传承找到新路径
恰逢中国第八个农民丰收节,这场“村民影像展”可谓恰逢其时。与会者认为,村民影像工作坊不仅是一次技能培训,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实践。
通过影像创作,村民们不仅学会了用现代化的手段记录和传播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文化自信,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乡村文化不再是“被研究”的对象,而是由村民自主创造和传播的活力源泉。
“影像让我们的乡村故事有了新的讲述方式,也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活。”村民们纷纷表示,希望继续用镜头记录家乡的发展变化,用影像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从单一记录到多元表达,公家万村的影像实践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正如项目负责人所说:“当村民成为自己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时,乡村振兴就有了最坚实的文化根基。”
未来,这样的“村民电影节”还将在更多乡村开花结果,让更多农民朋友在镜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在创作中实现文化自信,在传承中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相关知识
摄影+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青岛市举办移风易俗故事会启动仪式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文化振兴成果展
蒙阴县后里村深挖文化资源、绿色资源,打造“绿富美”乡村
厉害了我的庭院!伊宁市这里的村民让小院儿绽放乡村振兴之花
“小积分”推动“大治理” 解码万州乡村善治密码
让乡村更美 为振兴赋能——璧山以艺术乡建唤醒乡村新活力纪略
万峰林以“花”为媒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文化振兴|槐荫区:打好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三张牌”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花房携花椒直播唤醒用户“乡愁情”, 种下村民“幸福花”
李花为媒 讲述宜宾乡村振兴中的“白李果源”故事
网址: 村民当“导演”,镜头里讲述自家故事 ——蒙阴县公家万村民影像展见证乡村文化振兴新活力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67626.html
上一篇: 太酷啦!女子结婚请18个摩友给自 |
下一篇: 校馆弦歌丨考古学界的“北大模式”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