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中国——园林之母

中国——园林之母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23 05:42

内容简介  · · · · · ·

一百年前,英国著名博物学家E.H.威尔逊深入我国西部考察,前后4次,历时12年,足迹遍及今湖北神农架林区,长江三峡地区,四川盆地、峨眉山、瓦山、瓦屋山、汶川卧龙、巴郎山、嘉绒藏区、黄龙风景区、松潘、康定、泸定磨西,以及西藏边境。考察成果曾轰动一时,采集的植物标本6.5万余份,发现了许多新种,并成功地将1500余种原产我国西部的园艺植物引种到欧美各地栽培。作者综合其考察经历和收获,得出结论: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最后以游记形式写成《中国--园林之母》,成为20世纪对国际园艺学和植物学影响深远的著作。书中不仅详细记述了我国西部丰富的植物资源、各种名贵树木花卉和壮丽的景色,而且对其所经地区的地质、地貌、山脉、河流、矿产、交通、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经济贸易、重要农产品的加工方法也作了记载,内容十分丰富。译本忠实于原著、文字简洁,并根据最新资料对书中涉及的植物...

(展开全部)

一百年前,英国著名博物学家E.H.威尔逊深入我国西部考察,前后4次,历时12年,足迹遍及今湖北神农架林区,长江三峡地区,四川盆地、峨眉山、瓦山、瓦屋山、汶川卧龙、巴郎山、嘉绒藏区、黄龙风景区、松潘、康定、泸定磨西,以及西藏边境。考察成果曾轰动一时,采集的植物标本6.5万余份,发现了许多新种,并成功地将1500余种原产我国西部的园艺植物引种到欧美各地栽培。作者综合其考察经历和收获,得出结论: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最后以游记形式写成《中国--园林之母》,成为20世纪对国际园艺学和植物学影响深远的著作。书中不仅详细记述了我国西部丰富的植物资源、各种名贵树木花卉和壮丽的景色,而且对其所经地区的地质、地貌、山脉、河流、矿产、交通、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经济贸易、重要农产品的加工方法也作了记载,内容十分丰富。译本忠实于原著、文字简洁,并根据最新资料对书中涉及的植物学名作了全面的订正,其中斜体字为异名,正体字为正名。

本书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可供从事植物学、森林学、园林、园艺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关心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文化,以及广大自然爱好者和旅行者的读物,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名著。

作者简介  · · · · · ·

E.H.威尔逊(1876—1930)出身于英国平民家庭.生平颇具传奇色彩。少年辍学,曾在私人苗圃公司当学徒,16岁进入伯明翰植物园,参加技术夜校学习。1897年进入英国皇家丘植物园工作,因表现优异,经推荐受聘于著名的维奇园艺公司赴中国寻找珙桐、绿绒蒿等珍贵植物,继而受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重视和聘用,前后十数载,不辞艰险,深入中国西部采集、引种植物,取得巨大成功,著述甚丰,成为享誉全球的园艺学家和植物学家,获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维多利亚”荣誉勋章、美国哈佛大学荣誉硕士学位、美国康涅狄格州三一学院博士学位,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1919年任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副主任,1927年升任主任。

胡启明,江西新建县人,1935年出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分类研究和植物园工作,为《中国植物志》《中国药用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编委,...

(展开全部)

E.H.威尔逊(1876—1930)出身于英国平民家庭.生平颇具传奇色彩。少年辍学,曾在私人苗圃公司当学徒,16岁进入伯明翰植物园,参加技术夜校学习。1897年进入英国皇家丘植物园工作,因表现优异,经推荐受聘于著名的维奇园艺公司赴中国寻找珙桐、绿绒蒿等珍贵植物,继而受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重视和聘用,前后十数载,不辞艰险,深入中国西部采集、引种植物,取得巨大成功,著述甚丰,成为享誉全球的园艺学家和植物学家,获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维多利亚”荣誉勋章、美国哈佛大学荣誉硕士学位、美国康涅狄格州三一学院博士学位,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1919年任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副主任,1927年升任主任。

胡启明,江西新建县人,1935年出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分类研究和植物园工作,为《中国植物志》《中国药用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编委,《香港植物志》主编,并应邀参加《泰国植物志》和《柬埔寨、老挝、越南植物志》的编研,先后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中国西部——山岳与水系
第二章 湖北西部——地貌与地质
第三章 旅行方略——道路与住宿
第四章 宜昌的植物
第五章 湖北西北部的一次寻花之旅
第六章 森林与巉崖——穿越湖北-四川边境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乍看起来,自然会认为中国的植物区系与欧洲至少与亚洲大陆的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其真正的亲缘关系是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己故的 Asa Gray博士在研究早期采自日本的植物标本时,首先指出这一重要的事实。近期在中国的工作,特别是对中国中部的调查进一步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并对 Asa Gray的结论提出了更深入的问题。有许多例子,一个属只有两个种,一种产于美国东部,另一种却在中国。值得提及的例子有鹅掌楸属、肥皂荚属、檫木属和莲属。有相当多的属为两国所共有,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中国占有主要部分。通常同一个属美国有一种,而中国有数种,但也偶有相反情况。木兰属植物(Magnolia)为这种亲缘关系提供了最好的说明。这个属欧洲和北美洲西部没有,北美洲靠大西洋一侧有7种,中国和日本有19种。 在少数情况下同一个种为两地所共有。最突出的例子是聚伞花山荷叶(Diphylleia cymosa)。此种植物间断分布于两地,相隔140个经度,而形态没有任何明显变化。 在上面列举的例子中,这些科为全球其他地区所没有。另一些植物,例如栎属、鹅耳枥属、榆属、桦属、白蜡树属和板栗属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东半球和西半球均有,而产于中国的种类通常更接近于北美的种类。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可追溯到北半球的史前冰河期。远古时期,亚洲和北美陆地的连接远较今日完整,植物的分布也到达更北的地方。在冰盖的作用下植物被迫逐渐向赤道迁移。当大冰河期过后,冰盖退却,植物回头迁徙,但冰盖仍停留在较以前更南的纬度上,致使很多以前为森林覆盖的地方因过于寒冷而无任何植物可以生存。冰河期之后的重新组合使东半球与西半球分开,结果造成植物区系的切割和隔离。当然其他的因素也起到作用,但上面的解释简要地说明了为何今日地理上相隔如此之远的地方其植物又如此之相似。 中国植物之古老性可从很多古老的种类得到证实。例如,从侏罗纪地层发掘的化石已得到证... (查看原文)

花椰菜 1 回复 2赞

2020-08-31 23:05:56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一章 中国西部之植物——全球最丰富之温带植物区系简介 一个立国已数千年、有稠密的农业人口的国家,他们依靠土地维持生活,在20世纪竟然以最丰富的温带植物区系炫耀于全世界,这本身就很不平常。人们感到惊奇,这里的植物在受到农业破坏之前究竟是什么样子。一个访问者到过北京、上海,甚至沿长江航行上千英里,都难以想象中国的植物是如此之丰富。当然,不可以在耕作区寻找乔木、灌木和草本,而是要到山区,那里耕作困难或不可行。所以,我所游历的中国和我所谈及的中国不是游客和居民所熟悉的中国,也不是城市充满了居民或到处是水稻田的中国,而是一个有森林、有蛮荒的沟谷和群山,高峰上终年积雪的中国。 (查看原文)

绿盆 2赞

2017-12-18 16:29:50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园林之母"的人也喜欢  · · · · · ·

1 有用 聂政无痕 2023-04-02 01:46:57 四川

作为一个植物猎人,作者不仅对各类草木津津乐道,对地质、交通、农业、民族、政治也是处处着眼。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作者有点絮絮叨叨,慢慢习惯了,好象加入了作者的考察队伍,作者记录下来的点点滴滴,也变成了自己经历的一部分。真是一本神奇的书。

我要写书评

中国——园林之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刘萍 2017-10-30 12:57:38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版

一本书集中了我所有的最爱,所以,我如何会不欢喜!

在某天浏览微博“天天好书”上的荐书信息时,就在一扫而过的一刹那看见了对这本书的介绍“《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是由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园艺学家E.H.威尔逊(E.H.Wilson,1876~1930)于20世纪初首先提出的。从1899年初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到1911年最...  (展开)

> 更多书评 1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源

88-97 成都平原是四川这个大省唯一的广大平地,也是全中国最富庶、最肥沃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它的最大长度为南起江口(Chiangkou),北达绵竹县(Mienchu Hsien)以上的秀水河(Hsao-shui Ho),直线距离约80英里;其最宽处是从东面的赵家渡(Chao-chia-tu)到西面的灌县(Kuan Hsien),约65英里;从最西南端的邛州(Kiung Chou)到东北边界的德阳县(Teyang Hsien)约80英里。周围的边界是不规整的,盆地的总面积不到3500平...

2023-05-05 18:22:03   6人喜欢

花椰菜

花椰菜

乍看起来,自然会认为中国的植物区系与欧洲至少与亚洲大陆的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其真正的亲缘关系是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己故的 Asa Gray博士在研究早期采自日本的植物标本时,首先指出这一重要的事实。近期在中国的工作,特别是对中国中部的调查进一步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并对 Asa Gray的结论提出了更深入的问题。有许多例子,一个属只有两个种,一种产于美国东部,另一种却在中国。值得提及的例子有鹅掌楸...   (1回应)

2020-08-31 23:05:56   2人喜欢

绿盆

绿盆

一个立国已数千年、有稠密的农业人口的国家,他们依靠土地维持生活,在20世纪竟然以最丰富的温带植物区系炫耀于全世界,这本身就很不平常。人们感到惊奇,这里的植物在受到农业破坏之前究竟是什么样子。一个访问者到过北京、上海,甚至沿长江航行上千英里,都难以想象中国的植物是如此之丰富。当然,不可以在耕作区寻找乔木、灌木和草本,而是要到山区,那里耕作困难或不可行。所以,我所游历的中国和我所谈及的中国不是游客和...

2017-12-18 16:29:50   2人喜欢

源

205-217 在前面的数章中着重介绍了中国西部的蛮荒山地特点。这样一个地区,海拔高度差异极大,具有多样的气候和充沛的雨量,自然会孕育出丰富和多种多样的植物。然而在估量这一地区所有有利条件后,植物学家见到其花卉资源之丰富使人吃惊,超越了想象。据权威专家估计,中国的植物有15000(据《中国植物志》,我国维管束植物共31100余种)种之多,而且半数是特有的。这只是他们内部的数字,而至今还不能对丰富的花卉给出正确可...

2023-05-06 11:00:26

相关知识

“植物王国”中国乃是“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观赏植物资源研讨会 ──暨《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编研交流会
中国观赏植物资源研讨会 ——暨《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编研交流会
东西问|印开蒲:为什么“植物猎人”威尔逊将中国称为“世界园林之母”?
威尔逊与园林之母
重点实验室师生参加中国观赏植物资源研讨会暨《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编研交流会
植物园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药典发源地、世界园林之母
()是世界上花卉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古典四大园林
中国传统文化之园林文化(二)

网址: 中国——园林之母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6363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苏童文集
下一篇: 红色罂粟花图片

推荐分享